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树

香叶树

樟科山胡椒属植物
香叶树为樟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树皮淡褐色。当年生枝条纤细,平滑,具纵条纹,绿色,干时棕褐色,或疏或密被黄白色短柔毛,基部有密集芽鳞痕,一年生枝条粗壮,无毛,皮层不规则纵裂。果卵形,熟时红色。生长于丘陵和山地下部的疏林中。喜酸性土壤,耐修剪。植物的枝叶或茎皮可供药用,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年可采,树皮应刮去粗皮,晒干。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牛马癣疥等。此外,植物的叶和果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油50%,供工业或食用。
    中文名:香叶树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 超目: 目:樟目(Laurales) 亚目: 科:樟科(Lauraceae) 亚科:樟亚科 族:木姜子族、月桂亚族 亚族: 属:山胡椒属(LinderaThunb.) 亚属: 组: 亚组: 种:香叶树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简介

香叶树为樟科山胡椒属常绿乔木树种,具有适应性强、干形良好、生长迅速的特点。是优良的用材、药用和观赏多用途树种。分布广,资源较多。

常见异名有冷青子、千金树(《广州植物志》),上冬青(《广西药植名录》),小粘叶、臭油果(《云南中草药选》)。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胸径25厘米;树皮淡褐色。当年生枝条纤细,平滑,具纵条纹,绿色,干时棕褐色,或疏或密被黄白色短柔毛,基部有密集芽鳞痕,一年生枝条粗壮,无毛,皮层不规则纵裂。顶芽卵形,长约5毫米。

叶互生,通常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长(3)4-9(12.5),宽(1)1.5-3(4.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骤尖或有时近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薄革质至厚革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或浅黄色,被黄褐色柔毛,后渐脱落成疏柔毛或无毛,边缘内卷。

羽状脉,侧脉每边5-7条,弧曲,与中脉上面凹陷,下面突起,被黄褐色微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8毫米,被黄褐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伞形花序具5-8朵花,单生或二个同生于叶腋,总梗极短;总苞片4,早落。雄花黄色,直径达4毫米,花梗长2-2.5毫米,略被金黄色微柔毛。

花被片6,卵形,近等大,长约3毫米,宽1.5毫米,先端圆形,外面略被金黄色微柔毛或近无毛;雄蕊9,长2.5-3毫米,花丝略被微柔毛或无毛,与花药等长,第三轮基部有2具角突宽肾形腺体;退化雌蕊的子房卵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柱头不分,成一短凸尖。雌花黄色或黄白色,花梗长2-2.5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

常见于干燥砂质土壤,散生或混生于常绿阔叶林中。耐荫,喜温暖气候,耐干旱瘠薄,在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较好。

地理分布

产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常见于干燥砂质土壤,散生或混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用途

其木材结构细致、坚重、耐腐,是制作农具、家具和细木工板的优良用材;种子含油率高,果实(包括种子)含油率41%~47%,种子含油率47%~56%,是制皂、甘油、油墨等化工原料和医用栓剂原料的优质原料,也可供食用,作可可豆脂代用品;油粕可作肥料;叶和茎皮入药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和瘡用及牛马癣疥等;果皮可提芳香油供香料;其果或叶挥发油对人体常见的病原真菌、污染霉菌或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中药采集

全年可采。树皮应刮去粗皮,晒干。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涩微苦,温。"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肿,散瘀止痛。n

主治

用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痈疖肿。n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开水泡服,3-9g。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或干叶研末撒布。n

药理作用

1、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中度敏感。n

2、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3、能轻度舒张气管平滑肌。n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散瘀消肿,止血止痛,解毒。主治骨折,跌打肿痛,疮疖痈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