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是普通意义的作为“知识论”的理论,而是历史理论、行动理论、批判理论、阶级理论的合成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而且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中文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英文名:Marxism labor theory of value 理论地位:学科基础 实践地位:指导批判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释义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劳动价值论虽然不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使这个理论成为了科学理论。核心的标志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由于有了劳动二重性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统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便随之统一起来,人类的经济认识从盲目转为自觉状态。

概括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相并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各门特殊的具体的人文学科中共同性的、即一般的价值问题为对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研究。

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最一般的基础部分。

由于这个理论的成长,《资本论》成为一种开放结构。理论工作者在“保卫《资本论》”时代语境中,通过不断寻求“历史”和“逻辑”的内在统一,形成和创建了丰富具体的实践化的经济理论。

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论证和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方式是:“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但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讥笑了资产阶级工作者:“在所有的现代经济学家中,巴师夏先生的《经济的谐和》集庸俗之大成。只有癞蛤蟆才能搞出这种谐和的烂泥汤。”

马克思把价值规定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价值由抽象性的劳动所凝结。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连续性假说。

劳动价值论的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一价值一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连续性假说。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中得到的,但是如果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

归根结底,劳动价值论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理论层次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相应地,这一理论的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不同理论层次上的各种条件构成的一个完备的条件系统。劳动价值论的不同理论层次之间的发展和演进,说到底不过是它们的条件运动和转化的结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价值怎样表现为价格,同时,它也说明了在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竞争充分展开后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进而,生产价格怎样再表现为价格。因此,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而且也是说明商品价格的科学理论。

深化认识

要在广义的历史经济形态领域内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形态的认识。要把产品形态社会的规定和商品经济形态的分析结合起来。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由于所处时代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型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产生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的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还可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底推出“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取名此“副标题”,言历史理论也。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市场价值(形式),剩余价值(形式)——资本(形式)——生产价格(形式),是为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的理论形态,即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分析。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另外一方面,就唯物史观而言,产品经济形态社会和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相生相克”。

由此产生“共同体——自由联合”的发展。该著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交往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中国方法论著作。所以社科文献图书频道推荐词:本书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研究空白。本书大大拓展了《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从单一批判思维转向全方位系统批判,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而达成对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本书是重读和重写的“双重意义”的《资本论》理论与方法论著作,高度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式,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工作指导的现实性。

该著升华了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统一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成为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工作体系。

基本构架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之道”和“价值之德”的理论阐述。前者是关于“价值关系历史发生”的研究,即把握它的“如何来”、“如何去”;后者是关于“价值关系社会状况”的研究,即把握它的“为什么”、“何以可能”。工作结局是认识“价值规律”。把握规律的基本框架是:质——量——形式——规律。

对于前两者,是通过批判来发掘商品生产本质的“内容”。这里涉及到的是对资产阶级“存在论”和“知识论”的批判。对于中者,是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规定性的研究,总体把握“价值(形式)”。可见,将价值(形式)从众多发展概念中工作提取出来,作为抽象劳动社会内容的表达,作为一个规定总体,是为了重点显示范畴生产的整体性特征。这里主要是弄清楚“内容的逻辑”和“形式的逻辑”的关系:从商品生产方式的整体发展中来,回到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产关系实体的运动和生产关系实体的构造在认识上统一化了,突出了研究对象的时空统一的工作规定。生产关系实体既表达为实体本身,又表达为实体发展结构,突显了商品生产对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上的逻辑统一性。充分表明:在工作体式上,价值(形式)仅仅是劳动二重性的实践结构。

最后一者是规律的得出。这是对“本质的内容”和“本质的形式”进行系统考察后的工作产物。因此,罗纳德·米克的《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成功归纳出马克思的工作要点:

《资本论》事实上是关于“疏远化”的一部书——或者,说得更精确一些,是关于两种不同的但又紧密相关联的疏远化类型的一部书。区分这两种类型是很重要的。第一种类型的疏远化是与商品生产本身相关联的。从很广泛的意义来说,马克思在这里的基本观念是,由于劳动的社会分工发展了,也由于商品生产发展了,个人的依赖关系逐渐被消除并最终被取代,人的劳动具备了双重的性质:具体的(或效用生产)劳动和抽象的(或价值生产)劳动。这后一种能力只是在社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时,它才具有。

第二种类型的疏远化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相关联的。这一种类型的疏远化最终是由第一种类型产生而又加以升华,并且似乎变得超出在第一种类型之上。《资本论》的整个论点就是,马克思在那里所关心的并不是悲伤这些疏远化类型的存在,而是要揭开对妨碍这些类型的存在和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的“神秘的幕”。

但是,看来只从质的方面或者从社会学方面来这样作是不够的:因为在商品生产制度之下,“事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反映了它后面的“个人间的社会关系”,它采取的是一种价格或价值关系的形式,因此还必须从量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当然,正是从这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才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价格学说出现。

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帮助之下,马克思相信,人们可以表明正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两种基本类型的疏远化才得以产生出来并继续下去。那么,在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与他的疏远化观念之间,确实是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的。说一个东西有交换价值,与说它是在商品生产社会中某个人的劳动产品是一样的;也与说它的生产者因此是“与他本人和其他人”疏远化了是一样的。说一个东西的平均价格是以《资本论》第三卷中所描述的方式与它的价值相背离,这与说它是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一种劳动产品以及说它的直接生产者面临着一种“疏远力量”的资本,是一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规定莫过于:

“在商品生产制度下,这种学说实际上是说物与物之间的价格关系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因为后者是以人们在他们的商品中所具体化的不同的劳动量表达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制度下,事物之间的这些价格关系是经过修改的,但是这种修改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中所发生的变化的一种反映,它在量方面也是确定的。”

这种对社会实在关系的批判性分析与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经济上的质”规定故意视而不见的想法大相径庭。

说到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理论层次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相应地,这一理论的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不同理论层次上的各种条件构成的一个完备的条件系统。劳动价值论的不同理论层次之间的发展和演进,最终不过是它们的条件运动和转化的结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价值怎样表现为价格,同时它也说明了在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竞争充分展开后价值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进而,生产价格怎样再表现为价格。因此,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而且也是说明商品价格的科学理论。

理论内涵发掘

马克思主义视域内的二重性分析是建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学的学说原理。

因而,就内涵逻辑和实践范式来说,劳动二重性与研究对象具有结构上的内在契合性,它决不谋求认识属性的简单的相互隔开。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是否决物象自足性,还原对象的历史规定;否决社会物象关系的资产阶级拟制,进一步还原研究对象的理论规定。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实践图景即在于以历史主义和实践主义为双重的建构逻辑取向,规定大写的历史理论,全面落实政治经济学批判。该研究进路旨在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整体性批判所得到的认识结果,是对历史进行总体分析、系统性考察而得出的建构性理论,是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性理论。

严格意义的价值规律是关于“价值之道”和“价值之德”的阐述。如上指出,它的基本框架是:质——量——形式——规律。

其实,我们更应该把“价值规律”看作方法论,即在科学之前讨论的历史过程的规定。马克思说过:《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对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观点。”这是他这本书应具有的唯一“科学性质”。

马克思声称他所从事的学科研究的方法是“辩证方法”,第一次指出社会历史领域内的这一方法是“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给那些不善于考察社会问题的人们上了生动一课,也给那些根本没有打算说明社会问题的人们以当头棒喝!“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资本论》开篇集中讨论了价值规律,完结早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承诺的分析。

此外,价值转化是实践议题,并非纯经验的计算命题,但也决不是什么纯逻辑的“形而上”理论。漠视经验与历史,试图从逻辑公式上“证明”马克思发展结构的做法,实际是绝对地“科学化马克思”的愚蠢行动。马克思讲价值关系“无须证明”,说的是证明由“历史本身”提供.实体与形式对偶说误解了科学规定的实质,将公式主义、形式主义见解带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规避了真实的结构发生;它其实不能回答任何问题,回答和论证的方式是落入对手的游戏规则,不可避免要与资产阶级解释学达成同谋。

解决出路不是重回逻辑,乃是重回历史实践过程。暗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需要的科学决不会是被当作“纯粹知识”来生产的知性科学,毋宁是全新批判实践。这是彻底实践和开放域内的理论生产。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成熟的研究范例,据此,辩证法具象化为历史的实践的工作方法(马克思称为“我的辩证方法”),而又借助工作提升,使唯物主义规定不再束缚在象牙塔中,成为直接蕴涵实践批判的历史的“阶级科学”。这一构造解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奥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