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鱼

鮸鱼

石首鱼科鮸鱼属动物
鮸鱼为鲈形目石首鱼科,体色银灰。多产东海舟山洋面。[3]鮸鱼一般每尾重2~3斤,最大有百余斤。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水域。
  • 中文名:鮸鱼
  • 拉丁学名: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纲:硬骨鱼纲(Osteichthyes),有资料归为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 亚纲: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 亚目:
  • 科:
  • 亚科:
  • 族:
  • 属:
  • 亚属:
  • 种:鮸鱼
  • 亚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 中文别名:鳘鱼、敏子、敏鱼、鮸鱼、毛常鱼
  • 二名法:Miichthys miiuy
  • 分布: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日本南部

形态特征

鮸鱼体延长而侧扁,背、腹部浅弧形,一般体长45~55厘米、体重500~1000克,大的个体可达10多千克、口大而微斜、体被栉鳞、鳞片细小,表层粗糙,头部被圆鳞、颌孔4个,中央颌孔及内侧颌孔呈四方形排列,无颌须。上颌外行牙和下颌内行牙扩大,呈犬牙状,内面小牙成带状群、眼圈大、眼膜透明度高红而明亮。体呈蓝灰褐色,腹部为灰白色、背鳍2个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深缺刻。鳍棘上缘为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基部黄色、边缘黑色;臀鳍具2棘;尾鳍呈楔形,尾鳍的基部为黄色,其边缘颜色稍浅。

生活习性

鮸鱼为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15~70 m,底质为泥或泥沙处。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喜欢小股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鮸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鱼群相对集中。

鮸鱼的生殖期,在朝鲜沿岸为9~10月,在长江口外海为7 、8月,在舟山群岛附近为5 、6月。体长一般不超过1m,体重多在5 kg以内。鮸鱼的生长比小黄鱼、白姑鱼迅速。渔获物的一般长度为450~550 mm,体重为1500~2500 g。

鮸鱼属于捕食性鱼类,摄食小型鱼类、关足类和十足类如黄鲫、青鳞鱼、小黄鱼和鳍鱼等,以及对虾、中国毛虾和鼓虾等虾类。

分布

属暖水性近底层鱼类,主要产卵区在舟山北部岛屿。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价值

鮸鱼在中医学上具有食补的温和疗效。吃鮸鱼能补血,如果身体有轻微发炎现象,吃鮸鱼也可以缓解消炎。一般来说,吃鮸鱼还能润肺健脾、强健身体。

鮸鱼的头部有巨大的耳石,这个部分可以作为中药,具有清热解瘀、利尿的功能,煮成汁服用,还可以解各种毒性。其鱼鳔可做药用。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鮸鱼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89 千卡

蛋白质

20.2 g

脂肪

0.9 g

胆固醇

62 mg

饱和脂肪酸

0.2 g

多不饱和脂肪酸

0.3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0.1 g

55 mg

18 mg

228 mg

357 mg

21 mg

0.07 mg

1.1 mg

0.05 mg

0.81 mg

51.1 μg

维生素A

33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1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05 mg

烟酸(烟酰胺)

3 mg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