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科马门溪龙属恐龙
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以其非常长的脖子而闻名,脖子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有多个种被归入马门溪龙属,个别种的归属可能存在争议。在中国西部多个省发现了它的化石。与峨眉龙的亲缘关系较近,都属于马门溪龙科。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1]
  • 拉丁学名:Mamenchisaurus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蜥形纲
  • 亚纲:双孔亚纲
  • 目:蜥臀目
  • 亚目:蜥脚形亚目
  • 科:马门溪龙科
  • 属:马门溪龙属
  • 种:建设马门溪龙(模式种)、合川马门溪龙、中加马门溪龙、杨氏马门溪龙、安岳马门溪龙、广元马门溪龙等
  • 分布区域:中国、蒙古
  • 中文学名: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属

产地:中国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

时代:晚侏罗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大约1.63亿至1.13亿年前。

地层:上沙溪庙组、石树沟组、遂宁组、蓬莱镇组、安宁组。

命名人与命名年代:杨钟健,1954年

命名由来 

第一件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化石是在1952年于四川的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发现,这件不完整骨骼化石后经研究,于1954年由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命名为建设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属名中“Mamenchi”意为化石的发现地“马门溪”,而“saurus”为拉丁文“蜥蜴”的意思,而我们一般把爬行动物翻译成“龙”,所以就翻译成了“马门溪龙”。最初研究的化石位于四川宜宾金沙江的马鸣溪渡口旁的建设工地,但由于杨钟健先生的口音问题而将“马鸣溪”误作为“马门溪”;种名建设(constructus)则指第一具化石是在建筑工地出土。

形态特征 

颈部长(颈椎17-19节),颈肋相对较长,颈肋前缘呈匕首状;最长的1节颈椎椎体是背椎单节椎体平均长度的3.5-3.7倍;颈椎与背椎都是后凹型;荐椎由4-6节愈合的脊椎组成,荐椎的神经棘愈合在一起。

物种发现 

建设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最早于1952年在中国四川省伊塘公路的工地上被发现。化石遗址属于上沙溪庙组,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侏罗世。 1954年,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对这部分骨骼化石进行了研究,将其命名为马门溪龙。

正型标本(IVPP V 790)残缺不全且杂乱。材料包括:5个背椎、30个尾椎、肋骨碎片、背神经棘和脉弧。有14块颈椎,但没有一块是完整的,杨指出一些颈椎可能已经丢失,并估计整个颈部为4.67米。还有部分四肢骨骼,包括:两块股骨、完整的胫骨、腓骨、距骨、跖骨、指骨和爪子。头骨、前肢和腰带都没保存。据估计,建设马门溪龙的长度约为13至15米,质量为5吨。

合川马门溪龙

1972年,马门溪龙的第二个种由杨钟健和赵喜进描述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这些化石是在中国重庆市合川区的一个村庄附近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遗址也属于上沙溪庙组,非常接近建设马门溪龙正型标本的层位,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侏罗世。当地人在新中国建国前的某个时候首次发现了这些遗骸,然而,这些遗骸最终被遗留在原地,挖掘工作直到1957年才开始。

正型标本(CCG V 20401)由一个几乎完整的关联脊柱组成,包括19个几乎完全保留的细长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只有最后几个尾椎缺失。骨骼中也缺少大部分前肢和头骨。合川马门溪龙的总长度约为21至22米,脖子长9.3米。合川马门溪龙最初被描述时,它是中国已知的最大蜥脚类动物。杨和赵估计合川马门溪龙的体重为45吨。 然而,后来的体重估计值较低,为14-18.2吨。

中加马门溪龙

1993年,马门溪龙的第三个种——中加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sinocanadorum)被描述。种名指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联合考察项目。其遗骸是1987年发现的,当时人们看到一根颈部肋骨从悬崖上突出。化石地点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将军庙地区;来自晚侏罗世早期的石树沟组上部(年龄161.2 Ma至158.7 Ma)。标本(IVPP V 10603)由前四节颈椎的关节序列、保存完好的下颌骨和其他颅骨材料组成。下颌骨长60.3厘米,有19颗牙齿。与梁龙类更为方正的下颌形成对比的是,该标本下颌前部呈斜角。椎骨的神经弓与椎体愈合良好,表明该动物已经成熟。在所描述的蜥脚类恐龙中,该物种拥有最长的颈肋,长4.1米。中加马门溪龙颈椎的平均长度是合川马门溪龙的1.19倍;基于这一点,研究人员估计该标本的完整长度为26米。 据估计,这条恐龙脖子有12米长。 

杨氏马门溪龙

1996年描述了上沙溪庙组的杨氏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youngi)。其遗骸是在1987年于四川自贡新民乡一个村庄附近的一个采石场发现。该物种是为了纪念杨钟健先生而命名的。

正型标本(ZDM 0083)非常完整,大部分是关联的,保留了从头部到第8尾椎骨的所有椎体;该物种有18个颈椎骨。同时还保存了肩带、腰带和所有四肢的材料。这个标本还保存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头骨。前颌骨有4颗牙齿,上颌骨有18颗牙,齿骨有22-24颗牙。长16米,颈长6.5米,是马门溪龙中较小的物种之一。

安岳马门溪龙

1996年,何信禄等人描述了安岳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anyuensis)。其遗骸于1987年在四川盆地安岳县龙桥乡附近的两个地点被发现。在一个采石场,至少发现了5-6个个体。在第二个采石场,发现了四个个体。其中一个标本AL001作为正型标本,保存了全身三分之二的关联骨骼。同时还报告了其他标本,即AL002、AL003和AL101-106,它们提供了更多的骨骼信息。该物种的名称与发现该物种的安岳县有关。从遂宁组的顶部和蓬莱镇组的底部都发现有安岳马门溪龙。铀铅测年表明,遂宁组中的安岳马门溪龙年龄为114.4 Ma;由于这将使它比其他马门溪龙物种年轻约3000万年,因此安岳马门溪龙是否属于马门溪龙属的一员存在一定疑问。

正型标本保存了8个后部颈椎、12个背椎、5个荐椎、几个尾椎和一个完整的腰带。另一个标本(AL102)保留了中段颈椎的五个关联的颈椎。除了指骨,前肢的其它部位有被发现。本种在形态上与合川马门溪龙有许多相似之处。据估计,这一物种的长度为21米。

井研马门溪龙

1998年,张艺红、李奎和曾庆华描述了井研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jingyanensis)。正型标本(CV00734)发现于井研县梅旺村。在距离梅旺约10千米的三江镇彭家寨西山发现了另一个副型标本(JV002)。第三个标本(CV00219)在距离三江约10千米的杜家村附近发现。这些化石位于四川盆地上沙溪庙组。物种名称是指大部分标本都是从井研县挖掘出来的。

正型标本包括部分肩胛骨和完整的乌喙骨、前肢、完整的坐骨、相对完整的颅骨和舌骨。副型标本包括三个前部颈椎、几个风化的背椎、各种尾椎、相对完整的后肢和前肢,以及孤立的牙齿。第三个标本保存了一段带有关联颈肋的颈椎、四个融合的荐椎、几个尾椎、一个完整的肩胛骨、各种四肢骨骼和孤立的牙齿。头骨的长度为55厘米。前颌骨有四颗牙齿,上颌骨有14-16颗牙,齿骨有17-19颗牙。据估计,这一物种的长度在20到26米之间。

其它马门溪龙的发现

多年来,马门溪龙的其他物种也被命名。这些物种中的一些是基于残缺的遗骸,被认为是无效的。在某些情况下,来自其他属的物种也有被迁移到马门溪龙属,但对迁移的有效性有不同意见。

1976年,研究人员将发现于上沙溪庙组的四个标本命名为釜溪自贡龙。此后,其他研究人员对该属是否有效持不同意见。1983年的一个研究将这些遗骸迁移到峨眉龙属。1996年的一项研究则将这些遗骸迁移到马门溪龙属,称之为釜溪马门溪龙。1998年,张艺红、李奎和曾庆华在描述井研马门溪龙时简要提到了广元马门溪龙,但没有给出详细信息。此后的其它研究观点对此物种的有效性各执一词。2004年,方晓思等的一项研究发表了在云南省安宁组出土的云南马门溪龙。

古生物群

目前发现的马门溪龙的化石,出土于上沙溪庙组、石树沟组、遂宁组、蓬莱镇组、安宁组,时代从晚侏罗世延续至早白垩世。不同地层中,化石组合不同,反映出不同的古生物群落。与四川发现的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化石同层位出土的恐龙包括:蜥脚类的峨眉龙、马门溪龙,兽脚类的永川龙、中华盗龙,鸟臀类的盐都龙、重庆龙、沱江龙等,此外还有一些龟鳖类和鳄类的化石。

同样是晚侏罗世的新疆石树沟组出土的恐龙有:蜥脚类的马门溪龙、巧龙,兽脚类的冠龙、简手龙、中华盗龙、单脊龙,鸟臀类的花脸角龙、隐龙,以及几种翼龙和鳄类。

安岳马门溪龙是目前马门溪龙属中唯一出土于早白垩世地层的,同一地层出土的还有和其亲缘关系接近的綦江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