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水韻

周莊水韻

趙麗宏創作的散文
《周莊水韻》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趙麗宏寫作的一篇散文。周莊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周莊水韻》寫了作者三次到周莊遊覽的所見所做所聞,主要寫周莊水的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周莊的喜愛,贊美之情。《周莊水韻》的景物描寫生動優美,作者文筆靈動、活潑,文思隽詠、雅緻[1]。
  • 作品名稱: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趙麗宏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書名:《周莊水韻》
  • 類别:散文

原文

一支彎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倒映在水中的石橋、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雲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橹攪碎,碎成斑斓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彩綢,沒有人能描繪它朦胧眩目的花紋……

有什麼事情比在周莊的小河裡泛舟更富有詩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拱形的橋孔一個接一個從頭頂掠過。貞豐橋,富安橋,雙橋……古老的石橋,一座有一座的形狀,一座有一座的風格,過一座橋,便換了一道風景。站在橋上的行人低頭看河裡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擡頭看橋上的人,相看兩不厭,雙方的眼簾中都是動人的景象。

周莊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樓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橋,石橋巧妙地将古鎮連綴為一體。據說,當年的大戶人家,能将船劃進家門,大宅後院,還有泊船的池塘。這樣的景象,大概隻有在威尼斯才能見到。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這裡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經三次到周莊,兩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遊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第一次到周莊,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着,石橋和屋脊都隐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那天打着傘坐船遊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将古鎮複蓋,陽光已經穿破雲層撫摸大地。在耀眼的陽光下,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攤攤積雪反射着陽光,一片晶瑩,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欄杆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谛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袅袅回旋上升。這樣的聲音,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莊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個溫暖的春夜,周莊正舉辦旅遊節,古鎮把這天當成一個盛大節日。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色彩斑斓的光帶。坐船夜遊,感覺是進入夢境。船娘是一位三十歲的農婦,以娴熟的動作,輕松地搖着橹,小船在平靜的河面慢慢滑行,我們的身後,船的軌迹和橹的劃痕留在水面上,變成一片漾動的光斑,水中倒影變得模糊朦胧,難以捉摸。

小船經過一座拱橋時,前方傳來一陣音樂,水面也突然變得晶瑩剔透,仿佛是有晃蕩的熒光從水下射出。船搖過橋洞,才發現從旁邊交叉的水道中劃過來一條張燈結彩的船,船艙裡,有幾個當地農民在擺弄絲弦。還沒有等我來得及細看,那船已經轉了個彎,消失在後面的橋洞裡,隻留下絲竹管弦聲,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飄繞不絕……我們的小船劃到了古鎮的盡頭,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複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着點點星光。

從河裡擡頭看,隻見屋脊參差,深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們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瑩的光點從黑黝黝的屋脊上飛起來,像一群沖天而起的螢火蟲,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暗紅的光線。随着一聲聲清脆的爆炸聲,小小的光點變成滿天盛開的缤紛禮花,天空和大地都被這滿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經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鎮,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線變成了活潑流動的彩光。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裡,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七彩斑斓的光帶,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裡,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我來不及看清楚他們的表情,他們便在水中消失。當新的一輪焰火在空中盛開時,他們又從遙遠的水下泛起,隻是又換了另一種表情。這時,從古鎮的四面八方傳來驚喜的歡呼,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蔓延……

我很難忘記這個奇妙的夜晚,這是一個夢幻一般的夜晚,周莊在甯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幽遠的曆史和缤紛的現實,都蕩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攪動的水波之中。

作者簡介

趙麗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民進成員。1951年出生,漢族。也是上海市崇明縣人。

背景:

1968年高中畢業後回故鄉插隊,當過木匠、鄉郵員、教師與縣機關工作人員。1978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并開始創作詩歌和散文。大學畢業後當過《萌芽》雜志編輯,1987年,趙麗宏應聘擔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現為上海作協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畫》等三十多部詩集、散文集、報告文學集。作品曾數十次獲獎,《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

著有散文集《風啊,你這彈琴的老手》,《生命草》、《維納斯在海邊》、《學步》,《愛在人間》、《詩魂》、《趙麗宏散文選》、《島人筆記》、《人生韻味》,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報告文學集《心畫》、《鳥癡》,散文《望月》等。作品曾數十次獲獎,《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

八十年代初,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趙麗宏以《詩魂》為題寫了一篇散文,講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詩選集》的故事,表達他對詩人的懷念和對那個灰暗時代的複雜感情。前蘇聯的漢學家、莫斯科出版社總編輯别仁将這篇散文翻譯成俄文介紹給俄羅斯的讀者。他的散文集《詩魂》出版後,榮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組詩《中國,我親愛的祖國》被譜成交響曲合唱,也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品讀

1.簡要叙述作者前兩次對周莊的印象。

寫前兩次到周莊,較簡略。第一次時值“仲春”,“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遊周莊是冬天,寫小雪後的景色。古老的磚石與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鮮明對照,“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水墨畫”與“版畫”,雖同為畫,但韻味不同。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将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為動人。

2.作者寫第三次遊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作者寫第三次夜遊周莊水鄉,以時間先後為序。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坐船夜遊,描繪水中朦胧景色;再寫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盡頭;然後寫古鎮節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寫古鎮的歡呼,由“天上”寫至“地上”。

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細細谛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袅袅回旋上升,這樣的聲音,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

已經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鎮,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裡,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彩帶。

3.線索:作者三次到周莊遊覽的所做所聞。

4.主旨:周莊水的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周莊的喜愛,贊美之情。

5.第三次遊周莊作者為什麼詳寫?

因為第三次遊周莊正是周莊舉辦旅遊節,節日的周莊更美,詳寫第三次更能體現古鎮水鄉的生機和魅力,反映了周莊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