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鱼

鲣鱼

鲭科鲣属动物
鲣(jiān)鱼,俗称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鲭科。鲣鱼为海洋可钓鱼的一种。全长1米,身体为纺锤形,蓝色,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鲣鱼为一类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低、氨基酸配比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含量都极高的渔业资源,鲣鱼的暗色肉多,不利于用作生鱼片,但加工成鲣鱼罐头却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1]
    中文名:鲣鱼 外文名: 别名: 所属山系: 地理位置: 走向: 长度: 宽度: 起点: 终点: 主峰: 海拔: 其他外文名:Eleotrid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目:金枪鱼亚目 亚 科:舵鲣亚科 属:鲣属

体态特征

鲣鱼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头大,吻尖,尾栖细小。除胸鳍附近具鳞行外,余皆裸出。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

生活习性

鲣为暖水性上层洄游鱼类(在日本近海,鲣鱼从春到夏北上,从秋到冬南下,作季节洄游。),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广大区域,多集群于辐射区冷暖水团的交汇处及水质澄清的海区。属黎明、昼行性鱼,白天出没于表层至260米水深,夜间上浮,经常吃沙丁鱼、竹篓角等鱼类和甲壳类。

鲣鱼喜欢尾随鲸鱼,鲨鱼而做集体游动,先把水中大些的食物吃掉,剩下的便于鲸鲨吞噬。鲸鲨也会荫护鲣鱼,它们是一种共生关系。鲣鱼出现的海区常伴有海鸟群,在鱼群上方追捕食物。

鲣鱼捕食沙丁鱼及其它鱼的幼鱼、乌贼、软体动物及小型甲壳类。通常数十万尾相伴回游在海洋中,以小鱼、虾和乌贼为食,鯷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如果一发现便上下左右群起夹攻,使得无处可逃的鯷只好跃出水面。

生长繁殖

生活于太平洋的鲣鱼,每年春季在赤道附近产直径约1毫米的浮游性卵,一条雌鱼产卵数多达200万个,分数次产下。卵经2~3天可孵化,幼鱼一年可长到15厘米左右,夏天开始北上。成长后的幼鱼在秋天里又开始南下。鲣鱼的成鱼和仔鱼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3龄全部性成熟,在南沙群岛,产卵期为3至8月,产浮性卵。

地理分布

鲣鱼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广大区域,主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高于15摄氏度以上的水域,都有鲣鱼的踪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