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事故名词
高处坠落,是建筑业“三大伤害”之一,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的分类。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可能坠落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中,如果未防护,防护不好或作业不当都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
    中文名:高处坠落 外文名:falling accidents 三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 高度定义:2m以上(含2m)

定义

由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的事故类别的第九项。该项适用于统计高处作业发生的坠落事故,也适用于平台陡壁等高于地面的施工作业;同时适用于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不包括以其它事故类别作为诱发条件的坠落事故。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的坠落,此种事故应定为触电事故。

分类

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

    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了解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分类情况,对于在工作中对高处业坠落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是有帮助的。

应急自救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