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菜

香花菜

唇形科薄荷属植物
香花菜(Mentha spicata),多年生草本,高约1.3米,有分枝。根茎蔓延,茎方形,呈紫色或深绿色。香花菜是有益的蔬菜,具有暖胃、驱风、化气、止痛的作用,性质略带辛温,还可以当作表散外感风邪的药物。用法:内服,煎汤,5~15克(鲜者25~50克);外用,捣敷。食性叶子可泡茶或用于沙律、汤、鱼类等菜式。一般常见于伴以蛋浆,煎蛋食用,味美可口。疗肺鲜叶煲瘦肉,咳嗽风寒煎蛋汤。
    中文名:香花菜 拉丁学名:Mentha spicata 别名:绿薄荷、青薄荷,青薄荷留兰花 、鱼香菜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超目: 目:管状花目 亚目: 科:唇形科 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塔花族 亚族: 属:薄荷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香花菜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留兰香,叶对生;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6厘米,宽3~17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均无毛,下面有腺点;叶无柄。轮伞花序密集成顶生的穗状花序;苞片线形,有缘毛;花萼钟状,外面被短柔毛,具5齿,有缘毛;花冠紫色或白色,冠筒内面无毛环,有4裂片,上面的裂片大;雄蕊4,伸出于冠筒外;花柱顶端2裂,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形,黑色,有微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130厘米,无毛或近于无毛,绿色,钝四稜形,具槽及条纹,不育枝仅贴地生。叶无柄或近于无柄,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尖锐而不规则的锯齿,草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6-7对,与中脉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明显隆起且带白色。

轮伞花序生于茎及分枝顶端,呈长4-10厘米、间断但向上密集的圆柱形穗状花序;小苞片线形,长过于花萼,长5-8毫米,无毛;花梗长2毫米,无毛。花萼钟形,花时连齿长2毫米,外面无毛,具腺点,内面无毛,5脉,不显着,萼齿5,三角状披针形,长1毫米。花冠淡紫色,长4毫米,两面无毛,冠筒长2毫米,冠檐具4裂片,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长,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先端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

生长环境

性喜湿润,适应性强。耐寒,在上海能露地越冬,但连续栽3年后植株生长不良,耐寒力也明显减弱。需要充足的阳光,不适宜在荫蔽条件下栽培。5~8月采收。

分布情况

原产南欧,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苏联。我国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或逸为野生,新疆有野生。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约0.6~0.7%,油中含葛缕酮约60~65%,以及柠檬烯、水芹烯等。印度产留兰香的鲜叶含挥发油0.2~0.25%,油中含葛缕酮55.8%,柠檬烯17.5%,二氢葛缕醇6.74%,酯11.55%。植株含芳香油,含油率0.6-0.7%,其油称留兰香油或绿薄荷油,主要成分为香旱芹子油菇酮(含量为60-65%),此外亦有柠檬烃、水芹香油烃等,主用于糖果、牙膏用香料,亦供医药用。叶、嫩枝或全草亦入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虚劳咳嗽、伤风感冒、头痛、咽痛、神经性头痛、胃肠胀气、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乌疗、全身麻木及小儿疮疖。嫩枝、叶常作调味香料食用。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性味:辛甘,温。

1.《生草药性备要》:"味辛辣,性温。"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功用主治:疏风,理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头疼,脘腹胀痛,痛经。

1.《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乳咳。"

2.《岭南采药录》:"专散风寒湿,调经。治妇人经期腹痛。"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咳嗽,虚劳咳嗽;胃肠气胀。"

4.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胃寒痛,神经性头痛;敷跌打瘀痛。"

用法:内服,煎汤,5~15克(鲜者25~50克);外用,捣敷。

食用价值

食性叶子可泡茶或用于沙律、汤、鱼类等菜式。香花菜是有益的蔬菜,具有暖胃、驱风、化气、止痛的作用,性质略带辛温,还可以当作表散外感风邪的药物。一般常见于伴以蛋浆,煎蛋食用,味美可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