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高良姜

姜科山姜属植物
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1]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百合纲 亚纲:姜亚纲 超目: 目:姜目 亚目: 科:姜科 亚科: 族:姜亚科 亚族: 属:姜族 亚属: 组: 亚组: 种:山姜属 亚种:广东、广西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高良姜

功效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主治

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中国有关药书对高良姜植物种属的记载

(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点豉粥。有发吐感觉时,立即服药)。用高良姜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间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两代替,清水煎服。疗效较差,然亦有效。

(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两,切片,分成四份:一两以陈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以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以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以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另取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后,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为末,以浸吴茱萸的酒调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姜汤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钱,五灵脂六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醋汤调下。

用高良姜、干姜等分,炮过,研细,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后服,桔皮汤送下。妊妇忌服。高良姜

(寒多热少,不思饮食)。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以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病前,热酒调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药末,加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干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四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猪肾煮酒送下。

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使打喷嚏,红痛即消。

用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共研为末,擦痛处,吐出涎水,以盐汤漱口。

附方:红豆蔻,是高良姜的种子,辛、温、无毒辣。功能温中散寒、醒脾解酒,但脾、肺素有伏火的人,不宜用该品。又红豆蔻最能动火伤目,使人流泪。

相关配伍

1、用于治胃寒脘腹冷痛: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

2、用于治疗卒心腹绞痛如剧,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与厚朴、当归、桂心等同用,如高痕姜汤。(《千金方》)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生理特性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225px,直径1~37.5px。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25px,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要药也。

2、《本草纲目》: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

3、《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若伤暑泄泻,实热腹痛切忌。此虽与干姜性同,但干姜经炮经制,则能以去内寒,此则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