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他共和國

馬其他共和國

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島國
馬耳他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alta),首都瓦萊塔(Valletta),面積316平方公裡。由5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最大,面積246平方公裡,多天然良港;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67平方公裡。(馬耳他語: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Republic of Malta)是歐洲南部島國,由地中海一些島嶼組成。由于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幾個世紀來先後被不同的軍事力量征服和統治過。
  • 中文名:馬耳他共和國
  • 外文名:
  • 簡稱:
  • 首都:瓦萊塔(Valletta)
  • 主要城市:
  • 國歌:
  • 國家代碼:
  • 官方語言:
  • 貨币:馬耳他裡拉
  • 政治體制:
  • 國家領袖:
  • 人口數量:
  • 人口密度:
  • 主要民族:
  • 主要宗教:
  • 國土面積:
  • 陸地面積:
  • 海洋面積:
  • 水域率:
  • GDP總計:
  • 人均GDP:
  • 國際電話區号:
  • 國際域名縮寫:
  • 英文名:The Republic of Malta
  • 别名:馬耳他
  • 政體:總統制共和制
  • 面積:316平方公裡
  • 人口:40萬(2008年)

國名

馬耳他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alta)。

面積

面積316平方公裡。主要由5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最大,面積245.73平方公裡;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67.08平方公裡。

人口

51.5萬(2019年)。主要是馬耳他人,占總人口的95%以上,其餘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國人等。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天主教為國教,信奉人數占98%,其餘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

首都

瓦萊塔(Valletta),0.8平方公裡,人口約0.7萬。

國家元首

總統喬治·維拉(H.E. George Vella),2019年4月4日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日

獨立日:9月21日。

簡況

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島國,有“地中海心髒”之稱。海岸線長190餘公裡,多天然良港。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均氣溫19.7℃,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5℃。年均降水量560毫米。

自公元前5000年起,島上出現人類活動。公元前10至8世紀,腓尼基人到此定居。公元前218年起,受羅馬人統治。9世紀起,先後被阿拉伯人、諾曼人占領。1530年,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從羅得島移居這裡。1798年,法國軍隊将騎士團逐出。1800年被英國占領,1814年淪為殖民地并成為英國重要海軍基地。二戰後,英于1947年允許馬成立内部自治政府,但于1959年1月再次進行直接統治。1964年9月21日,馬正式宣布獨立,仍保留英聯邦成員國身份。1966年,馬舉行獨立後首次大選,國民黨獲勝執政。1971-1987年,工黨連續執政。此後國民黨和工黨兩黨長期輪流執政。1979年3月31日,英從馬撤出軍事基地。

憲法

1964年9月21日頒布獨立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女王為國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通過憲法修正案,成為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經議會不少于三分之二議員投票同意産生),但仍留在英聯邦内。

議會

一院制,稱衆議院,經普選産生,任期5年,為立法機構。本屆議會于2017年6月選舉産生,現共65席,其中工黨(執政黨)占34席,國民黨(反對黨)占28席,民主黨3席。議長安傑洛·法魯賈(Angelo Farrugia)。

政府

2019年12月,工黨領袖、總理穆斯卡特宣布辭職,2020年1月羅伯特·阿貝拉(Robert Abela)當選工黨新領袖并就任總理。

内閣其他成員包括:

副總理兼衛生部長克裡斯·費恩(Chris Fearne)

外交與歐洲事務部長埃瓦裡斯特·巴爾托洛(Evarist Bartolo)

财政和金融服務部長愛德華·希克盧納(Edward Scicluna)

能源和水利部長邁克爾·法魯賈(Michael Farrugia)

教育和就業部長歐文·邦尼奇(Owen Bonnici)

國家遺産、藝術和地方政府部長何塞·赫雷拉(José A Herrera)

總理府部長卡爾梅洛·阿貝拉(Carmelo Abela)

交通、基礎設施和大型項目部長伊恩·博奇(Ian Borg)

家庭、兒童權利和社會團結部長邁克爾·法爾宗(Michael Falzon)

司法、公平和治理部長愛德華·紮米特·劉易斯(Edward Zammit Lewis)

農村政策、漁業和動物權益部長安東·瑞法羅(Anton Refalo)

社會住房部長羅德裡克·加爾德斯(Roderick Galdes)

經濟、投資和小企業部長希爾維奧·斯肯布裡(Silvio Schembri)

旅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長尤利娅·法魯賈·波爾泰利(Julia Farrugia Portelli)

環境、氣候變化和規劃部長阿龍·法魯賈(Aaron Farrugia)

戈佐部長克林特·卡米萊裡(Clint Camilleri)

内政、國家安全和執法部長拜倫·卡米萊裡(Byron Camilleri)

歐洲資金事務國務秘書斯特凡·茲林佐·阿佐帕爾迪(Stefan Zrinzo Azzopardi)

金融服務和數字經濟事務國務秘書克萊頓·巴爾托洛(Clayton Bartolo)

土地和建設事務國務秘書克裡斯·阿吉烏斯(Chris Agius)

青年、體育和志願者組織事務國務秘書克裡夫頓·格裡馬(Clifton Grima)

老齡與殘疾人事務國務秘書西爾維奧·帕爾尼斯(Silvio Parnis)

公平和改革事務國務秘書羅茜安·庫塔亞爾(Rosianne Cutajar)

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環境衛生事務國務秘書德奧·德巴蒂斯塔(Deo Debattista)

公民身份和社區事務國務秘書亞曆克斯·穆斯卡特(Alex Muscat)等。

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68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4個,戈佐島14個。

司法機構

高等法院為最高司法機構,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16名大法官組成,由總統根據總理推薦任命,65歲退休。首席大法官馬克•切特庫蒂(Mark Chetcuti),2020年就任。檢察長維多利亞·布蒂吉格(Victoria Buttigieg),2020年就任。

政黨

(1)工黨(Partit Laburista):執政黨,中左派,歐洲社會黨成員。1921年成立,早期黨員以勞工階層居多。對内主張權利平等,關注弱勢群體,構建福利社會,建立自主經濟,工會參與企業管理,出售部分國有企業股份。對外主張中立和不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重視同地中海國家關系。現任領袖羅伯特·阿貝拉,2020年1月當選。

(2)國民黨(Partit Nazzjonalista):主要反對黨,中右派,歐洲人民黨團成員。1880年成立,早期黨員主要是工商業者、教職員、律師、農民。對内主張把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歐洲傳統和民族精神、自由正義的民主國家,保護國内傳統和生活方式,提倡環境保護,反對過度開發、引進外來移民和勞工,近年來政治立場趨中間化;對外主張加強同歐洲國家和地中海各國合作。現任領袖伯納德·格雷克(Bernard Grech),2020年10月當選。

重要人物

喬治·維拉:總統。1942年4月生,馬耳他大學醫學博士。1978年當選議員開始從政,系馬政壇資深人物。曆任馬耳他工黨副領袖、議會議事程序委員會和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96-1998年擔任工黨政府副總理兼外交和環境部長。1998年後作為反對派議員期間,長期擔任影閣外交事務發言人。2013年工黨赢得大選上台執政,再度出任外長。2017年議會提前大選後未連任。2019年4月就任馬總統。已婚,有二女一子。

羅伯特·阿貝拉:總理,工黨領袖。1977年12月生,馬耳他大學法學博士,系馬第八任總統喬治·阿貝拉(2009-2014年在任)之子。曾長期從事律師工作。2017年首次當選議員,并擔任時任總理穆斯卡特法律顧問。2020年1月起任現職。已婚,有一女。

經濟

馬自然資源貧乏,技術人員短缺,工業基礎薄弱,糧食基本依賴進口,外貿長期逆差。旅遊業是傳統支柱産業和外彙最主要來源。造船和修船業發達。2004年加入歐盟後獲大筆援款,政府同時推出系列改革,調整經濟結構,宏觀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一度陷入衰退。為緩解危機影響,馬政府出台經濟刺激政策,采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旅遊業貸款利息補貼、為企業量身定制資金幫扶等一系列措施,用以穩定市場、保障就業、吸引投資、刺激經濟。2010年起經濟企穩複蘇,逐步恢複增長。2019年,馬國内生産總值約132.1億歐元,同比增長6.8%,人均GDP近2.9萬歐元,失業率3.4%(2019年12月),通脹率1.64%。受新冠疫情影響,馬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陷入衰退,第二季度國内生産總值約28.3億歐元,同比下降14.9%。

資源

除建築用石灰岩外,無礦産資源,石油、天然氣完全依賴進口。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低。淡水資源匮乏,一半以上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制造業

近年來制造業産值不斷下降,目前占GDP的8%左右,低于西方國家總體水平;從業人員占總勞力的比重不足20%。主要産品有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醫藥、食品飲料等。

農業

由于嚴重缺水,馬耳他農業受限,可耕地面積約9000公頃。農業、林業、漁業産值占馬總體經濟産值不足1%,2019年僅為0.8%,從事農業人口占人口總數的0.7%。糧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大部分依賴進口。

旅遊業

旅遊業是經濟支柱和主要外彙來源。2019年,赴馬遊客人數約277萬人,在馬旅遊消費約22億歐元。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為赴馬遊客的主要來源國。

交通運輸

境内無鐵路和内陸水路,與島外的交通主要依賴航空和海運。盧卡(Luqa)國際機場是唯一機場,年吞吐量約600萬人次,與歐、美、北非等主要大城市有多條直飛航線。航運業發達,馬耳他島南部的自由港系地中海沿岸第三大轉運港,與世界超過100個港口有貨物往來。歐洲第一大、世界第六大船舶登記國。全國公路約2200公裡,無高速交通系統。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共有約39.5萬量機動車,人均車輛保有率居世界前列。

财政金融

馬加入歐盟後公共财政狀況總體良好,在GDP增長、降低結構性赤字和公共債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2019年,政府财政盈餘940萬歐元。中央政府債務為53.28億歐元,較上年增加920萬歐元。

對外貿易

馬外貿長期逆差。歐盟一直保持馬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主要進口礦物燃料、非電子機械、交通工具、食品等,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意大利、英國、德國、法國等。主要出口電子機械、海産品、醫藥産品等,主要出口國為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10.3億歐元,其中進口73.4億歐元,出口36.9億歐元,貿易逆差36.5億歐元。

人民生活

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及退休保險制度。男性平均壽命79.6歲,女性為83.3歲,總體平均壽命81.5歲,世界排名第20位。互聯網入戶率84%。

軍事

武裝部隊總人數不到2000人。武裝部隊司令傑弗裡•柯米(Jeffrey Curmi)準将,2013年12月就職。根據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意負責為馬提供安全保障。馬警察力量約2300人,由内政部管轄。

文化教育

共有各類學校約340所,在校生約8.4萬人,教師近1萬人,公立學校均實行免費教育,另有各類私立和教會學校。馬耳他大學(University of Malta)系馬唯一一所大學,其他高等院校包括旅遊學院(Institute of Tourism Studies)和馬耳他人文科技學院(Malta College of Arts, Science & Technology)等。

新聞出版

共有主要日報4份,馬耳他文和英文各2份。最大報紙為《時報》(Times of Malta)和《獨立報》(The Malta Independent),發行量分别為3.7萬份和1.8萬份(2016年),另有多種周刊。馬耳他電視台(TVM)為國家電視台,1962年開始播放電視節目,由政府公共廣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國民黨和工黨分别開設各自電視台Net TV和One TV。

對外關系

英聯邦成員國,2004年5月加入歐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區,2008年1月正式啟用歐元。奉行中立政策,同歐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國家保持友好關系。推動并積極參與地中海議會大會、地中海聯盟等歐洲—地中海合作進程,重視并積極發展同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域外大國和新興經濟體的關系。

重視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作用,贊成聯合國改革,支持擴大安理會,但主張應堅持協商一緻。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支持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内就減排盡快采取行動,呼籲重視小島國受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脆弱性。高度關注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地中海非法移民問題,主張保護難民的人道主義權利,開展國際合作搜救海上遇險難民,倡導在歐盟内部建立強制性“責任分攤”制度,主張加大同難民來源國、中轉國的發展合作,從源頭解決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