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

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

中國社科院主辦的年度報告
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财政與貿易研究所倪鵬飛博士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争力專家共同攜手,國内著名高校、國家權威統計部門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曆時大半年時間聯合完成的。
  • 中文名: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
  • 外文名:
  • 作者:
  • 關鍵詞:
  • 主辦:中國社科院
  • 創立時間:2003年
  • 涉及領域:城市綜合競争力

報告簡介

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由中國社科院主辦,自2003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次,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争力進行比較後排出座次。報告從全球的視角來分析中國城市的整體位置,包括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同時提出中國城市的全球競争戰略。為相關省區和具體城市分析自身競争力,制定提升競争力的戰略提供啟示和參考。

制作依據

報告從全球、國家、區域、省區和重點城市等不同層面,從城市規模、行政等級和發展階段等不同視角,從城市競争力構成的不同方面,來分析中國城市競争力格局。

具體排名是根據較為完善的指标體系和成熟的計量方法得出的研究結果,對中國兩岸四地294個城市競争力指數進行具體比較和格局分析來進行城市排名。

曆年報告

2008年

中國城市競争力排名,北京連續四年位居第四,與去年一樣,排名前三的仍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

2008年3月28日上午,《2008年中國城市競争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發布,這份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是中國城市競争力課題組第六次發布的年度報告,報告對全國200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競争力進行定量研究和分析。

報告對52個最具競争力的城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在8項影響城市綜合競争力的指标中,公共部門競争力北京排在第一;人才本體競争力前三名是香港、上海、北京;創新環境競争力前三位是上海、香港、北京。

藍皮書分析,人才本體競争力北京排在第三位,因為北京經濟發達,對人才的吸引力較大。藍皮書也指出,人才過度聚集會加劇地區間經濟的不平衡。

報告對近年來一些城市提升競争力的做法進行經驗提煉,遴選出10個年度最佳案例城市:東莞用制造業帶動城鄉一體發展;上海擔當着區域龍頭,此外,還有其他8個城市入選最佳。

綜合競争力前十名: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高雄、蘇州、杭州、天津

人才競争力前十名: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杭州、無錫、武漢、南京、大連

企業競争力前十名:佛山、上海、深圳、香港、東莞、甯波、杭州、南京、蘇州、中山

創新環境競争力前十名:上海、香港、北京、重慶、澳門、天津、深圳、廣州、杭州、廈門

生活環境競争力前十名: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澳門、廈門、杭州、哈爾濱

社會環境競争力前十名:上海、香港、北京、重慶、澳門、天津、深圳、廣州、杭州、廈門

2009年

2009年4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2009年《城市競争力藍皮書》發布暨中國城市競争力研讨會”。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争力進行比較後排出了座次。

中國最具競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青島、天津、蘇州、高雄。

綜合增長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為:鄂爾多斯、河源、清遠(三個城市并列)、鐵嶺、遼源、海拉爾、營口、通化、包頭、巴彥淖爾。

經濟規模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東莞。

經濟效率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門、深圳、東莞、東營、台南。

發展成本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海口、亳州、鄂爾多斯、基隆、台北、成都、高雄、三亞、延安。

産業層次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澳門、台南。

生活質量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澳門、深圳、北京、台北、克拉瑪依、廈門、馬鞍山、新竹。

從總體來看,東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變,環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台灣四大區域分享中國城市競争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壟斷城市體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發展空間;95%的城市綜合增長率超過10%,内蒙古城市增長競争力全國第一;中國城市發展水平内地省份江蘇最高。

在城市全球城市綜合競争力方面,中國城市總體處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國城市之間的競争力差異巨大。中國競争力最強的城市香港僅排在全球500個城市的第26名。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有8個城市屬于中國,依次是包頭、呼和浩特、煙台、東莞、中山、惠州、濰坊、蕪湖。全球增長前50名的城市中,中國有40個。

2010年

2010年4月26日,中國社科院發布《2010年中國城市競争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

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總體比較發現:中國競争力最強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廣州、天津、高雄、大連、青島。

報告又對294城市中的56個重點城市的環境競争力及其分項競争力進行比較,并發布了《中國城市主要産業本體競争力報告》:

主要産業本體競争力:北京奪魁,副省級省會勢頭強勁,東南區域發展不平衡。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東莞、上海、杭州、香港、重慶、武漢、成都、廣州、濟南。

建築業競争力:“紹興模式”當仁不讓,區域分布平均。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紹興、重慶、杭州、成都、昆明、台州、濟南、武漢、北京、長沙。

制造業競争力:東南區域優勢顯著,地級城市活力明顯。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東莞、上海、深圳、甯波、惠州、無錫、珠海、蘇州、杭州、中山。

物流服務業競争力:北京最好,省會直轄市整體領跑。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香港、徐州、南昌、太原、南甯。

消費性服務業競争力:特區競争優勢明顯,大陸地區北京一枝獨秀,其他城市提升空間巨大。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澳門、香港、北京、杭州、東莞、大連、上海、南京、武漢、長沙。

企業創新能力競争力:江浙地級城市成績顯著,港澳地區仍有提升空間。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蘇州、紹興、南通、上海、北京、深圳、徐州、嘉興、甯波、揚州。

社會性服務業競争力:東莞優勢領跑,京滬分居二三。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東莞、北京、上海、福州、蕪湖、天津、重慶、廣州、揚州、深圳。

生産性服務業競争力:北京、東莞、香港優勢顯著,東南區域實力不俗。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東莞、香港、福州、大連、上海、深圳、廈門、杭州、南甯。

科研機構競争力:紹興榮膺榜首,東南區域整體實力強。競争力前10名依次是:紹興、上海、北京、南通、蘇州、深圳、徐州、台州、成都、揚州。

2011年

報告對城市競争力指數構成指标的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争力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

綜合增長競争力:東北增速保持領先,東南實現較快恢複。前十名的城市:鄂爾多斯、鐵嶺、白山、遼源、營口、包頭、防城港、朝陽、白城、清遠。

經濟規模競争力:城市總體水平上升,城市間差距增加。前十名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佛山、台北、杭州。

經濟效率競争力:内地的人均産出提升迅速,地均産出有待加強。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台中、高雄、新竹、澳門、東營、東莞、佛山、基隆。

發展成本競争力:整體指數上升,沿海局部下降。前十名的城市:海口、三亞、亳州、香港、鹹陽、台北、基隆、台南、常德、長沙。

産業層次競争力:總體産業層次較低,内地提升較快.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台北、基隆、深圳、高雄、新竹、台中、台南。

收入水平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台北、澳門、新竹、高雄、基隆、台南、、台中、上海、北京。

幸福感競争力:我國城市居民整體上比較幸福,幸福感均值呈持續上升特征;各城市居民的幸福狀态呈現逐漸收斂趨勢;經濟發達程度與幸福感的“倒U”趨勢已經顯現。幸福感指數競争力前十名的城市:石家莊、臨沂、揚州、承德、濱州、萊蕪、鶴壁、包頭、北京、新竹。

按照城市競争力的理論框架,報告對城市競争力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對全國56個重點城市的12個原因性的分項競争力進行比較發現:

人力資本競争力:人才資源質量亟待提升,教育競争力差距最大。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武漢、杭州、南京、深圳、廈門。

金融資本競争力:資本質量相對較高,融資體系期待完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成都、天津、南京。

科學技術競争力:城市間投入分化嚴重,區域發展相對失衡。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蘇州、深圳、天津、成都、西安、杭州、紹興、武漢。

經濟結構競争力:産業高級化程度低,在變革中快速前行。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蘇州、杭州、深圳、上海、紹興、福州、廣州、台州、揚州。

基礎設施競争力:整體提升較快,區域發展失衡。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廣州、北京、香港、天津、深圳、中山、青島、佛山、鄭州。

綜合區位競争力:中國經濟重心向東移動,中心城市發展錦上添花。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香港、廣州、重慶、哈爾濱、天津、深圳、武漢、長春。

生态環境競争力:海濱城市固有優勢顯現,特大城市整體亟待提升。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杭州、廈門、蘇州、威海、珠海、深圳、揚州、紹興、煙台。

商業文化競争力:整體表現良好,差距越來越小。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中山、甯波、香港、煙台、青島、深圳、杭州、廈門、合肥、常州。

經濟制度競争力:市場發育度整體最好,經濟自由度差異最大。前10名城市依次是:泉州、煙台、常州、香港、中山、無錫、揚州、威海、紹興、蘇州。

政府管理能力競争力:政府服務能力總體最好,政府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門、上海、深圳、南京、廈門、杭州、北京、長沙、甯波。

企業管理能力競争力:民營企業需大力支持,産品和服務質量不高。前10名城市依次是:杭州、香港、澳門、廈門、蘇州、青島、中山、上海、威海、佛山。

對外開放競争力:區域開放不夠均衡,内外開放不夠協調。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東莞、深圳、上海、蘇州、廣州、北京、澳門、珠海、青島。

2012年

2012年5月21日在北京“2012年城市競争力藍皮書發布會“上。發布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國城市競争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争力報告》。

報告根據較為完善的指标體系和成熟的計量方法得出的研究結果,對2011年中國兩岸四地294個城市競争力指數進行具體比較和格局分析發現:

2011年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青島、長沙。分别被珠三角、環渤海、長三角、中部和台灣等5大區域分享,總體行政級别較高。2011年相比2010年前十名城市:總體差距有所縮小,位序變化劇烈。

2011年城市綜合競争力排名前50名格局是:東部沿海占據7成,3成多為地級城市。佛山、蘇州和無錫居地級市前3名。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變化情況:中部城市數量增加,地級城市提升較快。副省級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是成都,上升了8位。省會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為10位;地級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為7位。

2011年城市競争力的總體格局:東部城市整體強,西部城市個别強。東南地區城市整體競争力排名較高,多集中在前100強。2011年相比2010年總體格局變化情況:城市間差距進一步縮小。

2019年

國經濟的時空變化及其未來走勢,并有所發現:一是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二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看,中國處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跨坎期;三是從區域關系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系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中國處在城市形态的定型期。

當前,準确判斷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于深刻理解發展方位,提升前進信心,而且有助于認清面臨的問題,保持戰略耐心,确定正确的發展方略。

從城市發展角度觀察,每一階段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都會經曆先在一點或數點聚集,然後再向局部和全面擴展的過程。

從城市視角觀察中國未來趨勢,将支撐有關中國邁向現代化“最後一段”的判斷,同時凸顯發展的嚴峻性和不确定性。跨越陷阱并争取“最後的勝利”,一要深化改革,改變動力;二要推進一體化發展,促進擴散,從而邁向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因此,要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首先,制定規劃。制定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城市體系中,大城市将主要承擔現代服務業的功能,特别是知識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産業,中小城市則承擔大城市衍生出的配套産業,如相關制造業等。

其次,創新制度,削弱行政權力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力。再次,調整政策。建立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跟随人走的政策機制。最後,完善治理。要适應“城市中國”的到來,建設以城市為本的行政管理框架,同時基于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帶等城市新形态,探索建立跨越行政區的治理體制。

報告總結

報告分析294個城市10年綜合競争力指數發現:過去十年城市競争力的格局:總體間差距縮小,局部内差距擴大。東南沿海在保持領先的同時内部差距縮小,内地城市競争力提升明顯,東北地區成績斐然,中部地區城市分化嚴重,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大型城市仍占主導,中小城市競争激烈;地級市提升領先于全國更高行政級别的城市。

報告比較294個城市10年綜合競争力指數變化發現:競争力提升最快的前50個城市依次是:鄂爾多斯、包頭、三亞、營口、榆林、東莞、銅川、天津、重慶、滄州、松原、欽州、呼和浩特、清遠、烏海、合肥、長沙、北京、大連、東營、煙台、沈陽、防城港、慶陽、新餘、唐山、蘇州、蕪湖、銅陵、舟山、青島、四平、佛山、遼源、日照、南通、揚州、淮安、武漢、常州、延安、成都、無錫、馬鞍山、杭州、廣州、玉林、泰州、長春、嶽陽。

過去十年影響城市競争力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從一般要素區位轉向人才核心要素;從基礎設施硬件要素轉向政府管理等軟件要素;人才競争力變化率則是城市競争力綜合水平變化率提升最大的積極因素。但具體經濟制度、企業管理和生态環境對城市綜合競争力貢獻度仍然較低。

金融集聚對本地和周邊地區經濟影響效應較為複雜。相對而言,各地區中地區性金融中心的發展比全國性金融中心更能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相對于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産出,城市科技轉換能力對城市效率影響更大。

在産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上,産業結構提升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對産業結構提升沒有明顯的影響。在經濟發展與生态環境關系上,城市層面存在明顯的環境與收入之間倒U型曲線關系。

商業文化與科技創新存在複雜的關系:從54個城市總體來看,創新氛圍與科技創新的正相關最多,交往操守與科技創新的負向關最多。體制創新與經濟增長存在着互為因果關系。對外開放度、城鄉要素自由流動、金融制度市場化改革、非國有化與經濟增長率正相關。而經濟管制、稅收負擔與地方政府幹預等與市場經濟相悖的體制因素與經濟增長負相關,實證結果符合預期。

報告對中國城市發展和城市化進行了十年回顧,報告指出:過去十年是中國城市崛起的十年。城市作為國家創富中心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和顯著,201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的地區生産總值占全國GDP的比重為65.81%,比2001年提高了15.6個百分點。社會事業取得顯著進步。但是轉變城市經濟發展方式的收效不大。

報告發現:過去十年中國演繹了波瀾壯闊的城市化史詩。城市人口規模和增速異常迅猛。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4.5594億人,占總人口的36.09%;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人口6.6557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59個百分點,十年城市人口總量增加2.10963億,過去十年增長接近全部城市人口的0.5倍;城市用地規模和增速更為迅猛。2001年地級以上城市市區面積489421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17605平方公裡;

201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628573平方公裡,其中,建成區面積達31766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增長接近一倍;城市體系和空間分布急劇變化。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帶)逐漸形成、壯大。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開始形成以特大城市為中心、多層次、功能互補的城市群,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的基地,是20多年來國民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增長極。

報告認為:過去十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續。城市化問題的主要表現: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達50%,城市戶籍人口僅僅達到33%;土地過度的城市化。十年城市人口增長0.5倍,建成區面積增加了接近1倍;城市體系的偏頗:大量人口向行政級别高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小城鎮功能不完善、比較分散。

城市化問題導緻:空間結構的失衡,中心與邊緣發展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産業結構的失衡,房地産業過度繁榮;需求結構的失衡,内需不足;要素結構與經濟動力的失衡,主要依靠大量消耗土地等資源推動城市化發展。

報告建議中國城市:必須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建設具有可持續競争力的理想城市即: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實業發達的活力城市,多元包容的和諧城市,環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城鄉一體的田園城市,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古今交融的文化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