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片

鹿角片

偶蹄目鹿科中药材
鹿角片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等功效,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痈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等症状。鹿角片的主要功效是温补肝肾、活血消肿、强筋骨。在临床当中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遗精、腰瘦脚弱、畏寒肢冷、阳痿以及女性崩漏等症属于虚寒者。
  • 中文名:鹿角片
  • 外文名:
  • 别名:
  • 界:动物界
  • 纲:哺乳纲
  • 目:偶蹄目
  • 亚目:反刍亚目
  • 科:鹿科
  • 归经:肾、肝经
  • 药品类型:药材
  • 服用方式:口服

成分

鹿角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另含氨基酸,内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

简介

归经:肾、肝经

拉丁文名:Cornu cervi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痈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生态环境:

    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多毛鹿角正丁醇提取物(BETA)50mg/kg腹腔注射给于大鼠,可见大鼠肝和脑组织中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被明显抑制。体外实验亦证明具有对MAO抑制活性。鹿角提取物40mg/kg,可使氟烷轻度麻醉狗心搏出量明显增加。

功效

1.《雷公炮炙论》:鹿角使之,胜如糜角,其角要黄色紧重大好者。

2.《本草图经》:鹿,年岁久者,其角坚好,煮以为胶,入药弥佳。

采收储藏

一般于冬季或早春连脑骨一起砍下称“砍角”,或自基部锯下,洗净,风干;或在春末拾取自然脱落者,称“退角”。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选方

①治奶发,诸痈疽发背: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补缺时后方》)

②治下注脚疮:鹿角,烧存性,入轻粉同研,油调涂之。(《医林集要》)

③治妊娠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锉)一两,当归(锉)一两。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洪氏集验方》)

④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鹿角,烧成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用之。(《千金方》)

⑤治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为末,姜汤调下。(《产乳集验方》)

⑥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黄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产乳集验方》)

⑦治筋骨疼痛:鹿角,烧存性,为末,酒服.一钱,日二。(《纲目》)

⑧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鹿角二两,川牛膝(去芦,酒浸,焙)一两半。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济生方》鹿角丸〕

⑨治妇人白浊,滑数虚冷者:鹿角屑,炒黄,为末,酒服:钱。(《妇人良方》)

⑩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千金方》)

各家论述

1.《纲目》: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

2.《本草经疏》:鹿角,生角则味咸气温,惟散热,行血消肿,辟恶气而已。咸能人血软坚,温能通行散邪,故主恶沧痈肿,逐邪恶气,及留血在阴中,少腹血结痛,析伤恶血等证也。肝肾虚,则为腰脊痛,咸温入肾补肝,故主腰脊病。属阳,补阳故又能益气也。

3.《本经》: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4.《别录》: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

5.《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

6.孟诜:妇人梦交者,鹿角未三指撮,和清酒服;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7.《日华子本草》:疗患疮痈肿热毒等,醋摩敷;脱精尿血,水摩服;小儿舌鹅口疮,炙熨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