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茶

苔茶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苔茶,茶树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又名苔子茶,灌木型,树姿开展,中生种,灌木型,树姿开展,中生种,叶端钝尖,叶肉厚,质地尚柔软,叶色黄绿,叶面隆起,叶脉明显,芽叶茸毛多。结实力弱,抗逆性强;抗寒性、抗病虫害强、抗干旱、水浸出物质中茶氨酸含量高,富含锌、硒、钾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木兰纲 亚纲: 超目: 目:山茶目 亚目: 科:山茶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山茶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苔茶 英文名:Moss tea

产地分布

原产贵州省石阡县、湄潭县。主要分布在贵州大娄山以南的乌江流域。四川、陕西、安徽、浙江等省有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25—1985。

特征:植株灌木型,树姿多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或淡绿,叶面隆起,欠光泽,叶尖渐尖。芽叶春、秋两季多绿色,夏季绿紫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74.0g。花冠直径2.5~3.4cm,花瓣5~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种子棕褐色,种径1.4cm。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较强。春茶萌发期在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34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6%、茶多酚27.2%、儿茶素总量18.1%、咖啡碱4.9%。适制绿茶,滋味醇。抗寒性、适应性强。易受红蜘蛛、牡蛎蚧危害。

适栽地区:西南茶区。

栽培要点

用种子育苗,需选苗移栽。宜用双条栽茶园规格种植。投产茶树需隔年进行蓬面轻剪。注意防治虫害。

特性

石阡县无任何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特别是佛顶山景区自然环境和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有众多的名贵林木和珍稀野生动植物,除松、杉、柏、柳、枫等外,还生长红椿、楠木、银杏、棋桐、红豆杉等珍贵名木;动物有野猪、山羊、狐、猴、豺、苏门羚、穿山甲、旱獭、麝獾、红腹锦鸡等以及各种蛇类。

盛产中草药,是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天然博物馆。石阡地热水资源分布广,出露密度全国少有,地热水总量大,平均水温较高,水质优良,水中普遍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全县适宜种茶面积达66万亩。石阡苔茶自起源形成以来,长期在此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生态环境中孕育与进化,其内含物质不但丰富,而且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造就了石阡苔茶独特的品质特征。石阡县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茶叶地区。

贵州石阡茶故事

石阡的茶,有个别致的名字叫“苔茶”。

因为这种茶有“一绝”——新长出来的嫩梢木质化速度比较慢,像菜苔一样鲜嫩,当地人就习惯性地称为“苔茶树”,久而久之就叫“苔茶”了;又因新长的嫩叶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变红发紫,富含抗氧化的花青素,又名“苔紫茶”。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之一,遍布各地的古茶树见证了黔贵大地悠久的茶历史。

石阡境内也有很多古茶树。

五德镇新华村,距石阡县城约半小时车程。这里的佛顶山,是著名佛教名山梵净山的姊妹山,常年云雾缭绕,“高山云雾出好茶”,是石阡苔茶的发源地,听说这里就有古茶树。

石阡茶在唐代陆羽《茶经》已有记载,而宋代即为贡品。

当年,装满茶叶的船只顺着石阡河通航乌江,巴蜀江南,均可品到石阡茶,而居民则把山外的盐巴等物资换进来。

石阡苔茶还曾与红军结缘。1936年,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经石阡时,就用这里的温泉水冲泡苔茶,为将士一扫疲惫。

民国时期,石阡茶产量在贵州已位居第三。到了上世纪50年代,石阡生产的“工夫红茶”出口到苏联和东欧等国家——新华村茶博物馆里“镇馆之宝”、一面奖旗印证了当年的辉煌。1958年8月,新华生产大队支书谭仁义带着村里生产的苔茶赴京参加“群英大会”。会上,石阡苔茶被誉为“茶中味精”,周恩来总理授予一面亲笔写着“茶叶生产,前途无量”的奖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