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禅寺

香海禅寺

中国浙江省桐乡的禅寺
香海禅寺,位于浙江省桐乡,始创于元至大二年(1309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初名福善寺,由濮院镇濮氏先祖铿公舍宅而建。清康熙年间,清圣祖赐额香海寺,奉旨更其名。寺中巨钟重一千三百余斤,声闻十里之遥。唯清咸丰以后,寺院屡为战火所焚,日渐圯殆,殿宇改作它用,面目全非。香海禅寺,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初名福善寺,始建于元朝,历尽沧桑,几度兴废。香海禅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正知正觉,共证菩提”的兴教宗旨;以“建精舍,创特色,树典型”为建寺纲领;本着“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的美好心愿,力争将香海禅寺建成融人文、历史、宗教、艺术、园林于一体之特色景观,树立起中国佛教道场之绚丽典型。
  • 中文名:香海禅寺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浙江省嘉兴桐乡濮院镇
  • 所处时代:
  • 占地面积:
  • 保护级别:
  • 开放时间:早上八点-下午五点
  • 门票价格:无
  • 始建时间:1309年
  • 初名:福善寺

寺庙历史

据《桐乡地方志》记载:香海禅寺本名福善寺。元至大二年(西元1309年)濮院镇濮氏先祖濮鑑(字明之)舍宅建寺,占地28亩。建寺之初,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曾题款于正殿左右二梁。之后,福善寺从明永乐年至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清顺治(福临)赐额“香海禅寺”,更名后便沿用至今。明、清两朝间,僧人不断修葺扩建,至乾隆时期,福善寺拥有殿堂七座及钟鼓二楼,楼置一口重达1300斤的巨钟,素有“钟声传千里”之说。大殿两侧僧寮拥簇,四周碧水环绕,蔚为壮观。

清咸丰年间,香海禅寺被大火焚毁。光绪年间,寺僧在寺基东边建僧房数间,名为秀野堂。清代以后,屡遭兵燹,日趋式微。上世纪中期,在十年浩劫中,寺庙被移作他用,面目全非。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香海禅寺只剩下地方志泛黄的纸页,和坊间老者口中的传说。

寺庙现状

21世纪之初,盛缘具足,古刹重辉。2001年香海禅寺开堂接众安僧,恢复宗教活动。2004年邀贤宗法师前来住持寺院,开发扩建。自重兴以来,硬件建设渐具规模,已陆续完成四座殿堂、两栋客寮、一栋僧寮,以及禅修中心、客堂、斋堂、厨房、办公室,及寺院整体绿化等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8600多平方米,总绿化面积80亩。其中,高42米,广盈1260平方米的万佛殿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并上装4000多尊佛像,令十方信众得以参礼朝拜。

香海禅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正知正觉,共证菩提”的兴教宗旨;以“建精舍,创特色,树典型”为建寺纲领;本着“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的美好心愿,力争将香海禅寺建成融人文、历史、宗教、艺术、园林于一体之特色景观,树立起中国佛教道场之绚丽典型。

规划建设

香海禅寺整体工程,计约十五年,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为期三年(2004·8-2007·12),重点是组织筹建董事会,为寺院的建设作好根本性准备。同时提出建寺方针及弘化纲要,对寺院的建设、生存及发展作出基础规划,从组织管理、对外关系及相关筹措与使用等各方面作好全面准备。在工程建设方面,完成万佛殿的设计工作,于建寺70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同时举行开工仪式,并着手搞好绿化规划。

第二期,为期五年(2008·1-2012·12),正式成立建董会,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制定建设计划并负责监督执行;完成万佛殿工程及寺院主体工程(含辅导中心及大众关房);重点考虑弥陀村的设计与施工;完成重点绿化工程。

第三期,为期七年(2013·1-2019·12),建设禅源苑(或祖师苑、罗汉园),实施引水绕寺工程。第七年进行整体清理收尾,全面完成绿化,成立寺董会,接管建董会移交的全部事项,正式进入对寺院的全面有机管理。

相关记载

香海禅寺,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初名福善寺,始建于元朝,历尽沧桑,几度兴废。

据史料记载∶“元·濮监舍宅建寺,基二十八亩。”明永乐癸巳年(一四一三年)禅师毅然受任重修,后历百馀年,殿堂又废。明隆庆戊辰年(一五六八)有僧文渊等重建寺院,历十八年竣工,费千金有馀。清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有僧湘南奉旨赐香海寺额。清咸丰十年(一八六零年)七月、十月,濮院又遭战火,古寺受损。

全盛时期的香海寺,溪流环绕,四隅龙潭,梵舍稠密,殿阁雄伟,规模宏伟,乃江南名刹。寺内钟声传十馀里,居人作息以此为候。禅林胜境,引无数名人雅士登阁观景,吟诗作画。大书法家赵孟頫为大雄宝殿题梁后代诗人称香海寺∶“宝阁标雄镇,丹梯蹑虚空。”、“烟云无仓霭,竹树回青丛。”沈涛亦有诗曰∶“香海华严法界瞻,霜林秋色四周添,毗卢阁上登高去,红树青山一塔尖。”足见古当年雄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