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_鲸鱼

鲸鱼_鲸鱼

哺乳纲下设的传统分类物种
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鲸目生物的俗名,又分为齿鲸类和须鲸类,鲸目之下包括有海豚科。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鲸鱼及海豚受到绝种威胁,其中有9个品种濒危或极度濒危。[1]不过,一度濒危的座头鲸,数量已开始回升,被剔出濒临绝种名单。尽管国际捕鲸委员会自20世纪80年代起规定禁止商业捕鲸,但冰岛、挪威、俄罗斯、日本等国仍在大量猎杀鲸类。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Cetacea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纲:哺乳纲
  • 亚纲:
  • 目:
  • 亚目:须鲸亚目、齿鲸亚目
  • 科:
  • 亚科:
  • 族:
  • 属:
  • 亚属:
  • 种:
  • 亚种:
  • 分布区域:大多数在海洋,极少数在河流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 中文学名:鲸目
  • 中文别名:鲸鱼
  • 英文名:The whale

形态特征

​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34℃-36.5℃左右。皮肤裸露,体毛退化,仅吻部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

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着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

鲸的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鲸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要到水面上来呼吸。浮出水面时,会喷出水柱。

不同的鲸的水柱也会一不样。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高又细,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一看水柱便可以推算出鲸的种类、大小和年龄。

鲸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

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

分布范围

鲸的分布非常广泛。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合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因此南极附近是主要的捕鲸地点。

另外一个主要的捕鲸地是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比如灰鲸等等。但是大多数的鲸要大面积地迁徙,因此比如抹香鲸虽然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但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几乎都有。有关鲸的迁徙的研究也是动物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科目。

下属分类

鲸目可分为两个子目:须鲸(Mysticeti)和齿鲸(Odontoceti),即现存种的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

须鲸亚目Mysticeti

须鲸亚目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现存动物种类。有3科10种,均为海栖。

体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口内无齿。上颌两侧各具有150~400枚角质鲸须。鲸须的颜色、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外鼻孔2个,位于头顶。头极大,有的种可达体长的1/3。仅有1~2对肋骨与小型胸骨相连接,无锁骨,鳍肢一般4指。具有盲肠。它们使用鲸须从海水中过滤浮游生物。以磷虾和头足类为食,有的也吃小鱼和底栖贝类。

齿鲸亚目Odontoceti

齿鲸仅少数种类生于淡水,大多数均产于海洋中。共包括7科80余种。(注:齿鲸亚目的分科有一定的不同意见,大体可以分成海豚、喙鲸和抹香鲸三个差异比较大的类群,每个类群下分一至多科。)

体型大小不一。口内有齿,外鼻孔仅有1个。鳍肢一般5指。除恒河豚外,均无盲肠。这种动物有独特的通过回声定位感知环境的能力。主要以乌贼、鱿鱼、甲壳类、鱼类为食。

该目物种

鲸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有两个鼻孔,有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种类,比较温和,一般吃微生物和小鱼小虾;

齿鲸类,有锋利的牙齿,无鲸须,鼻孔一般一到两个,有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种类,比较凶猛一般食肉。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制造的。须鲸却是浮游植物的劲敌。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是以鱼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

鲸鱼原来被认为是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动物,后来因觅食问题,而“下海”,多实行一夫一妻制,像“大翅鲸”通常单独生活,而其他鲸鱼也有群体生活的。他们怀孕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一胎一子,幼鲸哺乳期为10个月,寿命约60~70年。

鲸鱼回游在寒带和暖代的一定水域,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线。夏天在寒带生活,补充营养后,秋天时为了繁殖往温暖海域开始移动。鲸吃糠虾、乌贼、鱼等,而杀人鲸吃企鹅、海豹、海豚、鲸等,尤其喜欢吃鲸的舌头。

野生的杀人鲸性情凶暴,但从小饲养便可以驯服,智商颇高可以用来表演。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型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2013年仅存不到50头。

祖先

21世纪初,科学家在巴基斯坦发现了两种生活在约5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两种动物看起来有点像狗,体型分别只有狼和狐狸那么大,但科学家认为它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鲸的祖先。

在5000~6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早期,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因此,现代的鲸、等水生哺乳动物必然是由某些陆生哺乳动物进化来的。但是由于缺乏化石证据,究竟哪类哺乳动物是鲸的祖先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在巴基斯坦新发现的这两种化石的解剖形态表明,这两种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肉食的牙齿,长得有点像狗,但并不属于犬科动物。它们的尾巴比狗更长,嘴更凶猛,眼睛也比较小。它们的耳朵部位有几块奇特的骨头,其形状与鲸类动物相同部位独有的骨头非常相像。

我们都知道,陆地动物大多起源于海洋。然而,也有一些海洋动物起源于陆地,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鲸。鲸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鲸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它们曾经有4条腿。这是美国古生物学家马克·尤恩根据化石研究得出的结论。

尤恩指出,鲸类的远古祖先曾经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像鳄鱼一样依靠四肢爬行。之后,它们逐渐开始了一半陆生、一半水生的两栖生活方式。

随着生存方式的变化,鲸的祖先的身体形态也逐渐发生了适应水中生活的变化,原先的四肢演化成了鳍,而尾巴的形状也变得与鱼类非常相似。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对鲸类演化的中间阶段却了解得并不太多,尤其是它们尾鳍的形成时间和四肢的变化过程。

尤恩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名为乔治亚鲸的古老鲸类化石。这种鲸主要生活在大约4000万年前的墨西哥湾沿岸,其身体的长度可以达到约3.7米,主要依靠锋利的牙齿来捕食乌贼和鱼类。

尤恩发现,乔治亚鲸并没有尾鳍,相反,它们身体的后部结构倒很像是现在的鳄鱼,长有一对非常发达的后腿。正是这两条后肢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可以让乔治亚鲸在陆地上和水下都能迅速地游动。

乔治亚鲸和河马拥有共同的祖先,早期的乔治亚鲸长有像河马那样的脚蹄。随着乔治亚鲸在水中的活动时间越来越长,它们的脚逐渐演变出像鸭子那样的脚蹼。

鲸的祖先为何会放弃陆地并转向海洋生活?尤恩推测,海洋中食物丰盛,而猛兽又少,比较适合相对温和的大型动物生存,这或许是导致鲸的祖先选择海洋的主要原因。

用途

鲸鱼浑身是宝,用途多尔广泛。鲸须可以用来制作毛刷,肉可以吃,精油可以用来制作香水等多种用途。鲸鱼用途广泛,日本,澳大利亚等领海国家曾一度大量捕杀鲸鱼,使得鲸鱼在全球数量巨减。

​生活习性

食物

须鲸一般吃微生物、浮游生物、软体生物以及小虾、小鱼为食物;另一类叫做齿鲸,有齿无须,鼻孔一个,能发出超声波,如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比较凶猛,一般齿鲸以鲨鱼、乌贼、海兽、大鱼等为食物。

须鲸偏爱吃小虾是由于它们没有牙齿,喉咙又小,所以不能咀嚼,只能靠吃小鱼、小虾生活。

须鲸吃东西的方式是先喝一大口含有小鱼、小虾的海水,嘴巴闭上了之后,再将海水排出去,而鲸须板就负责将那些小鱼、小虾挡住,须鲸就可以将那些食物吃进肚子里了;

有些须鲸还有更厉害的办法,那就是它的下巴可以松脱,让嘴巴张的更大,另外在喉腹部的地方会有一条一条的喉腹折,数目在50到90条左右,它可以让须鲸的喉部扩张。这两样法宝可以帮助须鲸吞下更多的海水,吃更多的食物。

睡眠

鲸睡觉时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个圈,浮在海面。如果听到什么声音便四散游开。

捕食

蓝鲸栖息的海湾大多由陆地的河水中冲入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使水质十分肥沃,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密集的浮游生物,又引来了身体闪耀着钻蓝色光芒的大群磷虾。蓝鲸的胃分成四个,第一胃为食道部分膨大而变成的,所以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磷虾约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

磷虾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南北极海区,正是由于如此丰富的食物,而且生活在水里没有支持体重的限制,所以蓝鲸才能发育得这样巨大。

它每天都用大部分时间张开大口游弋于稠密的浮游生物丛中,嘴巴上的两排板状的须像筛子一样,肚子里还有很多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的褶皱,能扩大又能缩小,这样它就可以将海水和磷虾一齐吞下,然后嘴巴一闭,将海水从须缝里排出,滤下小虾小鱼,吞而食之。

蓝鲸的食物还有其他虾类、小鱼、水母、硅藻,以及各种浮游生物等,相形之下,生活在北方海域的蓝鲸,体型比生活于南极附近水域的要小,一般认为这与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krill)。

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5吨食物。摄食时游速2~6km/h,洄游中5~33km,被追逐时最大20~48km。一般进行10~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浅潜水间隔12~20秒,深潜水可持续10~30分钟。

喷出雾柱狭而直,高6~12m。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蓝鲸所吃的这类浮游生物因海洋区域不同而属不同的物种。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

而在南极,南极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深水(超过100米)觅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为一般为10分钟。

潜水20分钟并不稀奇,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捕食的过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后,蓝鲸吞下剩下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

呼吸

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

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呼吸时先将肺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从鼻孔逐出体外,然后再吸进新鲜氧气。

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呼吸时,先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气逐出体外,这股强有力的灼热气流冲出鼻孔时,喷射的高度可达10米左右,并把附近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使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了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海上喷泉,同时还发出犹如火车的气笛一般响亮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喷潮”。

人们可以根据蓝鲸喷气时发出的声音、喷潮的高度和形状,来确定它的位置。蓝鲸生活在各大洋中。我国海域极为少看到,黄海和南海曾有出现过蓝鲸的记录。

它潜水一般不超过100米,但有的个体可潜至500米深,潜水时间可持续10~20分钟,随后是连续8~15次喷气。一般鲸类在潜水之前是不会升起尾巴的,但蓝鲸在潜水之前总是将尾巴露出水面,有时竟高高地跃出水面,然后迅速潜入30~40米的水中去寻觅食物。

平时它也喜欢用尾鳍打水,这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和多种目的的消遣,可能是在做游戏,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许是为了摆脱皮肤上的寄生虫的骚扰。

活动

虽然有人曾见到50~60只蓝鲸成群活动,但一般很少结成群体,大多数是孤独的,或仅有3~4只在一起活动。双栖的蓝鲸彼此十分和睦,一起游泳、潜水、觅食和呼吸,宛如鸳鸯,形影不离,身后常常留下一条宽宽的水道。

3只在一起的蓝鲸,大多为雌兽和一只幼仔鲸紧靠在一起,雄兽尾随其后,相距大约3米左右。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地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舵的作用,前进的时速高达28公里。

发声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声的动物,蓝鲸在与伙伴联络时使用一种低频率,震耳欲聋的声音。这种声音有时能超过180分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听到的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还要大,有一种灵敏的仪器曾在80千米外探测到蓝鲸的声音。

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算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即使考虑到水和空气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标准参考压力,空气中的等价声音范围仍有89~122分贝。

作为比较,风钻的声音大约100分贝。但人类可能无法体会到蓝鲸是声音最大的动物。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在10~40赫兹,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是20赫兹。

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有记录斯里兰卡海岸外蓝鲸的声音重复唱4个音符的“歌”,每次持续两分钟,使人想起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因为这种现象没在其它种群中看到,它可能为B.m.brevicauda(侏儒)亚种独有。

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几个原因:(从2002年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生物意见书论文改编)上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大量扩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记录蓝鲸的歌声将是一个非常酷的做法。

40年之后,一些已对蓝鲸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个奇怪的发现,世界上每一头蓝鲸的歌声每一年均变得越发深沉。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尽管语言或者所在地存在差异,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年的说话速度均变得越发缓慢,越来越像詹姆斯·厄尔·琼斯。

这种变缓幅度很小,每年只减少不到一个赫兹,但整个趋势却较为稳定并且具有持续性。从全球气候变暖到噪音污染不断加剧,人们认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但全球变暖对海洋造成的影响并不能解释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水酸性和密度的变化上,蓝鲸发出的声音并不会因此发生较大变化。

相比之下,噪音污染可能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读者不妨想象一下,在人头攒动的酒吧,我们只能提高声调才能引起服务生的注意。

假设蓝鲸无法接受高音调的叫声,这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颗被诅咒的星球上每一个海洋的每一头蓝鲸同时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它们的行为,并且是在长达40年内。

种类

鲸的种类:就整个海兽类而言,以鲸的种类为最多,数量也最可观。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须鲸;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齿鲸。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它们身体巨大,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捕捉对象,其中有身体巨大、无与伦比的蓝鲸,有行动缓慢、头大体胖的露脊鲸,有喜游近岸、体短臂长、动作滑稽的座头鲸,还有体小吻尖的小须鲸等等。

长须鲸

与小须鲸等在各大洋都可能发现其踪迹,而布氏鲸则较为特殊,终年停留于温、热带地区。中国分布:黄海,东海,南海须鲸科须鲸多半栖息于远洋,而极少接近海岸,生活在200-300米的深海。

一般都较小,如的虎鲸、伪虎鲸。短粗细的差别,但一律呈流线型,样子都像鱼,所以人们多称它为鲸鱼。不过,鲸却是海兽。它也像人一样,不时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我们在海面上可以见到鲸呼气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色水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状如喷泉,十分壮观。

伪虎鲸

伪虎鲸属于鲸目领航鲸科,拉丁学名Pseudorca crassidens,英文名False killer whale。

体形似虎鲸而较小,体长约5米,体重约665千克。全身的体色均为黑色。头圆,无喙,上颌比下颌略微前突。背鳍比虎鲸小,后缘凹入,位于身体中部略前位置。鳍肢很尖,长度约为体长的1/10。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5。

喜群居,同伴间眷恋性很强,很少单独活动。主要以乌贼类为食,也吃带鱼、小鲨鱼、鲐鱼、黑鲷、鲈鱼和竹荚鱼等鱼类。经常与真海豚、宽吻海豚等一起索饵。游泳的速度较慢,喜跃出水面。可全年繁殖,一胎产一子,哺乳期10个月至12个月,2年至3年一胎。

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洋,在中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经常被水族馆饲养训化作我们的观赏动物。

虎鲸

濒危等级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遍布四海的鲸——虎鲸。

虎鲸又叫恶鲸、逆戟鲸,英文名字叫杀人鲸。因它特别喜欢食须鲸的脂肪,所以.挪威人称它们为“油贼”。虎鲸以体魄健壮、性情凶狠而闻名于世,索有"鲸之暴君"之称。

说来也奇怪,在自然海域中虎鲸凶猛异常,但是在人工饲养环境经过人的调教、训练之后,它却变得十分驯服,并能根据人的指令作各种技艺表演(如跳水、顶球、伴随乐曲在水中翩翩起舞等)。

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它们又成为海洋公园和水旅馆中的“水族明星”而名声大噪。同时,经过特殊训练的虎鲸还能根据人的指令打捞沉入海底的鱼雷和火箭。

虎鲸最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洋,寒冷的南、北极更是它们的旅游胜地。它们既能在炎热的赤道周围海域生活,又能在终年冰封,严寒的两极冰海中出没自如。

不管是在烈日炎炎的赤道,还是在冰冷的南、北极水域,它们的体温均保持36℃,恒定不变,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它们的身体具有一套特殊的调节体温装置--热交换系统。虎鲸靠这套"装备"便可在不同温度的海域中使体温恒定不变。

众所周知,陆生哺乳动物,是靠身体表面的毛皮保持体温恒定不变。虎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水中散热量的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这就意味着它的体内要产生更多的热量。

虎鲸的体表光滑无毛,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层,脂肪起了隔绝寒冷侵蚀的作用。而其前肢和高高的背鳍以及尾片等处没有脂肪层,在这些部位中穿行着一些血管网,形成了一个热交换系统。

这些部位均暴露在水中又无脂肪层,所以通常和周围水温一样高,是冷的。虎鲸体内的血液流经这些地方就会变冷。当这些部位的血液通过静脉离开前肢、背鳍和尾片的时候,就会被从心脏流出到这些部位的动脉血的热量加温。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许多热量又重新转回体内,而不是所有热量通过前肢、背绍和尾片散失到水中。

总之,虎鲸体内的热交换系统,既能防止体内的热量散失,又能向周围的水环境中扩散体内多余的热量,以此调节体温保持恒定不变。

座头鲸

别名: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体肥大,上颁广阔,由呼吸孔至吻端沿中央线,以及上下须两侧有瘤状突起。背鳍相对小,位体后身长的2/3处。鳍肢非常大,约为体长的1/3,为鲸类中最大者,其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突如锯齿状。尾鳍宽大,外缘亦呈不规则钳齿状。

脸面褶沟较少,约14p~35条,由下颁延伸达脐部。背部黑色,并有黑色斑纹,腹部黑色或出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部分多于黑色部分,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成体平均体长雄性12.9米,雌性13.7米,体重25~35吨,最大记录体长雌性18米。

结群不大,通常结对伴游。游泳速度较慢。呼吸时唤起的雾柱粗矮,达4~5米。深潜水时露出巨大的尾鳍,常将体躯跃出水面,或侧身竖起一侧鳍肢。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泅游。主食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瓜头鲸

别名:多齿瓜头鲸。形态特征头椭圆,无吻突,前端尖,上颌不突出于下颌。背鳍位于体中部,较伪虎鲸的宽大,高达30厘米,前缘向后倾,末端钝。

鳍肢长为体长的1/6,末端尖。体暗灰至黑褐色,上下唇白色,眼周围为暗色区,有浓色带沿体背正中线由头延伸至背鳍,并在背鳍下方扩大成弧形暗色区,喉部有白斑,脐至肛门附近为灰白色。

上、下颌每侧具齿20-25枚。体长可达2.75米,最大体重约275公斤。初生仔鲸体长约1米以下.热带性种,常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群,游泳速度快。时有集群搁戏。我国南海、台湾省海域均有分布。

太平洋短吻海豚

别名: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

体侧眼后达腹侧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从白色带,口角至鳍栉前基。并越过路肢后基全肛门间有一黑带。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

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体色变异较大。上下须每侧有齿23~36枚。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体长1.8米左右。

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大于6米。

而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它的力气也无比巨大,有1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

这是海的恩惠,只有在海里才能长得这么大:一来是食物丰富,蓝鲸虽体躯巨大,却以小得和它无法相比的磷虾为食。这种虾数量多,容易捕,养得起这些大肚子汉。二来是水的浮力大,支撑着蓝鲸的巨大体躯。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重5吨左右,若非洲象的体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撑不住了,所以不能长得太大。但在海里却不然,动物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再大也能浮得起来。

但也不能无限增大,超过一定限度,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就不能满足需要了。座头鲸捕食方法很巧妙,先在水下朝上发射一串串气泡,在水面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气泡就像气枪一样使磷虾受惊而向圆圈中心集中,座头鲸张着口从圈中心浮出吞而食之。由于座头鲸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头露脊鲸每天要吃3~4吨磷虾。

鲸偏吃小虾的原因:其实偏爱吃小虾的是须鲸,因为它们没有牙齿,喉咙又小,所以不能咀嚼,只能靠吃小鱼、小虾生活。它们吃鱼、虾时只要把口一张,鱼虾随着海水一起进入口中,然后把嘴一闭,海水从须缝间流出口外,只剩下食物了。

鲸的周身都是宝。皮可以制革,用鲸皮做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质地柔软,花纹美观,不亚于牛皮。鲸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可达十几至几十厘米,可以炼油、食用或作其他化工原料。

一头蓝鲸可产油30多吨,相当于1700头猪或8000只羊的脂肪总量。鲸的骨器、内脏可作药用或制肥。一头巨鲸可称得上价值连城。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如日本、挪威等国竞相猎捕,使不少鲸濒于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不得不决定停止商业捕鲸。

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

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但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谜。

抹香鲸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一种最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的来源。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这时候,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由于受到刺激,引起病变而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呈块状重100——1000克,也曾有420公斤的。其最大直径为165厘米,这种物质即为“龙涎香”。

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胜“麝香”。龙涎香内含25%的龙涎素,是珍贵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质,用于香水固定剂。

同时也是名贵的中药,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之功效。但不常有,偶尔得到重50~100公斤的一块,便会价值连城,抹香鲸便由此而得名。

抹香鲸非常注重团结,如果有一个伙伴遇难了,鲸群会不顾自生危险去救遇难的伙伴。即使救不了,也会陪着遇难的伙伴死去。

蓝鲸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身长可达25米左右,平均体重110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蓝鲸浑身是宝,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鲸肉营养丰富;鲸骨可提炼胶水;鲸肝含有大量维生素;血和内脏器官又是优质肥料。世界上现存已不到5000头蓝鲸。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