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丢失

骨丢失

处于失重环境时作用于人体承重骨的压力骤
骨丢失,是指在失重环境中,作用于人体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的压力骤减,同时肌肉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相应减弱,骨骼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导致骨质脱钙,并经肾脏排出体外,这样,航天员会出现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等,严重时回到地面重力环境后也较难逆转。[1]
  • 中医病名:骨丢失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诊科室:骨科
  • 多发群体:老年人
  • 常见发病部位:人体腿骨、脊椎骨
  • 常见病因:处于失重环境时,作用于人体承重骨的压力骤减
  • 常见症状:骨质脱钙,并经肾脏排出体外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原因

美国航空航天局曾将航天员在长期空间飞行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大小排序,空间骨丢失被列为各种风险因素之首。

据航天医学专家研究,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骨骼始终处于新陈代谢中,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持续相互作用,骨骼系统处于不断“破旧建新”的动态平衡中。进入失重环境后,人体骨骼这种适应于地球1g重力环境的特有平衡被打破。

实验表明,微重力环境对“成骨细胞”特定基因和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使“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最终发展为空间骨丢失。

1999年,中国航天员中心相关课题组曾通过与欧空局合作,在Photon-12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成骨细胞”空间搭载飞行试验,深入研究空间飞行对人类成骨细胞的影响。

航天医学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大多认为失重肌萎缩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失重导致肌肉活动减少。二是失重引起的血液循环系统紊乱。

症状

一是由于失重导致肌肉活动减少;二是失重引起的血液循环系统紊乱。这种“太空病”的症状主要是呕吐、厌食、头痛、恶心、嗜睡等。

治疗方法

①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②药物治疗: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

③激素治疗:严格地讲,激素治疗也属于药物治疗,但有其特殊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所用的激素不同于常用的固醇类激素,而是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性激素可刺激骨恪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对于女性绝经后产生的骨质疏松,性激素的治疗更为重要和有效。

④体育治疗:体育治疗简称体疗,是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恪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路的剌激,从而缓解骨质疏松。

⑤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简称理疗,是将电,光,声等现代化理疗仪器作用于人体及骨路之上,促进骨路的合成.主要包括超声波,超短波,磁疗,热疗等。

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成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英贤研究团队、香港中文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携手攻关,经过近4年的反复实验,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的分子医学研究,已取得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这项成果发现和阐释了一个同时参与造成失重和增龄性成骨能力降低的小核酸的功能,并在实验中针对该小核酸开发的治疗药物成功减缓了模拟失重和增龄导致的成骨能力下降以及骨丢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北京时间12月10日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对长期空间飞行影响人的健康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由于失重导致的骨丢失列各种风险因素之首。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历次长期太空飞行任务中,尽管采取了各种物理、药物及营养等手段进行干预,空间骨丢失问题还一直困扰着航天员。空间骨丢失已成为制约人类进军深空的瓶颈因素,也是建设月球基地和探索火星之前必须解决的影响航天员安全健康的问题。

专家称,中国航天员中心领衔开展的失重性骨丢失研究获重大突破,向未来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所导致的骨质丢失的防护,以及逆转老年人骨质疏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在失重性骨丢失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其创新团队还应2012年美国骨科年会特别邀请在焦点大会上作专题系列报告,并被第十届国际骨质疏松大会授予创新团队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