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

饶毅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著名生物学家
饶毅,男,1962年出生,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2]。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20];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创始主任[1][3][4]。1978年进入江西医学院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张安中教授[5][6];1985年去至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首都医科大学校长。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科教领域人物。2020年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第406位。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1];发现了两个眼睛在发育中来源于同一形态发生场、求偶的分子控制等原理,并提出了体细胞运动共同分子机理。
  • 中文名:饶毅
  • 民族:
  • 出生地: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 毕业院校:江西医学院
  • 学位/学历:博士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专业方向:
  • 职务: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 学术代表作:
  • 主要成就:

人物经历

1962年,饶毅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1978年-1983年,饶毅在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3年-1985年,饶毅在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念研究生(导师张安中教授)

1985年-1991年,饶毅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攻读神经科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

1986年起,饶毅随美国科学院院士Y. N. Jan和L. Y. 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果蝇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

1991年-1994年,饶毅在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随美国科学院士D. A. Melton教授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

1994年-2004年,饶毅任教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

2002年-2005年,饶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2004年起,饶毅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4年,饶毅任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任期截至2009年)。

2006年,饶毅任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

2006年,饶毅任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2007年-2013年9月,饶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1年,饶毅组建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并任创始主任。

2011年,中科院公布院士初选名单,海归学者饶毅出局。饶毅随即宣布今后不再参选院士,并暗示院士增选“对有海外做教授经历的是全面打压”

2012年,饶毅组建北大-IDG/麦戈文脑研究所并任创始所长。

2012年12月,因致信《自然》要求向叶诗文道歉,饶毅成为2012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19号候选人

2013年9月3日,饶毅卸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5年1月,饶毅任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6年4月,饶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2018年,饶毅组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并任创始主任。

2018年4月,饶毅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2018年11月9日,饶毅作为共同发起人发起设立了“科学探索奖”。“科学探索奖”是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

2019年6月,饶毅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2020年5月30日,发起成立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

研究方向

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饶毅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发现两眼来自胚胎早期同一形态发生场,揭示Slit蛋白质的化学排斥性导向作用,研究化学排斥分子Slit和化学吸引分子Netrin的信号转导通路。

2019年,饶毅提出化学连接组(CCT)的概念(涵盖同一动物中所有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肽及其受体)。

学术论著

1. Bowen Deng, Qi Li, Xinxing Liu, Yue Cao, Bingfeng Li, Yongjun Qian, Rui Xu, Renbo Mao, Enxing Zhou, Wenxia Zhang, Juan Huang, and Yi Rao*. (2019) Chemoconnectomics: Mapping Chemical Transmission in Drosophila. Neuron, 101: 876-893

2. Biqing Chen, Zijian Zhu, Yingying Wang, Xiaohu Ding, Xiaobo Guo, Mingguang He, Wan Fang, Qin Zhou, Shanbi Zhou, Han Lei, Ailong Huang, Tingmei Chen, Dongsheng Ni, Yuping Gu, Jianing Liu,Yi Rao*. (2018) Nature vs. nurture in human sociality: multi-level genomic analyses of social conformity.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63: 605-619.

3. Yongjun Qian, Yue Cao, Bowen Deng, Guang Yang, Jiayun Li, Rui Xu,Dandan zhang, Juan Huang*, Yi Rao*. (2017) Sleep homeostasis regulated by 5HT2b receptor in a small subset of neurons in the dorsal fan-shaped body of Drosophila. eLife, 6: e26519.

4. Zijian Zhu, Yingying Wang, Zhijun Cao, Biqing Chen, Huaqian Cai, Yanhong Wu*, Yi Rao*. (2016) Cue-independent memory impairment by reactivation-coupled interference in human declarative memory. Cognition, 155:125-134.

5. Zhang SS, Liu Y, RaoY*. (2013) Serotonin signaling in the brain of adult female mice is required for sexual prefer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0: 9968-9973.

6. Liu WW, Liang XH, Li YN, Gong JX, Yang Z, Zhang YH, Zhang JX and RaoY*. (2011) Social regulation of aggression mediated by pheromonal activation of Or65a 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 in Drosophila. Nature Neurosci, 7: 896-902.

7. Liu Y, Jiang Y, Si Y, Kim J-Y, Chen Z-F, and RaoY*. (2011)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 of male mice. Nature, 472: 95-99.

8. Zhou C, Rao Y, and RaoY*. (2008) A subset of octopaminergic neurons are important for Drosophila aggression. Nature Neurosci, 11: 1059-1061.

9. Li X, Gao X, Liu G, Xiong W, Wu J*, RaoY*. (2008) Netri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he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DOCK180 in attractive signaling. Nature Neurosci, 11:28-35.

10. Jiang H, Guo W, Liang XH, and RaoY*. (2005) Bo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neuronal polarity require active mechanisms: critical roles of GSK-3κ and its upstream regulators. Cell, 120: 123-135.

11. Ward ME, Wu JY*, and RaoY*. (2004) Visualization of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gulated N-WASP activity during cytoskeletal reorganization in living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970-974.

12. Liu G, Beggs H, Jürgensen C, Park HT, Tang H, Gorski J, Jones KR, Reichardt LF, Wu JY, and RaoY*. (2004) Netrin requires the focal adhesion kinase and the Src family kinases to induce axon outgrowth and to attract axons. Nature Neurosci, 7: 1222-1232.

13. Zhu Y, Yu T, Zhang X-C, Nagasawa T, Wu JY*, and RaoY*. (2002) Role of the chemokine SDF-1 as the meningeal attractant for embryonic cerebellar neurons. Nat Neurosci, 5:719-720.

14. Wong K, Ren X-R, Huang Y-Z, Xie Y, Liu G, Saito H, Tang H, Wen L, Brady-Kalnay SM, Mei L, Wu JY, Xiong W-C*, and RaoY*. (2001) Signal transduction in neuronal migration: roles of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 and the small GTPaseCdc42 in the Slit-Robo pathway. Cell, 107: 209-221.

15. Wu JY*, Feng L*, Park H-T, Havlioglu N, Wen L, Tang H, Bacon KB, Jiang Z, Zhang X-C, and RaoY*. (2001) The neuronal repellent Slit inhibits leukocyte chemotaxis induced by chemotactic factors. Nature, 410: 948-952.

16. Wu W, Wong K, Chen JH, Jiang ZH, Dupuis S, Wu JY*, and RaoY*. (1999) Directional guidance of neuronal migration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by the protein Slit. Nature, 400: 331-336.

17. Li HS, Chen JH, Wu W, Fagaly T, Yuan WL, Zhou L, Dupuis S, Jiang Z, Nash W, Gick C, Ornitz D, Wu JY*, and RaoY*. (1999) Vertebrate Slit, a secreted ligand for the transmembraneprotein Roundabout, is a repellent for olfactory bulb axons. Cell 96: 807-818.

18. He M, Wen L, Campbell C, Wu JY, and RaoY*. (1999) 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by ET, an ortholog of human Tbx3, a gene involved in ulnar-mammary syndrom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6:10212-10217.

19. Zhu Y, Li HS, Zhou L, Wu JY, and RaoY*. (1999)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uidance of GABAergic neuronal migration from an extra-cortical origin to the neocortex. Neuron, 23: 473-485.

20. Li HS, Tierney C, Wen L, Wu JY and RaoY*. (1997) A single morphogenetic field gives rise to two retina primordi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hordalmesoderm. Development, 124: 603-615.

21. Rao Y, Jan LY, and Jan YN* (1990). Similarity of the product of the Drosophila neurogenic gene big brain to transmembrane channel proteins. Nature, 345: 163-167.

人才培养

教授课程

起止时间

讲授课程/授课单位

类型

1995-1996

发育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讲课

1996-1999

分子/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主持

1997-1999

神经发育原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主持

1999-2004

细胞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讲课

1997

分子发育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

主持

1998

发育遗传学/北京大学

讲课

2000-2002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主持

2003-2004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

讲课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清华大学

2001-2003

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

讲课

2002-2003

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香港科技大学

讲课

2005-2006

发育神经生物学/美国西北大学

主持

发表文章

《仁者寿:杨振宁先生》,载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主编《杨振宁先生百年华诞文集》;

获奖情况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2010年01月08日

十年影响力科教领域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

社会任职

期刊编委

时间

期刊名称

担任职务

2001-2006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美国)《神经科学杂志》

编委

2006

Developmental Biology(美国)《发育生物学》

编委

2002-2005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荷兰出版,美国主编)《发育脑研究》

编委

2006

Brain Research(美国)《脑研究》

编委

2000

Neuroscience Research(日本)《神经科学研究》

编委

2006

PLoS One(美国)《科学公共图书杂志》

编委

2001-2006

Faculty of 1000(英国生命科学网络评论刊物)《千位教授》

成员

2001-2008

NeuroSignals(瑞士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主编)《神经信号》

编委

2003-200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通报》

编委

2006

Cell Research(中国)《细胞研究》

编委

2005

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编委

1999

《二十一世纪》(香港)

编委

2004

《科学文化评论》(中国)

编委

2004

《科技中国》(中国)

编委

2015年9月

《知识分子》

主编

2020年8月

GENETICS杂志

主编辑

会议任职

时间

会议名称

担任职务

1998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副主席

2000

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

主席

2003

国际脑研究组织皮层发育和进化会议

IBRO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rtical Specification

主席

担任评委

时间

单位名称

担任职务

1999-200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育神经生物学评审委员

Panelist,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Panel, NSF会

委员

1998-2000

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2018

加拿大Gairdner国际医学大奖医学委员会

成员

学术兼职

时间

单位名称

担任职务

200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6

中国科技大学

兼职教授

2002-2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共同主任

200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兼职博士生导师

1999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理事会成员

1999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1996-199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2018-06

“盖德纳奖”顾问委员会

委员

人物评价

饶毅放弃美国国籍归国,其象征意义堪比当年钱学森的回归(新民晚报李泓冰评)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注定将留下重要影响(施一公评)

饶毅的说就是做(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韩启德评)

饶毅说得多做得也多(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评)

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物学家,是北京大学教授;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他一直保持冷静关注,也是一个经常提出批评建议的建设者。《北京大学校报》评论他是最有趣的科学家、坚定的改革者(人民网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