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

鹰嘴豆

豆科鹰嘴豆属植物
鹰嘴豆(学名:Cicer arietinum Linn)是豆科鹰嘴豆属植物。一年生草或多年生攀缘草本。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被白色腺毛。托叶呈叶状,或具3-5个不整齐的锯齿或下缘有疏锯齿。花于叶腋单生或双生,花梗长0.5-2.5厘米。荚果卵圆形,膨胀,有种子1-4颗。种子被白色短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分布于地中海、亚洲、非洲、美洲等地。中国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台湾、内蒙古等地引种栽培。生长于海拔约2000-2700米。來臫頭樤鹰嘴豆营养成分全,含量高。子粒含蛋白质23.0%,碳水化合物63.5%,脂肪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食用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鹰嘴豆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做主食用,可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又不破坏其风味和物理结构。鹰嘴豆粉加奶粉制成豆乳粉,子粒可以做豆沙、煮豆、炒豆、油炸豆或罐头食品。鹰嘴豆的青嫩豆粒、嫩叶均可作蔬菜。
    中文名:鹰嘴豆 拉丁学名:Cicer arietinum Linn. 别名:回鹘豆,桃豆、鸡豆、诺胡提、羊角状鹰嘴豆、鹰咀豆、脑核豆等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鹰嘴豆族 亚族: 属:鹰嘴豆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鹰嘴豆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 保护级别: 英文名:Chickpea或Chick pea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或多年生攀缘草本。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被白色腺毛。托叶呈叶状,或具3-5个不整齐的锯齿或下缘有疏锯齿;叶具小叶7-17片,对生或互生,狭椭圆形,长7-17毫米,宽3-10毫米,边缘具密锯齿,两面被白色腺毛。

花于叶腋单生或双生,花梗长0.5-2.5厘米,花冠白色或淡蓝色、紫红色、长8-10毫米,有腺毛;萼浅钟状,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6-9毫米,被白色腺毛。荚果卵圆形,膨胀,下垂,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幼时绿色,成熟后淡黄色,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种子1-4颗。种子被白色短柔毛,黑色或褐色,具皱纹,一端具细尖。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來长臫頭樤于海拔约2000-2700米。对土壤要求不严,从沙土、沙壤土到重壤土均可生长。但以在排水好、质地疏松的轻壤土上生长发育得最好。其适宜的pH值为5.5.-8.6,最适宜温度为白天23-29℃,夜间15-21℃。鹰嘴豆出苗至开花所需有效积温为750-800℃,出苗至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1900-2800℃。鹰嘴豆抗旱、耐旱能力较强,在年降雨量280-1500毫米的地区均可生长。但在雨水过多和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

分布范围

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分布于地中海、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缅甸、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伊朗、摩洛哥和孟加拉均有引种栽培。中国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台湾、内蒙古等地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丰产、品质优良和商品性好的品种,并精选种子。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地温和墒情确定,一般春播4-5月,夏播6月。秋播10-11月。播种方式可采用45厘米等行距和35-50厘米宽窄行。卡布里类型播种量为5-8千克/亩,迪西类型播量3-4千克/亩,播种深5.6厘米。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选择中上等肥力水平的旱地或灌溉方便、无盐碱为害的地块,与小麦、玉米、高粱、棉花和甜菜等作物建立3年以上的轮作体系。土质以沙壤土为佳,盐碱地和重茬地都不宜种植鹰嘴豆。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伏耕或秋耕,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春季及时进行耙、耱保墒和整地。播前整地必须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六字标准,使土壤处于待播状态。

基肥宜采用有机肥,于秋播时直接撒入田间,每亩用量1000千克。种肥宜于播种时开沟施入,深8-10厘米,肥料离种子5-8厘米以免烧芽。用量为三料过磷酸钙10千克/亩。根部追肥于初花期进行,距植株10~15厘米,深度10-15厘米,用量为尿素10-12千克/亩,追肥、开沟和培土作业一次完成。叶面追肥于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喷施宝5克,磷酸二氢钾100克或尿素200克。

田间管理

间苗:尽管鹰嘴豆对不同的株行距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于直立株型的品种,合适的群体密度是每平方米50株左右,对于披散株型的品种,合适的群体密度约为33株。

中耕除草:鹰嘴豆苗期生长量小,易受到杂草的严酷竞争。然而,如果在生长的最初阶段,即播后的66天内,保持田间无杂草,鹰嘴豆迅速生长的冠层会有效地控制住后期杂草的生长。据试验。播后第30天和60天铧锄中耕,对控制杂草最为有效,而且可疏松土表,增加土壤通透性,并切断土壤毛细管,有保墒的作用。另外,出苗期前每公顷(15亩)喷除草醚1000-1500克,扑草净255.495克,草不绿1000-1500克或豆科威1000克等,都有明显的除草和增产效果。

灌溉:在鹰嘴豆的大部分冬播地区,由于播前和生长初期降雨较多,土壤湿度适宜,不需要灌溉。在春播地区和干旱的冬播区。由于播前和生长前期降雨较少,不能满足鹰嘴豆对水分的要求,需要适当的灌溉。在鹰嘴豆需水临界期,即4-6片真叶期和荚果形成期,灌溉对保证高产是必要的。超过两次的灌溉,从经济上讲一般不合算。

施肥:鹰嘴豆施有机肥和饼肥效果好。单施氮肥或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对于磷肥,依土壤和肥力不同,每亩施用五氧化二磷的最佳量通常为1.5-3千克。当土壤中磷含量偏低时,如果有灌溉条件,每亩施用2-3千克五氧化二磷的增产效果最好;在土壤干旱且无灌溉条件时,每亩1.5千克五氧化二磷的用量最为经济合理。在微量元素肥料中,施用钼肥对鹰嘴豆的增产最有效。其次是锌肥。

收获储藏

鹰嘴豆开花结荚期很长,结荚部位分散,植株上下部成熟期往往不一致。因此,宜于70%的荚呈黄白色,而籽粒与荚之间已经分离之时及时进行收获。收获过早,未成熟籽粒多;收获过晚则落荚严重。收获可手工连根拔起或镰刀收割。收割后拉运至晒场晒干,压场脱粒,人工扬场清选,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扬场机和清粮机进行清选。清选后的鹰嘴豆籽粒,应及时摊开晾晒,直至含水量达12%以下,再用磷化铝熏蒸后入库贮藏。豆象是鹰嘴豆储藏时最易发生的虫害,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磷化铝等药物熏蒸。储藏期间必须注意通风、降温和除湿。

病虫防治

病害

对鹰嘴豆为害最严重的有褐斑病、枯萎病、干性根腐病和矮化病等。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卡布里类型可选ILC482(叙利亚),迪西类型可选1B、C12/34和C235(印度和巴基斯坦)。②采用轮作倒茬、间混套作和适期早播等栽培措施。③种子处理,可选用多菌灵和福美双按1:3混合拌种,也可用50℃热水浸种15分钟杀菌。④化学防治,可选用波尔多液、代森锌、克菌丹和百菌清等进行叶面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虫害

与其他豆类作物相比,田间生长期间为害鹰嘴豆的害虫较少。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豆荚螟、甜菜夜蛾和棉铃虫。防治方法:①豆荚螟,可采用异狄氏剂喷雾防治;②甜菜夜蛾,可采用拟除虫菊酯喷雾防治;③棉铃虫,可采用硫丹和拟除虫菊酯喷雾防治。不同鹰嘴豆品种对豆荚螟、甜菜夜蛾和棉铃虫的抗虫性也不同。迪西类型品种的抗虫性显著优于卡布里类型品种。因而,如果种植地区的虫害非常猖獗,就可考虑更换卡布里类型品种为迪西类型品种,以提高品种的抗虫能力。

主要价值

食用: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风味,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作主食用。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容易消化和吸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用鹰嘴豆粉可做成各种风味点心,也可做成独具特色的色拉酱。鹰嘴豆籽粒可以做豆沙、煮豆、炒豆或油炸豆,也可制成罐头食品。青嫩豆粒、嫩叶也可作蔬菜。

饲料:小粒型鹰嘴豆籽粒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磨碎后是饲喂骡马的精料。茎、叶是喂牛的好饲草。

经济:鹰嘴豆的淀粉是棉、毛、丝纺织原料上浆和抛光的上等材料和工业中的胶黏剂。叶子可提取靛蓝染料。

药用:鹰嘴豆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功用为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主消渴,解面毒和润肺止咳。籽粒可用于防治胆病和糖尿病以及治疗失眠和预防皮肤病,还可作为利尿剂和催乳剂。茎、叶和荚上的腺体分泌物对支气管炎、黏膜炎、霍乱、便秘、痢疾、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毒蛇咬伤和中暑等疾病有较好疗效,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鹰嘴豆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364千卡

蛋白质

19.3g

脂肪

6g

饱和脂肪酸

0.6g

多不饱和脂肪酸

1.4g

单不饱和脂肪酸

2.7g

碳水化合物

60.7g

10.7g

膳食纤维

17.4g

叶酸

557μg

24mg

115mg

366mg

875mg

105mg

6.2mg

3.43mg

维生素A

3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48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21mg

烟酸(烟酰胺)

1.54mg

维生素B6

0.54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

4mg

维生素E

0.82mg

维生素K

9μg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