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的童年

他鄉的童年

2019年周轶君執導的紀錄片
《他鄉的童年》是由周轶君執導的紀錄片共6集,影片将于2019年8月28日上線優酷視頻。講述了戰地記者出身的周轶君兼任導演和主持人,一集走訪一個國家,分别是日本、芬蘭、印度、英國和以色列,最後回到中國,探尋教育的傳統和未來。
  • 中文名:他鄉的童年
  • 導演:周轶君
  • 類型:紀錄片
  • 編劇:周轶君
  • 集數:6 集

劇情簡介

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無數家庭窮盡所有辦法把孩子送去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轶君也感受到了同樣的焦慮。轶君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一趟關于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沒有競争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絡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差距?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影片從小孩的角度去體驗課堂,從家長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曆史出發,去對教育作一個深刻思考。探尋的旅途上,轶君同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也經曆了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的旅程。他鄉的童年海報

獲得榮譽

2020年1月17日,獲得了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獎項。

2020年4月13日 入選2019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産紀錄片推薦目錄。[1]

影片評價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揭開了“他鄉的童年”不夠完美的另一面,當然不是以“國情論”來掩蓋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一種“比壞邏輯”——别人還不夠完美,所以我們的不完美也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紀錄片的目的,不是擡高他人、貶低自己,而是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并思考是否能夠能所用。(澎湃新聞評)

紀錄片裡展現的“他鄉”,有四個是發達國家,片中所展現發達國家的教育,有的也偏向于精英教育,比如日本的藤幼兒園、英國的私立學校。有一種觀點認為,《他鄉的童年》選材比較片面,隻呈現了“他鄉”教育好的一面,缺乏批判性。(新京報評)

參考資料

[1]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公告公示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推薦2019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産紀錄片的通知 ·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引用日期2020-07-17]

相關影視

紀錄片

他鄉的童年

2019/中國大陸/校園/文化/共6集

主演:周轶君

可播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