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汉语汉字
麻(拼音má、mā)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说法,“麻”本义是一种茎皮纤维植物。由于将纤维麻弄成织布原料需要将麻纤维一根根的剥离出来,所以也引申为“纷乱”之义。还有一些方言的说法,如四川方言“麻杂杂”,这里的“麻”是不清不楚的意思。还有“你麻我不麻”的说法,这里的“麻”表示欺骗。而又因为“芝麻”是细小的,有黑色、白色、黄色,这与斑点有相似之处,于是就有“麻雀”,“麻子”这样的说法。此外,还有“麻痹”、“麻药”等说法。而由“芝麻”又引申为不平整、不光滑的含义。
  • 中文名:麻
  • 拼音:má;mā
  • 繁体:麻
  • 部首:麻
  • 五笔:YSSI
  • 仓颉:IJCC
  • 字级:一级(编号2379
  • 外文名:linen
  • 注音:ㄇㄚˊ;ㄇㄚ
  • 统一码:U 9EBB
  • 结构:半包围
  • 总笔画:11
  • 笔顺编号:41312341234
  • 四角号码:00294
  • 平水韵部:平声六麻

字源演变

“麻”的构型不甚明了。甲骨文中暂未发现“麻”字。该字金文由厂、林构成。厂,义为屋子;林,由二木构成。厂是屋檐的象征,而“林”实际上是麻皮挂在屋檐下面的样子。西周金文作图1;春秋金文见图2;战国文字见作图3;这是第一类,结构上比较不是太紧凑。从《说文》小篆文字开始逐渐比较正规,小篆和隶书将厂字头变成了广字头,可见作图4。随后的文字逐渐开始变得正规。汉代见作图5,6。楷书见图7。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麻má(ㄇㄚˊ)

⒈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⒉指“芝麻”:麻酱。麻油。

⒊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⒋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⒌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⒍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⒎喻纷乱:麻乱。麻沸。

⒏姓。

详细释义

蔴má

〈名〉

(1)(会意。从广(yǎn),从林(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同本义[fibercrops]。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词性变化

麻má

〈名〉

(1)麻的茎皮纤维[hempfiber]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古代丧服中的麻带[ropemadeofhemp,flax,jute,etc.]。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mouringapparel]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代指唐宋时的诏书[imperialedict],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芝麻[sesame]。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中医对麻疹的简称[measles]。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麻醉[anaesthesia]。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pockmarks]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麻má

〈形〉

(1)形容众多,混乱[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coarse;rough]。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带细碎斑点的[spotty;pitty]。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麻má

〈动〉

(1)穿丧服[wearmourningapparel]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numbness]。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姓

常用词组

麻包、麻痹、麻痹大意、麻布、麻袋、麻刀、麻捣、麻豆腐、麻烦、麻烦、麻纺、麻风、麻风病人、麻花、麻将、麻酱、麻秸、麻经儿、麻辣辣、麻利、麻溜,麻溜儿、麻乱、麻面、麻木、麻木不仁、麻雀、麻仁、麻线,麻线儿、麻药、麻衣、麻蝇、麻油、麻渣、麻疹、麻纸、麻子、麻醉、麻醉剂。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麻部》莫遐切。

与?同。人所治,在屋下。从广从?。凡麻之属皆从麻。

说文解字注

枲也。麻与枲互训。皆兼苴麻、牡麻言之。从?。从广。会意。莫遐切。古音在十七部。?、人所治也。在屋下。说从广之意。?必於屋下绩之。故从广。然则未治谓之枲。治之谓之麻。以已治之偁加诸未治。则统谓之麻。此条今各本皆夺误。惟韵会所据小徐本不误。今从之。

广韵

莫霞切,平麻明‖麻声歌1部

麻,麻紵。亦姓,《风俗通》云:“齐大夫麻婴之後。”汉有麻达注《论语》。莫霞切。八。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麻字部》

《唐韵》《集韵》莫遐切。《韵会》《正韵》谟加切。音蟆。《玉篇》:枲属也。皮绩为布,子可食。《尔雅·释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贡》靑州云厥贡岱畎丝枲是也。《礼·内则》:女子执麻、枲,学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实者名苴,无实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为苴麻、茡麻。

又荨麻。荨,本作䕭。见《本草图经》。

又《诗·豳风》:禾麻菽麦。《礼·月令》:食麻与犬。《黄帝素问》:麻、麦、稷、黍、豆,为五谷。《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尔雅翼》:胡麻,一名巨胜。《正字通》:言其大而胜,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楚辞·九歌》:折疏麻兮瑶华。《注》: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药名。

又乐器。鼗鼓名。《尔雅·释乐》: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注》:麻者,音槪而长也。

又固麻。《南史·百济传》:百济国,号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鲁,如中国言郡县也。

又《山海经》有寿麻国。

又地名。《左传·成十三年》: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注》:秦地。

又《後汉·盖延传》:南伐刘永,进取麻鄕。《注》:麻鄕,县名。

又姓。《风俗通》:齐大夫麻婴之後,汉麻达,注论语。

又朝廷纶命曰麻。《翰林志》:唐中书用黄、白二麻为纶命,其後翰林专掌白麻,中书独用黄麻。

又《韵补》:叶谟婆切。《诗·齐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又叶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阳诗》: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丛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六书正譌》:从林,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广”大,包含着“林”。首笔点在竖中线上端,第三笔用横撇。“林”包含在内部。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m

a

王力系统

m

eai

董同龢系统

m

ua

周法高系统

m

rwa

李方桂系统

m

rar

ra

r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rwɑ

北魏後期北齐

wa

齐梁陈北周隋

wa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m

a

拟音/王力系统

m

a

拟音/董同龢系统

m

a

拟音/周法高系统

m

a

拟音/李方桂系统

m

a

拟音/陈新雄系统

m

a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莫霞切

ma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谟加切

ma

韵略

平声

谟加切

增韵

平声

谟加切

中原音韵

阳平

家麻

次浊

mua

中州音韵

平声

家麻

模巴切

洪武正韵

平声

次浊

谟加切

ma

分韵撮要

阳平

家麻

民族语言

古代西域一带诸民族面食的通称为“ma-”(音译“麻”)。与古汉语“饼”为面食通称一样。其语源可能为古波斯语“mast”(面粉)。如阿塞拜疆语“mayli”(甘肃、宁夏一带称“油果子”,山西称“麻叶”),乌兹别克语和阿塞拜疆语“Makaron”(面饼)。再如突厥语“qat”(层)+后缀“-la”构成动词“qatla”(折叠,方言有谓“确了”、“确角”即此音变读),“qatla”再加后缀“-ma”,又从动词“折叠”变为名词“qatlama”(千层饼)。说明古突厥语“ma”语义对应古汉语“饼”。也明确了“麻叶”、“麻食”(陕西、甘肃一带的一种面食,山西称“猫耳朵”)之“麻”,来源于古代西域民族语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