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膏菌

鹅膏菌

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真菌
鬼笔鹅膏,又名毒鹅膏菌,鹅膏菌(Amanit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中一类真菌的总称。[1]此菌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目前尚无有效解毒办法,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以胃肠道病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一两天似乎病愈,这时患者以为病愈,也可以活动。但实际上毒素还在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甚至高达100%。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毒鹅膏菌 界:真菌界 亚界: 总门: 门:担子菌门 亚门: 纲:担子菌纲 亚纲: 超目: 目:伞菌目 亚目: 科:鹅膏菌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鹅膏菌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鬼笔鹅膏 是否有毒:是 中毒后潜伏期:24小时左右

特征简介

误采误食野生蕈中毒事件中,95%是由鹅膏蕈所致。鹅膏毒肽是鹅膏蕈所含的最重要致死毒素,鹅膏毒肽为双环八肽,天然鹅膏肽有α-鹅膏毒肽等9种。鹅膏毒肽能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和酸碱。食入后,可迅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并能迅速与肝细胞RNA聚合脉结合,抑制mRNA的生成,造成肝细胞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临床特点

鹅膏毒肽属于慢作用毒素,其临床特点为:

(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即采收野生蘑菇较多的夏秋季;

(2)具有集体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死亡率高达60%以上;

(4)临床过程典型:潜伏期(3-6)小时、急性胃肠炎期(24-48小时)、假愈期(大约24-48小时)、内脏损害期和恢复期(时间漫长),实际上大部分中毒患者死于内脏损害期;

(5)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毒蘑菇可致命,“经验”与“土法”不可靠,不要采食野生菇,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经营食用菌的餐饮企业要提高警惕、严把采购关、确保食品安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蘑菇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依法处罚违法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毒蘑菇的监测和对蘑菇生产经营企业的培训指导;医疗机构要做好蘑菇中毒应急救治的准备工作,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