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榆

黑榆

榆科榆属植物
黑榆(拉丁学名:Ulmus davidiana Planch.),荨麻目榆科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5米,胸径30厘米;树皮浅灰色或灰色,纵裂成不规则条伏,幼枝被或密或疏的柔毛,小枝有时(通常萌发枝及幼树的小枝)具向四周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及陕西等省。生于石灰岩山地及谷地,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碱性较强。
    中文名: 拉丁学名:Ulmus davidiana Planch.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荨麻目 亚目: 科:榆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榆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黑榆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及陕西等省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黑榆 别称:山毛榆,热河榆,东北黑榆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15米,胸径30厘米;树皮浅灰色或灰色,纵裂成不规则条状,幼枝被或密或疏的柔毛,当年生枝无毛或多少被毛,小枝有时(通常萌发枝及幼树的小枝)具向四周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冬芽卵圆形,芽鳞背面被覆部分有毛。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卵形或椭圆形,长4-9(-12)厘米,宽1.5-4(-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歪斜,一边楔形或圆形,一边近圆形至耳状,叶面幼时有散生硬毛,后脱落无毛,常留有圆形毛迹,不粗糙,叶背幼时有密毛,后变无毛,脉腋常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侧脉每边12-22条,叶柄长5-10(-17)毫米,全被毛或仅上面有毛。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倒卵形或近倒卵形,长10-19毫米,宽7-14毫米,果翅通常无毛,稀具疏毛,果核部分常被密毛,或被疏毛,位于翅果中上部或上部,上端接近缺口,宿存花被无毛,裂片4,果梗被毛,长约2毫米。花果期4-5月。

生长习性

生于石灰岩山地及谷地。适应性强,耐干旱抗碱性较强。喜光,耐寒,耐干旱。深根性,萌蘖力强。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山西、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及青海等省区。生于河岸、溪旁、沟谷、山麓及排水良好的冲积地和山坡。朝鲜、前苏联、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繁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高压法(俗称圈枝),此法除在休眠期外全年都可进行。高压法繁殖可以得到良好的造型枝干,但桩头和根系则不如由根条繁殖,多作为商品盆景使用。第二种繁殖法是插根法。取在每年小寒到大寒期间挖掘榆树桩头时所截剪下来的根条,剪接或每条长度10厘米左右,即时栽插在充分疏水透气的泥中输足定根水之厅(遇雨天还宜遮盖)。一个月左右,便会萌芽生长。经常规管理。翌年移植间种。用根条繁植的榆树,数年之后,根条蟠虬错节,能营造出各具艺术个性的作品。

病虫防治

榆树常见的害虫有红蜘蛛、榆蛎蚧、吹绵蚧等。红蜘蛛对榆树的为害状是叶色灰暗、干实,在阳光透射下可看到叶片被蛀蚀成网络状(虫体细小到肉眼不能看得见)。使被害树长期不能萌芽生长。榆蛎蚧的为害状是榆树枝条布满白色的丝状物,被害枝条于瘦,日久不治,会全枝枯萎(防治方法参考防虫篇)。其次是日晒病,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榆树的树皮易被晒焦,要设法把被晒的树皮保护,克服这一病害。

经济价值

边材暗黄色,心材暗紫灰褐色,木材纹理直或斜行,结构粗,重量和硬度适中,有香味,力学强度较高,弯挠性较好,有美丽的花纹。可作家具、器具、室内装修、车辆、造船、地板等用材;枝皮可代麻制绳,枝条可编筐。可选作造林树种。

食用价值

黑榆(山毛榆)的嫩果榆钱可食用。枝头的新鲜榆钱,轻如蝶翅,小于钱样。香味甜绵厚实,自古就有食用它的习惯。清吴其睿《救荒本草》中载:“榆钱树,采肥嫩榆叶,热水浸润,油盐调食,其榆钱煮靡羹食,甚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