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园

鳌园

旅游景点
鳌园是厦门嘉庚公园内的公园,位于福建省厦门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鳌园分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三个部分。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且能雕出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真是巧夺天工,人间奇迹。园中央矗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
    中文名:鳌园 外文名:Kah Kee Park 地理位置: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 气候条件: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嘉庚公园门票30元已包含 占地面积:8990平方米 著名景点:集美解放纪念碑、门廊 建造人物:陈嘉庚 所在地:福建省厦门市

简介

鳌园闻名遐迩,位于厦门市集美学村的东南之滨,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像一朵洁白的睡莲仰卧在水面上。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状似龟,岛上有一妈祖庙,故亦称鳌头宫。数百年来,集美村民、渔民常到此歇息、祈求平安。抗日战争期间,该庙和集美学村一起毁于日军炮火。

195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故乡,亲自谋划集美学村建设与发展。为不占良田,他精心组织工匠,将小岛扩建成园。鳌园于1951年9月动工兴建。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集美解放纪念碑”碑文。1961年8月,陈嘉庚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中央人民政府遵照其遗愿,特派专列护送灵柩回集美鳌园。至此,鳌园工程竣工,历时10年。

鳌园占地逾9000平方米,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石雕围墙组成,鸟瞰呈繁体字“圖”字形。鳌园依图而建,图文并茂,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教育为一体是陈嘉庚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理念的体现。鳌园是一座博物大观园,是一部融汇古今中外于一炉的大百科全书,。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景点

门廊

门廊,长50米,中式庑廊,四向通透,两壁镶嵌58幅历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镂雕,是鳌园653幅石雕的精华。门廊外的围墙,有各种石雕291幅,其中浮雕229幅,沉雕42幅,影雕20幅。此外,还有全国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书法楹联题刻,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均有,书法上乘,刻艺精湛,是福建石雕艺术的魂宝。

集美解放纪念碑

集美解放纪念碑,位于园的中央。碑高28米,雄伟高耸,用花岗岩建成,碑身正面是鎏金的毛泽东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手撰写的碑文,计284字。碑基为13、10、8、3级四个台阶,13级寓他的事业鼎盛的年月,10级为遇到困难的年月,8级为八年抗战,3级为三年解放战争。碑座石栏,刻着各种珍禽怪兽和奇花异草。碑座正面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的浮雕。碑前为一座高7米,宽30米的照壁,中间刻“博物观”三字,有12块浮雕,浮雕中间嵌中国、福建省、台湾省三幅地图,反映了陈先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纪念碑台基的底层是13级石阶,阶面较为宽阔,象征从1913年至1926年陈嘉庚公司顺利发展处于鼎盛时期。集美学校也飞速发展,办小学、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校、农校和厦门大学,第二层是10级台阶,阶面较窄,象征1927年至1936年10年间陈嘉庚因受帝国主义财团的倾压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收盘,集美、厦大两校规模缩小,台基上面还有两层碑座,由台基上八级石阶,再上三级石阶,眼前便是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了。纪念碑的两层碑座墙面上也嵌满了石雕,正面第一层正中是共和国副主席李济深的题词。

李济深题词上面的三块浮雕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右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升旗”,左边一块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人民政府成立朱总司令在北京天安门前阅兵”,中间一块为“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务委员在北京勤政殿门前合影”。

陈嘉庚陵墓

陈嘉庚陵墓,墓坐子向午,呈寿龟形,墓盖用十三块六角形的青斗石镶拼而成,光可鉴人。。墓圹为“风”字壳,圹的内侧由15块青斗石浮雕镶嵌,上雕陈嘉庚先生前半生经历。周边的石雕纪录先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一生。

墓圹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介绍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海地探物”、“扯取花生”、“削取海蚝”、“掘取地瓜”4幅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务”、“回梓完婚”3幅,刻的是陈嘉庚第一次出洋学习经商及回故乡完婚之事。“黄梨罐厂”、“栽黄梨园”、“栽树胶园”、“熟米机厂”4幅表现陈嘉庚在新加坡的奋斗业绩。“福建保安会”一幅刻的是:1909年,陈嘉庚由友人林义顺介绍认识了孙中山。最后3幅“办集美学校”、“购三轮船”、“办厦门大学”,表现陈嘉庚倾资兴学的情况。墓圹周围的石雕,可以说是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它再现了这位爱国侨领倾资兴学,赤诚报国的人生。陵前为长方形殿堂式拜亭。

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8月2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1988年,国务院把陈嘉庚陵墓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文化

高甲戏

本剧获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一等奖,晋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

宋辽战争,两狼山杨家将全军覆没,老令公撞碑殉节,御赐金刀流落辽邦。宋天子下令杨家战辽夺刀。佘太君为避战祸,令杨八姐独闯辽邦待机盗刀。萧太后伏虎林秋猎选才,竟选中射虎救驾女扮男装的杨八姐为宫帐护卫长。当她洞察八姐盗刀之举,金刀是留?是还?更令心焦的是,爱女误坠情网,国事家事如何决断?一把金刀牵动着宋辽的安危,集结着一代巾帼的爱与恨、情与仇。当饱经战乱之苦的佘太后与萧太后相遇边关时,虽积怨未消,但同吐“销戈铸天下,祈天降吉祥”的心声。

歌仔戏

白鹭女神:无场次神话歌仔戏

本剧以厦门的民间传说为依据而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圣洁多情的白鹭,被万石公子优美的琴声吸引,结为知音。蛇妖趁机作乱,骗走了白鹭身上象征生命的七彩翎。白鹭流血不止,斑斑血迹化成炽烈的凤凰树,染红了鹭江……天地垂怜,封之为“白鹭女神”,无名小岛从此被命名为“鹭岛”。

陈嘉庚简介

19世纪末,中华大地处于被列强瓜分的极端危险之中,国势衰颓,民不聊生。陈嘉庚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位杰出的华侨实业家、教育事业家、社会活动家。

1874年10月,陈嘉庚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父亲陈杞柏于19世纪70年代南渡新加坡,开设米店兼营地产等,是福建帮的领袖之一。1890年,陈嘉庚应父召,前往新加坡学商。家乡的贫穷落后和异国的快速发展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青年陈嘉庚暗下决心要为家乡的进步尽力。

陈嘉庚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人。海峡殖民地工业起步时,他即参与其中,从种植业、制造业到航运业、商业贸易都广为涉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发现战争年代,菠萝罐头已成奢侈品,而社会对橡胶的需求却大大增加,于是果断地将菠萝罐头厂和米厂改为橡胶制品厂,专营橡胶业,从原材料种植到生胶加工、橡胶产品制造等,实现了橡胶经营从单一的农业垦殖到兼有工业、制造业的飞跃;并首创不通过洋行而直接与欧美商家交易,打破英国资本在橡胶业上的垄断,率先实现橡胶的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被誉为“橡胶大王”。至1925年,陈嘉庚拥有资产1200万叻币。陈嘉庚公司在世界各地有100多家分行,在45个国家设有49个代理处,员工最多时有3万多人。

在缔造企业王国的同时,陈嘉庚还奇迹般地缔造了教育王国。早在1894年,20岁的陈嘉庚就出资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了“惕斋学塾”,这是陈嘉庚捐资兴学的开端。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民国的创立极大地鼓舞了陈嘉庚。他以高度的国民自觉“思欲尽国民份子之天职”,从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起,他几乎每两三年就有新的办学举措,十余年间就形成了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女子师范、幼稚师范、水产、商科、农林部、国专部等在内完整的教育体系。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特批集美学校为“永久和平学村”。1921年,陈嘉庚在与集美学村一水相隔的厦门建起了全球第一座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他斥巨资延聘名师,增添教学设备,设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使其成为当时全国院系最齐全的五所大学之一。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学校达118所,用于教育事业的金钱超过1亿美元。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在基础极差、地处边缘的闽南地区,创办了高水准的学村和大学,这就是陈嘉庚的眼界和办事气魄。但陈嘉庚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由于在制造业和商业贸易方面的巨大成功直接伤害了殖民经济的利益,陈嘉庚公司备受外国资本打压;济南惨案爆发后,陈嘉庚领导华侨抵制日货,因而招致日本人的报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极大地打击了东南亚华侨的经济实力,面对这重重难关,陈嘉庚公司每况愈下。在企业濒临收盘时,一家英国银行愿意资助陈嘉庚的企业,条件是陈嘉庚必须停止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陈嘉庚认为企业破产可以再办,但学校停办不仅影响一代学生,对社会的危害也很大,他毅然决定:“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1934年,陈嘉庚将企业收盘。1937年,考虑到“厦集两校虽可维持现状,然无进展希望”,为“免误及青年”,集中力量发展集美学校,陈嘉庚无条件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

从倾资兴学到毁家兴学,陈嘉庚走过了极其艰难、坎坷的道路,经历了极其痛苦的抉择。

1928年,济南惨案爆发,陈嘉庚发起成立“山东惨祸筹赈会”,亲任会长,他领导筹款救济难民、抵制日货等。首次介入华侨抗日领导层,陈嘉庚非凡的领导才能赢得了华侨社会的充分肯定。及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嘉庚的勇于担当,敢发人所不敢发、敢言人所不敢言,敢为人所不敢为,使他水到渠成地被拥戴为超越地域、血缘、帮派的领袖,成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他领导东南亚1000余万华侨,展开了声势浩大、持续多年的抗日筹赈运动。从1938年至1942年,南侨抗日义捐达5亿国币,认购救国公债2亿5千万元,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多辆。

1938年秋,中国沿海各港口和交通要道相继被日寇侵占,陈嘉庚应国民政府的请求,以南侨总会的名义招募3200多名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工,投身祖国抗日前线。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英殖民政府首次授权华侨代表主持抗日工作。陈嘉庚临危受命,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为维持新加坡的治安、建设战备防御工事,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1942年,日军压境,陈嘉庚坚持领导华侨抗敌总会的工作,直到最后关头,经多方催促,才剃须改装避难印尼。他随身携带剧毒药品,随时准备以身殉国。面对日寇的通缉,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从容淡定地写下了30万字的《南侨回忆录》。

1945年,抗战胜利,陈嘉庚离开印尼,重返新加坡。重庆社会各界隆重举行“陈嘉庚先生安全庆祝大会”。于右任、郭沫若、黄炎培、柳亚子、陶行知、沈钧儒、李公朴、罗隆基、史良等各界人士出席大会。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送来贺辞“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这成为对陈嘉庚的历史性评价。

1949年1月,毛泽东致电陈嘉庚,诚邀其回国参加新政协和开国大典。5月,陈嘉庚回国参会并视察各地,新中国全民振奋、百废待举的景象激励着他。1950年,他最后一次南渡新加坡,安顿好家人,处理好相关事务,于当年5月告别生活了60年的新加坡回中国定居。中央政府给予华侨首席代表陈嘉庚以极大的信任,任命他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陈嘉庚不辱使命,为共和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为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做出了旁人难以替代的特殊贡献。

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的同时,陈嘉庚在家乡又一次掀起兴学高潮。他向海外亲友募集巨款,亲自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校舍及相关生活、文化设施的修复和扩建,总计面积近30万平方米。他借助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家乡建设、百姓福祉上书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他的多方努力下,福建建成了鹰厦铁路,结束了福建没有出省铁路的历史,为福建省的经济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嘉庚还主持建设了全球第一座华侨博物院、集美鳌园等,为后人留下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1958年,陈嘉庚罹患鳞状上皮癌,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为其会诊治疗。病情一有好转,他又奔忙在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华侨博物院的建设工地上。1960年,陈嘉庚病情恶化,再度赴京治疗。周恩来总理多次亲往探望。1961年8月12日零时十五分,陈嘉庚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61年8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周恩来总理主持了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隆重的公祭,陪祭人有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13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致悼词,公祭结束后,由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领先执绋,在哀乐声中护送灵柩上灵车,并用专列运送厦门。8月20日,灵柩运抵厦门,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林一心、副省长梁灵光、中国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庄希泉与集美师生及各界人士近万人,将灵柩送往集美鳌园墓地安葬。陈嘉庚逝世的消息传到海外,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华社纷纷举行追悼大会,追悼这位世纪伟人。

为了纪念和表彰陈嘉庚的杰出贡献,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中国科学院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他的名字连同“陈嘉庚星”永载史册,遨游太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交通信息

前往鳌园游览可从厦门第一码头、火车站乘坐厦门BRT快速公交快一路到达嘉庚体育馆站下车,换乘L22路或921路到龙舟池站下车即可。或者从厦大或高崎火车站乘坐959路到龙舟池站。从厦门北站方向来的游客,可乘坐929路到龙舟池站下车。

实用信息

适宜游玩季节

鳌园位于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厦门气候怡人,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到鳌园旅游, 最好选在黄金周或是十月份左右,因为这段时间,人会比较多,在十月份,会有许多新到集美的学生慕名参观,这样会显得相对热闹一点。不然,你会感觉不到一个大景区的氛围。

住宿

鳌园处在集美学村靠东南边,学村内有许多酒店旅馆,住得好一点的话,就去集美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这算是集美最好的酒店了;一般的,在集美石鼓路(晚上那一带相对热闹)那边有许多酒店,价位标房约在150左右!

美食

推荐餐馆——南海渔村,位于轮渡第一码头附近,厦门人比较喜欢在这里吃,还有些外地游客专门到这个店吃海鲜,也算是名声在外了。推荐菜品:干锅鱼(活鱼干烧,很香,微辣),海蛎煎(新鲜海蛎、鸡蛋和淀粉放在一起炒,新鲜、清淡、肥嫩)。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