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

颜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颜宁,女,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曾在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1]
    中文名:颜宁 外文名:Nieng Yan 别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章丘普集博平村 毕业院校:普林斯顿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尿嘧啶转运蛋白UraA的结构和机制》 主要成就:019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1977年11月,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普集博平村。

1996年—2000年,颜宁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年—2004年,颜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师从施一公教授),获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颜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颜宁博士后出站后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

2011年8月,颜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2017年,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2016年9月,颜宁作为演讲者嘉宾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

2017年5月7日,颜宁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同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颜宁自2007年10月回中国组建实验室以来,一直致力于结构生物学中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2014年,她率领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她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最近又利用最新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最大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

颜宁在膜蛋白,特别是跨膜转运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她在离子通道研究领域也卓有建树,为钠离子通道研究贡献了主要结构之一;她还利用最新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高通量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

研究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颜宁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项目。

学术论文

截至2018年12月,颜宁先后在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自然》《科学》《细胞》发表学术论文22篇。代表论文如下:

Sun L, Zeng X, Yan C, Sun X, Gong X, Rao Y, Yan N. Crystal structure of a bacterial homologue of glucose transporters GLUT1–4. Nature, 2012; 490:361–366.

Yin P, Deng D, Yan C, Pan X, Xi JJ, Yan N*, Shi Y*.Specific DNA-RNA Hybrid Recognition by TAL Effectors. Cell Rep. 2012; Sep 26. Epub ahead of print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Deng D, Yin P, Yan C, Pan X, Gong X, Qi S, Xie T, Mahfouz M, Zhu JK, Yan N*, Shi Y*. Recognition of methylated DNA by TAL effectors. Cell Res. 2012;22(10):1502-4.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Zhang X, Ren W, DeCaen P, Yan C, Tao X, Tang L, Wang J, Hasegawa K, Kumasaka T, He J, Wang J, Clapham DE, Yan N.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orthologue of the NaChBac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ture. 2012;486(7401):130-4.

Tian Xie, Ruobing Ren, Yuan-yuan Zhang, Yuxuan Pang, Chuangye Yan, Xinqi Gong, Yuan He, Wenqi Li, Di Miao, Qi Hao, Haiteng Deng, Zhixin Wang, Jia-Wei Wu and Nieng Yan.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Inhibition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cisic Aci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SnRK2.6, by Protein Phosphatase ABI1. J Biol Chem. 2012; 287:794-802.

Dong Deng, Chuangye Yan, Xiaojing Pan, Magdy Mahfouz, Jiawei Wang, Jian-Kang Zhu, Yigong Shi*, and Nieng Yan*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DNA by TAL effectors. Science. 2012; 335(6069):720-3, Epub: 2012 Jan 5. (* indicates corresponding authors).

Hao Q, Yin P, Li W, Wang L, Yan C, Lin Z, Wu JZ, Wang J, Yan SF, Yan 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ABA-independent inhibition of PP2Cs by a subclass of PYL proteins.Mol Cell. 2011;42(5):662-72.

Lu F, Li S, Jiang Y, Jiang J, Fan H, Lu G, Deng D, Dang S, Zhang X, Wang J, Yan N.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uracil transporter UraA. Nature. 2011;472(7342):243-6.

Dang S, Sun L, Huang Y, Lu F, Liu Y, Gong H, Wang J, Yan N. 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 Nature. 2010;467(7316):734-8.

Yuan X, Yin P, Hao Q, Yan C, Wang J, Yan N. Single amino acid alteration between valine and isoleucine determines the distinct pyrabactin selectivity by PYL1 and PYL2. J Biol Chem. 2010; 285(37):28953-8.

Hao Q, Yin P, Yan C, Yuan X, Li W, Zhang Z, Liu L, Wang J, Yan N.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abscisic acid agonist pyrabactin. J Biol Chem. 2010;285(37):28946-52.

Qi S, Pang Y, Hu Q, Liu Q, Li H, Zhou Y, He T, Liang Q, Liu Y, Yuan X, Luo G, Li H, Wang J,Yan N*,Shi Y*.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poptosome reveals an octameric assembly of CED-4. Cell. 2010;141(3):446-57.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Wang Y, Huang Y, Wang J, Cheng C, Huang W, Lu P, Xu YN, Wang P, Yan N*, Shi Y*. Structure of the formate transporter FocA reveals a pentameric aquaporin-like channel. Nature. 2009;462(7272):467-72.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Yin P, Fan H, Hao Q, Yuan X, Wu D, Pang Y, Yan C, Li W, Wang J, Yan N.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by PYL proteins. Nat Struct Mol Biol. 2009;16(12):1230-6.  Prior to 2007

Yan N, Shi Y. 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a bacterial stress sensor. Cell. 2007;131(3):441-3.

Wu Z*, Yan N*, Feng L*, Oberstein A, Yan H, Baker RP, Gu L, Jeffrey PD, Urban S, Shi Y.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 rhomboid family intramembrane protease reveals a gating mechanism for substrate entry.Nat Struct Mol Biol. 2006;13(12):1084-91.(co-first authors)

Yan N, Huh JR, Schirf V, Demeler B, Hay BA, Shi Y. Structure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Drosophila initiator caspase Dronc. J Biol Chem. 2006;281(13):8667-74.

Yan N, Xu Y, Shi Y. 2:1 Stoichiometry of the CED-4-CED-9 complex and the tetrameric CED-4: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CED-3 activation. Cell Cycle. 2006;5(1):31-4.

Yan N, Shi Y. Mechanisms of apoptosis through structural biology.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005; 21:35-56.

Yan N, Chai J, Lee ES, Gu L, Liu Q, He J, Wu JW, Kokel D, Li H, Hao Q, Xue D, Shi Y. Structure of the CED-4-CED-9 complex provides insights into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2005; 437(7060):831-7.

Yan N, Gu L, Kokel D, Chai J, Li W, Han A, Chen L, Xue D, Shi Y. Structural, bi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CED-9 recognition by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s EGL-1 and CED-4. Mol Cell. 2004; 15(6):999-1006.

Yan N, Wu JW, Chai J, Li W, Shi 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ICE inhibition by DIAP1 and removal of inhibition by Reaper, Hid and Grim. Nat Struct Mol Biol. 2004;11(5):420-8.

Yan N, Shi Y. Histone H1.2 as a trigger for apoptosis. Nat Struct Biol. 2003;10(12):983-5.

Chai J*, Yan N*, Huh JR, Wu JW, Li W, Hay BA, Shi 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aper-Grim-Hid-mediated suppression of DIAP1-dependent Dronc ubiquitination. Nat Struct Biol. 2003;10(11):892-8. (co-first authors)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5月,颜宁先后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

2016年12月,基于“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分子机理探索”项目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截至2017年5月,颜宁先后培养7名博士生。

学术报告

2018年12月19日,颜宁应邀访问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作了题为“How is electrical signal generated? Structure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Nav channels”的学术报告,并为本科生上了一堂科普课。她在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压门控通道在兴奋性细胞中参与维持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发生,与正常的生理功能调控以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颜宁从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入手,首先解析了细菌中的钠离子通道NavRh的结构,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革新,进一步解析了真核生物蟑螂和电鳗的钠离子通道结构,以及人的Nav1.4通道的结构;分享了在解析人的Nav1.4通道的结构中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思路,重点谈到优化膜蛋白Nav1.4的蛋白性质和解决冷冻电镜样品制备中蛋白变性问题;修正了传统的钠离子通道活性调控的“Ball and Chain”模型,提出了变构阻断机制。

荣誉表彰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2000年

“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

清华大学  

2005年

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

Science/AAAS  

2011年

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2012年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2012年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  

2012年

美国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  

2013年2月6日

CCTV2012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2年12月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年5月4日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15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青年科学奖  

2015年2月

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国际蛋白质学会  

2015年10月

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6月

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3月15日

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华人盛典组委会  

2017年12月15日

“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  

2019年4月30日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科学院

2019年9月21日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16年6月

《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2017年

第十八届吴杨奖  

2018年  

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盟  

2019年

魏兹曼女性与科学奖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突出贡献奖  

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奖  

“贝时璋”生物物理青年科学家奖  

第二十七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6月

入围美国布拉瓦尼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  

纽约科学院和布拉瓦尼克家族基金会  

2020年8月

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FlorenceR。SabinAwardforResearchExcellence)  

女科学家组织GWIS(GraduateWomeninScience)

2021年4月22日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  

社会任职

颜宁先后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

人物评价

颜宁教授是从章丘走出去的杰出科学家,是章丘人民的骄傲。(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评)

颜宁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清华大学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