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

2666

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666》是罗贝托·波拉尼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全书由五部分构成,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共获得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25年来百部最佳西语小说等奖项。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从伦敦到纽约,人人都爱波拉尼奥。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书名: 别名: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类别:长篇小说 原作品: 译者:赵德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869页 定价: 开本:16 装帧:精装 ISBN:9787208102019 中文名:2666 价格:69.00元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梗概

《2666》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名为“批评家的部分”,讲述了四位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文学教授,三男一女

由于对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产生浓厚兴趣而走到一起。他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从而演绎出一段多角恋的爱情故事。这位名叫阿琴波尔迪的作家越来越受到世人推崇,甚至传说有望获得诺贝尔奖,但他本人却远离尘嚣,行踪隐秘。几位教授偶然得知他的踪迹,于是开始了寻找这位神秘的作家的漫长旅途,来到了一个名叫圣特蕾莎的墨西哥边境小城。第二章名为“阿玛菲塔诺的部分”,叙述了一位因皮诺切特政变而流亡的智利哲学教授阿马菲塔诺的故事。妻子疯狂地爱上一位患有精神病的诗人,从此一去不返。失意的阿马菲塔诺带着十七岁的女儿罗莎从西班牙来到了圣特蕾莎。在这座危机四伏的城市里,阿马菲塔诺精神恍惚,噩梦连连,总是听到父亲的灵魂在耳边说话,心中对女儿的命运充满忧虑。第三章名为“菲特的部分”,讲的是一位名叫菲特(意为命运)的美国黑人记者刚刚为母亲操办了简单的葬礼,情绪低落,百无聊赖之中接受了前往圣特蕾莎采访拳击比赛的任务。到这里后,他得知长期以来这座城市的很多妇女惨遭强奸和杀害,并被弃尸荒野,于是试图报道墨西哥的现状以及这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剧,却发现困难重重。最后,他带着阿马菲塔诺的女儿罗莎离开了这座阴森恐怖的城市,前往美国。第四章名为“罪行部分”,是全书最长也是最压抑的一章,作者用三百余页的篇幅像纪实报道一样记录了1993年至1997年间圣特蕾莎上百位青年甚至是幼年女性被残忍杀害的血案,触目惊心,令人毛骨悚然。第五章名为“阿尔钦博蒂的部分”,故事终于又回到起点,讲述了这位名叫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的传奇经历。原来阿琴波尔迪是笔名,这位作家的真名叫做汉斯·雷特,普鲁士人,1920年出生。二战中参军的经历让他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亲眼见证了战争的可怕和纳粹的恐怖。从同盟国的战俘营里逃出来后,他隐姓埋名,开始了作家的生涯。妻子去世以后,他过着一种清心寡欲、超脱尘世的生活,全身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直到有一天他的妹妹偶然读到他写的小说,于是找到了他,请求他前往圣特蕾莎去营救她的儿子克劳斯·哈斯,后者因被指控为一系列少女谋杀案的凶手而身陷囹圄。于是,当时已经年近八十的阿琴波尔迪决定只身前往圣特蕾莎,小说就此戛然而止。

作者运用巧妙的构思将几个故事联系在一起,看似不经意实则暗藏玄机地不断提醒着读者他所要揭示的主题。在第一章里,几位文学批评家为寻访作家毅然来到偏远的圣特蕾莎,而当地大学的文哲系主任为他们指派的接待人便是第二章的主人公阿马菲塔诺。起初批评家们对这位哲学教授并没有多少好感,但当得知他曾经翻译过阿琴波尔迪的作品《无边的玫瑰》后,他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但作者并没有立即破解阿马菲塔诺的秘密,叙述他究竟经历过何种沧桑为何从繁华的欧洲来到这个边陲小镇,而是任由读者的好奇心急剧增长,直到第二章才给出答案,让读者得以走进阿马菲塔诺的世界。接着,第二章中的人物阿马菲塔诺的女儿罗莎又进入到第三章主人公菲特的世界中。菲特爱上了罗莎,并最终带她离开了这座恐怖的城市。从第一章至第三章,轻松的气氛逐级减退,而压抑恐怖的气氛逐渐浓郁。从批评家们偶然听说圣特蕾莎接连不断的谋杀事件,到阿马菲塔诺产生幻觉,时刻担心女儿的安危,再到菲特企图调查这一系列的命案却处处碰壁,就在读者被神秘而恐怖的气氛压得喘不过气时,作者终于将情节推至高潮,让恐怖的事实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读者眼前,用第四章中一桩接一桩、铺天盖地的命案证明一切并非空穴来风,数以百计的少女已经或正在血淋淋地死于非命。菲特曾经采访过的嫌疑犯克劳斯·哈斯是第五章的主人公,也是全书最重要的人物阿琴波尔迪的外甥。哈斯的被捕似乎给所有的命案划上了句号,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发现事实似乎远非如此。这一切注定悬而未决,真相仍然是谜,就像小说的题目“2666”一样,永远有待读者去破解。

正如胡安·鲁尔弗的《佩德罗·巴拉莫》,《2666》开篇的主题便是寻找,

而且小说的展开也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直到末尾:寻找文学的真谛(几位批评家),寻找爱情(批评家、阿马菲塔诺的妻子、菲特等),寻找自我(阿马菲塔诺),寻找逃避(菲特),寻找救赎(阿琴波尔迪和哈斯)。读者的阅读过程也是寻找的过程。寻找什么?寻找真相。但就像卡夫卡的《审判》,审判是漫长的,既不知罪名是什么,也不知努力有没有结果,每每以为业已接近真相,又眼睁睁地看着其消失,而最终的厄运可能早已注定。

关于“2666”的意义,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但书中的圣特蕾莎确有所指,其原型应是墨西哥的华雷斯。华雷斯是墨西哥北部边境的重要城市,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艾尔帕索市隔河相望。1662年建城开埠,1888年为纪念墨西哥前总统贝尼托·华雷斯而改为现在的名字。然而,这座工业发达的城市却声名狼藉,素有“死亡之都”、“鬼城”、“少女死亡城”之称,因为那里是墨西哥乃至世界暴力犯罪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事实上,暴力犯罪问题一直是困扰拉丁美洲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拉美被认为是世界上暴力最严重的地区,凶杀率高居全球榜首,而墨西哥则名列前茅,华雷斯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据最新统计,2008年墨西哥共有五千多人死于有组织的暴力事件,创历史新高,而仅在华雷斯市就有一千六百余人遇害,以致于2009年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向饱受犯罪分子肆虐的华雷斯增派近四千名军警,旨在恢复当地的治安秩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墨西哥已有数百名年轻女性被杀害,数千妇女失踪,被害者多数遭到强奸、折磨、毒打,最后被枪杀或被利器刺死或扼死,而且最为可怕的是这些案件至今未破。小说第四章所赤裸裸地展现的无辜少女被强奸、折磨、勒死、烧死的景象显然是对华雷斯种种凶案的真实写照。

《2666》共有1125页,约合中文80万字,直接涉及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墨西哥、智利,主要人物多达近百人,其中有文学评论家、作家、教授、出版家、拳击手、杀人犯、军官、士兵、贩毒分子、警察、乞丐、贫民、妓女……是地地道道的洋味的文学《清明上河图》。

2666的五部分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

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讲述四个来自欧洲不同地区(英法西意)的文学评论家,因为共同喜欢及研究一位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而成为朋友进而成为情人的故事。几人得知阿琴波尔迪曾在墨西哥现身时,便共同前往。这个部分的基调很平静,甚至有轻喜剧般的轻松可人。但进入尾声时,气氛开始诡异起来,有很强的梦幻色彩。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是举家迁居到墨西哥的智利教授的故事。在第一部分里他曾是几位评论家的向导,因为他宣称曾与阿琴波尔迪有一面之缘。这一部分里,几位评论家已不见踪影,只留下这位日渐迷幻的教授,他不只能听到死人对自己说话,更是在某天效法杜尚,把一本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挂在自家的晾衣绳上,看风吹动书页。这部分也交待了教授的妻子迷恋上一位疯诗人抛家弃女的情节。这部分的情绪相对来说超现实,很迷幻。气氛压抑诡谲。甚至配有一些另人费解的图示。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纽约《黑色黎明》杂志的黑人记者,因同刊的拳击口记者遇害身亡,接替那人来

到墨西哥报道一场拳击赛。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各地媒体同僚,还遇到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他逐渐地了解到在这个墨西哥北方城市圣特莱莎发生了多起杀害妇女的案件,手段残忍,抛尸荒野,他想进行报道,但困难重重。这部分写法上非常写实,叙述简洁有力。特别之处在于(也贯穿于2666全书),线性叙事之间,穿插有非常多的“离题”之言,比如法特乘飞机时听乘客讲的一段海上求生故事,寻访某人时在教堂听到的大段个人独白,某个美国导演的八卦等等。再如前文那晒书的杜尚,也特书了一段。这部分的结尾交待法特在某人帮助下到监狱找一个这些连环杀人案的嫌犯采访,可在见到那人时,却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了。

第四部分《罪行》可说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这部分看似警方档案,因为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自1993年1月到1997年12月,每月甚至每周发生的一起或多起杀害妇女案件,简明扼要,某时某地某人被谁谁发现,死状如何,衣物怎样,周遭环境,死者有否确认身份,法医学检测死因是何,有否嫌犯,警方又是怎样处理的。当然其间穿插了警方故事,贩毒集团背景,政治人物干预,来自FBI的侦探,亵渎教堂的“忏悔者”,能预言未来的女巫师,监狱中呼风唤雨的嫌犯(此嫌犯与第三部分结尾那位巨人嫌犯联系起来),等等。这部分“警方报告”的罗列,让人震惊愤怒,继而失望无奈,直到只能接受这现实的残酷。对读者而言,阅读这部分将会是一次极为震撼的心理过程。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回归开篇引入的悬念人物,他出场了。这个部分甚至可作为独立的历史小说阅读,讲述了阿琴波尔迪的一生,他的出生,成长,贵族家的用人生活,参军,二战,与家人失散,目睹酷刑,成为战俘,耳闻屠犹亲历,开始写作,一家汉堡出版社社长的高度认可关注甚至是资助,传闻其极有可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隐姓埋名混迹于欧洲各地,再到遇见家人,直到决定去圣特莱莎那个充满死亡的墨西哥北方小城。这部分的情绪悠然回荡着一首哀伤的歌曲,尽管一些细节的震撼力并不比第四部分弱,然而这更是一种尽在不言中让人既恐惧又哀伤无奈的调子。

作品目录

本书作者遗产继承人说明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家

第二部分 阿玛尔菲塔诺

第三部分 法特

第四部分 罪行

第五部分 阿琴波尔迪

初版附言

译后记

附录《2666》初探(赵德明)

点评鉴赏

1、自从在学校图书馆里看过了你的荒野侦探,你的身影如同透过被缓缓拉开的大门的光芒,一点点一点点的向我展开,原来你是这样的,拥有消瘦的身形,卷曲的头发,又有点胡子拉碴。哗啦一下,当语言的大门完全被推开的时候,你被深深烙刻在我的脑海。更为巧合的是,我上高中接触的第一首诗就是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只绝望的歌

“俯视着黄昏,我把悲伤的网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每当读到它,都会令我不由自主想到你悲怆而又完美的一生。

我无比期待再次与你相遇。

2、小眼睛,卷发,大眼镜,黑夹克,手上永远夹着一根烟。

波拉尼奥拍照从来都是这么酷。之前看过他的《荒野侦探》,也是一本大部头,非常喜欢。早就听闻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666》,苦于之前只有外文版。

3、《2666》中译本太漂亮了,爱不释手。俺非常讨厌腰封,每次买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将腰封扯下,扔掉,但《2666》没有。一直喜欢上海版图书的版式,包括开本、页面留白和字号,《2666》在这几方面都舒服。这样,更加凸显文字的简洁和干净,否则,这样的大部头,读起来会很累。《2666》不同,一开始读就有快感。

读了24页,然后读书中夹的导读册页,全书五个部分的简介。五卷本,整体结构,有一种气象学式的恢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又有一种波拉尼奥的从容。想起早年在西藏看云,烈日蓝天,大块云朵突然移过,脸刚感受到阴影,雨点便落在身上,瞬间后,又是蓝天和晴日。阴暗的初冬,读《2666》,感到温暖和平静。

4、这本书在欧美出版的时候,是引发一股巨大风潮的。当时是2008年金融危机,很多人都以为《2666》的出版是注定要失败的,没想到发售那天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个效果自然离不开出版公司的营销,但后期的持续热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所致。波拉尼奥40岁之前没有做过任何与写作有关的事,但在生命的10年完成了十部小说,真是神人一个,膜拜之。

5、《2666》属于这样一类小说:它会让一部分读者兴奋不已,奔走相告,也会让另一批人皱起眉头、不以为然。可以借助波拉尼奥自己的文字来形容这部书:这是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读者看到的并非一位拳击手在练拳时摆出的完美造型,而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真正的肉搏战。虽然这位作家的生命最后被死亡夺去,但他的文字也许可以战胜时间。

6、西班牙著名女作家阿娜·玛利亚·莫伊斯在西班牙国家报上说“《2666》毫无疑问是一座丰碑,是波拉尼奥全部创作最佳之作”。评论家罗德里戈·富雷桑说:“《2666》是全景小说,它不仅是封顶之作,而且是给长篇小说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时它把长篇小说提高到一个令人感到眩晕的全新高度。”伊格纳西奥·埃切维里亚说:“《2666》是波拉尼奥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滔滔大河般的巨著,作为全景小说,它的能力是既连结和统一起以前的全部作品又大大超越前辈”。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

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书目后记

翻译《2666》的过程如同长征,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消耗体力,磨练意志。尤其是翻译到第500多页的时候,很有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感觉。幸运的是这块“巨石”只向上,不下滑。终于有推到山顶上的这一天: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下午六点整。

《2666》阅读了三遍,用汉语“笔耕”了一遍。但仍然感觉里面有许多内容需要好好消化。初步的体会是,书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这与媒体宣传的“幸福指数”、“快乐时光”大相径庭。

在加工润色《2666》期间,有两次乘坐出租车的机会,巧合的是两位出租车司机师傅都是1958年出生,经历相似: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当过兵,下过乡,进过工厂,下了岗……,讲话的口气很像阿琴波尔迪,充满了淡淡的哀愁,而且有些无奈。这让我感到惊异。难道《2666》中的情绪属于全人类?

与两位出租车司机叙事口气(愤怒)不同的是,《2666》对于杀人、强奸、灭绝犹太人运动、政治大清洗等等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作者的口气是冷漠和镇定的,全然没有愤怒的表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难道是“哀莫大于心死”?莫非作者对人类的丑恶和凶残本质已经绝望了?人类自我毁灭的前景不能逆转了吗?

期盼中国读者能有高见!

赵德明

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下午18点15分

青岛大学外院西班牙语系

官方推荐

《2666》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从伦敦到纽约,人人都爱波拉尼奥。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最独一无二的波拉尼奥式阅读体验。长篇小说的里程碑,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25年来百部最佳西语小说,知名西班牙语译者赵德明倾力翻译,鼎力推荐!

媒体推荐

波拉尼奥高高地翱翔于很多拉美年轻作家之上……

就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翱翔于他那个时代的人和追随者之上。

——《纽约时报》

它革新了拉美小说的叙事艺术,是典型的全景小说。思想深刻,挖掘出了人性复杂的变异。

——略萨

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最令人钦佩的小说家。

——苏珊•桑塔格

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勇敢和无畏的作家。

——《明镜周刊》

波拉尼奥的写作优雅,有气魄,且风格十足,有极强的可读性……他让你觉得因为阅读他而产生变化,是他改变了你认识世界的观念。

——《卫报》

你一定会为这现代小说中最伟大最独特的声音入迷……认为村上春树这类作家的作品仅为小吃的读者,会认为波拉尼奥的作品是一场盛宴。

——《星期日时报》

正如阿根廷作家Rodrigo Fresan所观察到的,这里所追求及达成的就是一种全景式小说,这也将波拉尼奥放在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中。与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一样,波拉尼奥已臻至重构小说之境。

——《独立报》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创造了一种关于拉美现实的神话,给人的印象是拉美处处有魔幻因素,到处都是马孔多。《2666》与此相反,它不承认这样的神话。……如果说马孔多是拉美起源的神话,那么圣特莱莎就证明了,任何对拉美起源或者末日的神话解读,都会是滑稽可笑的,结果是徒劳和荒谬的;用波拉尼奥的话说,就是怪异和畸形的。

——阿尔瓦罗•彼萨玛(智利作家)

略萨长久以来追求写“全景小说”,就是要在一本小说的容量里包罗万象,但是他没有一部作品达到这个理想。而《2666》的作者波拉尼奥,我认为初步达到了。他把社会、文学、哲学、历史、人类学熔于一炉,从古代“隐”的古希腊,一直写到21世纪的2002年。如此的宽度与广度,很多细节还写得非常生动。他超过了我看过的西语世界很多大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

——赵德明

《2666》与《百年孤独》完全不同,它以拉美文学少见的深度,拷问着物欲横

流的社会和道德堕落的人类。

波拉尼奥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嘲弄与挑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

——《中华读书报》

《2666》是用生命写下的作品,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大师之作。它是‘宇宙小说’,有摧枯拉朽的力

量,像洪水猛兽,令人感到惊奇和恐惧;它有永恒性和完整性,是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作品。

——伊格纳西奥•埃切维里亚(波拉尼奥的好友、文学评论家)

他的写作跨越了他对文学能做什么的那一丝疑虑,以及文学能发现多少或敢于言说多少这个世界的灾难,波拉尼奥证明了文学能做任何事。

——《苏格兰人》

他天生是个讲故事的人。但最重要的,他有能力为做爱与做诗这两种行为赋予极大的魅力。

——爱德蒙•怀特

小说的里程碑。波拉尼奥证明小说可以实现一切。

——《纽约时报》

杰作。今年最激动人心的文学事件。

——《时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