奧斯卡影後

奧斯卡影後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影後, 英文名:Oscar-winning actress,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的俗稱,該獎項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内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女主角,奧斯卡金像獎之一。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ress)又稱“奧斯卡影後獎”,。通過業内人士投票,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女主角。[1]
    中文名:奧斯卡影後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身高: 體重: 畢業院校: 職業: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英文名:Oscar-winning actress 全稱: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性質:奧斯卡金像獎之一

背景

奧斯卡金像獎,又稱學院獎(Academy Award)、奧斯卡獎、奧斯卡(The Oscars),是倍受全球矚目的電影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并稱為世界影壇最權威的四大電影獎。奧斯卡獎始于1928年,是由米高梅電影公司創始人梅耶(Louis B. Mayer)發起成立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每年在好萊塢舉行一次。

曆屆名單

1928年第1屆 奧斯卡影後第一人珍妮特·蓋諾《七重天》

1929年第2屆 “美國甜心”瑪麗-碧克馥《賣弄風情》

1930年第3屆 影壇女神諾瑪·希拉《離婚者》

1931第4屆 大器晚成的瑪麗·朱斯勒《拯女記》

1932第5屆 美國劇院第一夫人海倫·海斯《戰地情天》

1933第六屆好萊塢的長青樹凱瑟琳·赫本《早晨的榮譽》

1934第7屆 “移情别戀”的克勞黛·考爾白《一夜風流》

1935年第8屆 執著堅毅的貝蒂·戴維絲蓓蒂-戴維絲《危險的人》

1936年第9屆路易絲-賴納《歌舞大王齊格飛》

1937第10屆 “彗星”影後露易絲·萊納《大地》

1938第11屆蓓蒂·戴維絲《紅衫淚痕》

1939第12屆 魅力永在的“亂世佳人”費雯·麗《亂世佳人》

1940第13屆 能歌能舞、極具喜劇天才的金格·羅傑斯《女人萬歲》

1941第14屆 好萊塢的靈魂瓊·芳登《深閨疑雲》

1942第15屆 “最佳”夫人葛莉爾·嘉遜《忠勇之家》

1943第16屆 一飛沖天的詹妮佛·瓊斯《聖女之歌》

1944第17屆 影壇瑰寶英格麗·褒曼《煤氣燈下》

1945第18屆 “陰險女星”瓊·克勞馥《欲海情魔》

1946第19屆 以纖柔甜美角色揚名的奧利維亞·德· 哈維蘭《風流種子》

1947第20屆 意志堅強的絕色佳人洛麗塔·揚《農家女》

1948第21屆 與第一夫人頭接失之交臂的簡·懷曼《約翰尼 貝林達》

1949年第22屆 奧麗維亞-德哈維蘭《女繼承人》

1950第23屆 劃過好萊塢上空的一道閃電朱迪·霍莉德《生于昨天》

1951第24屆 費雯麗《欲望号街車》

1952第25屆 厚積薄發的雪麗·布絲《回來吧,小謝巴》

1953第26屆 人間天使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

1954第27屆 明星王妃格蕾絲·凱利《鄉下姑娘》

1955第28屆 羅馬的象征安娜·瑪格納妮《玫瑰紋身》

1956第29屆  英格麗·褒曼《真假公主》

1957第30屆 事業婚姻兩得意的喬安妮·伍德沃德《三面夏娃》

1958第31屆 “堕落的女人”蘇珊·海沃德《我要活下去》

1959第32屆  叱吒風雲的西蒙·西涅萊《上流社會》

1960第33屆  色藝雙覺得伊麗莎白·泰勒《青樓豔妓》

1961第34屆  基情與魅力的象征索菲娅·羅蘭《兩個女人》

1962第35屆  奇迹的創造者安妮·班克羅夫特《創奇者》

1964第36屆  原野鐵漢帕特尼西娅·妮爾《赫特》

1965第37屆  瑪麗.波賓絲朱莉.安德魯絲《歡樂滿人間》

1966第38屆  朱莉·克麗斯蒂《親愛的》

1967第39屆  伊莉莎白·泰勒《靈欲春宵》

1968第40屆  凱瑟琳·赫本《猜猜誰來吃晚餐》

1969第41屆  芭芭拉·史翠珊《妙女郎》

1970第42屆  瑪吉·史密斯《瓊-布勞迪小姐的青春》

1971第43屆  格林達-傑克遜《戀愛中的女人》

1972第44屆  簡·方達《克盧特》

1973第45屆  麗莎·明尼利《酒吧間》

1974第46屆  格林達·傑克遜《接觸社會》

1975第47屆  艾倫·伯斯汀《艾麗絲不再住這裡》

1976第48屆  路易斯·弗萊徹《飛越瘋人院》

1977第49屆  費·唐納薇《廣播電視網》

1978第50屆  戴安·基頓《安妮-霍爾》

1979第51屆  簡·方達《榮歸》

1980第52屆 薩莉-菲爾德《諾瑪-蕾》

1981第53屆  西希·斯派塞克《礦工的女兒》

1982第54屆  凱瑟琳·赫本《金色池塘》

1983第55屆  梅麗爾·斯特裡普《蘇菲的抉擇》

1984第56屆  雪莉·麥克琳《母女情深》

1985第57屆  薩莉·菲爾德《心田》

1986第58屆  傑拉爾丁·佩奇《邦蒂富爾之行》

1987第59屆  馬莉·馬特林《失寵于上帝的孩子》

1988第60屆  雪兒《月色撩人》

1989第61屆  朱迪·福斯特《被告》

1990第62屆  傑西卡·坦迪《為戴茜小姐開車》

1991第63屆  凱西·貝茨《危情十日》

1992第64屆  朱迪·福斯特《沉默的羔羊》

1993第65屆  埃瑪·湯普森《霍華德莊園》

1994第66屆  霍利·亨特《鋼琴課》

1995第67屆  傑西卡·蘭格《藍天》

1996第68屆  蘇珊·薩蘭登《死囚168小時》

1997第69屆  弗朗西絲·麥克多蒙德《冰雪暴》

1998第70屆  海倫·亨特《盡善盡美》

1999第71屆  格溫妮絲·帕特洛《莎翁情史》

2000第72屆  希拉裡·斯旺克《男孩别哭》

2001第73屆  朱莉亞-羅伯茨《永不妥協》

2002第74屆  哈莉·貝瑞《死囚之舞》

2003第75屆  妮可爾·基德曼《時時刻刻》

2004第76屆  莎莉茲·塞隆《女魔頭》

2005第77屆  希拉裡-斯旺克《百萬美元寶貝》

2006第78屆  瑞茜·維瑟斯龐《一往無前》

2007第79屆  海倫·米倫《女王》

2008第80屆  瑪麗昂·歌迪亞《玫瑰人生》

2009第81屆  凱特·溫斯萊特《生死朗讀》

2010第82屆  桑德拉·布洛克《弱點》

2011第83屆  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

2012第84屆   斯特裡普《鐵娘子》

2013第85屆  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2014第86屆  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2015第87屆  朱麗安·摩爾《依然愛麗絲》

2016第88屆  布麗·拉爾森《房間》

最新獲獎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于美國時間2016年2月28日(北京時間29日)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房間》女主角布麗·拉爾森獲得影後。

曆屆之最

曆史之最之最年輕

瑪特琳獲世人矚目皆因出演派拉蒙出品的電影《失寵于上帝的孩子》而奪得電影界的最高榮譽——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當時年僅21歲的她也因此成為該獎曆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

曆史之最之最勵志

瑪特琳她出生并成長于美國伊利諾伊州(Illinois)的MortonGrove市,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她的父母分别是DonMatlin和LibbyMatlin。她在一歲半的時候因患麻疹而失聰。

她七歲的時候,初次登台表演,在芝加哥一家名為"綠野仙蹤"(TheWizardofOz)、專門經營兒童劇目的公司排演的一出戲劇中扮演Dorothy。而讓人們真正認識這位極具表演天分的女孩的正是她在MarkMedoff導演的舞台劇《失寵于上帝的孩子》中的演出(Childrenofalessergod,芝加哥,1985年)。一年之後,她由于在該劇中的出色表演而被相中出演同名電影的女主角,同WilliamHurt演對手戲,并因此榮獲1987年第59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女主角稱号,這也讓她成為曆史上首位獲得該榮譽的聾人女演員。

曆史之最之最偉大、獲獎最多

(美國電影學會評)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争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勳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闌尾癌病逝,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赫本為人的低調友善,對待工作的敬業勤懇同樣讓人難忘。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比利·懷爾德曾言,赫本身上呈現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品質,如高貴、優雅與禮儀等。“連上帝都願意親吻她的臉頰,她就是這樣一個讨人喜歡的人”,這位大導演如是說道。(比利·懷爾德導演評)

曆史之最之提名最多

1982年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1983年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Sophie's Choice (1982)

1984年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Silkwood (1983)

1986年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Out of Africa (1985)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Ironweed (1987)

1989年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Evil Angels (1988)

1991年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Postcards from the Edge (1990)

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

1999年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One True Thing (1998)

2000年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Music of the Heart (1999)

2003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Adaptation. (2002)

2007年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Doubt (2008)

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Julie and Julia (2009)

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The Iron Lady(20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