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肠病

黑肠病

非炎症性肠病
黑肠病,即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是消化道黑变的一种,指结肠粘膜内出现多量吞噬有脂褐素样物质的巨噬细胞,使粘膜色素沉着的病变,为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病变。临床以老年、便秘以及长期服用蒽醌甙类泻药的患者多见。主要症状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可能与黑变病侵犯结肠神经丛,使黏膜内神经丛产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肠功能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有关。结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出现花斑状、网条状、颗粒状或鱼鳞状的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呈间断或连续分布,致使整个肠腔变暗。[1]
  • 中文名:黑肠病
  • 外文名:melanosis coli
  • 别名:
  • 发病部位:结肠
  • 主要症状: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

病因

黑肠病的发病习惯与习惯性便秘后长期使用泻剂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由于人们对于便秘的问题缺乏很多足够的重视,很少到医院寻求诊治,而更多的患者是选择盲目的使用各种排毒、清肠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数都含有泻剂,长期使用,就形成了结肠变黑。

分级

根据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MC分为Ⅲ度:

Ⅰ度:呈浅黑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较局限,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

Ⅱ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

Ⅲ度: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见,此种表现多见于全结肠型。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主要依据内镜检查。

①内镜下结肠黏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边缘和早期病变为黄色或粉红色,呈虎皮纹状、槟榔切面样或斑片状。

②组织学检查为固有膜内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大单核细胞浸润及黑色素沉着,肠壁其他层次正常。

发病率

结肠黑变病的发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国外文献报道在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时发病率为1.0%-5.9%;而国内资料则显示发病率为0.06%-5.90%。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占48.3%。

常见人群

第一,不少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美容效果,或者盲目减肥,长时间服用含有大黄类物质的胶囊,这些胶囊中含有一种叫做蒽醌环的成分,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及倾化性,且可损害肠黏膜上皮细胞,尤其是对隐窝部位上皮细胞的损害。使上皮细胞变性,细胞核固缩,最后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一部分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还有部分退行性变的结肠上皮细胞,其膜性结构及崩解产物形成所谓脱落小体陷入黏膜固有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脂褐素,而形成黑变病。  

另一种人群就是习惯性便秘的患者,经常服用通便茶或者有类似作用的药物,也会导致黑色素的沉积,形成病变。不过,已发生结肠黑变病的患者也不必惊慌,因为黑变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长时间黑色素沉积的结果,并且黑变病在停止服用这类药物之后可以逐渐消退。

预防

1、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报或做其他的事情。

2、多摄取膳食纤维: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 

3、正确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MC的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

与结肠直肠息肉、结肠直肠癌的关系

关于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直肠息肉、结肠直肠癌的关系已有诸多报道,但其结果有矛盾之处。

Nusko等研究说明结肠黑变病病人中腺瘤发生率高;Regitnig等报道,腺瘤黏膜上皮内有凋亡小体,但尚未达到固有层,且巨噬细胞减少。腺瘤细胞增殖活性和Bc1-2表达增加;VanGorkom等报道,单次大剂量芦荟提取物(蒽醌类)使结肠上皮凋亡增加、隐窝长度变短;而严重的结肠黑变病病人其隐窝长度增加,而细胞增殖活性和Bcl-2表达并无增加,这种代偿机制有可能提高癌变的风险。另外有研究表明,结肠直肠癌与结肠黑变病或泻剂的使用无关。结肠黑变病病人中结肠直肠腺瘤的检出率高,而腺瘤体积反而小于无结肠黑变病组,这可能与深色背景中的浅色病灶对比强烈有关。Nascimbeni等在显微镜下观察隐窝畸变点证实其发生率与结肠癌有关,但不支持便秘、刺激性泻剂及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癌存在因果关系。

虽然目前对结肠肿瘤与结肠黑变病是伴发,还是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尚未定论,但如色素沉着区内发现某一部位无色素沉着,就应在该区取材活检。对结肠黑变病病人应行全结肠镜检查,以防遗漏病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