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墓

项英墓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望江矶陵墓
项英在皖南事变遇害后葬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望江矶,现迁葬于雨花台区功德园内。一九五四年二月,为安葬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牺牲的原新四军将领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遗骨,在刘伯承、陈毅元帅的关心下,中央军委和原华东军区领导在南京附近多次选择地点,最终定址于雨花台望江矶。一九五五年六月十九日举行了隆重的“三烈士”安葬仪式。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三烈士”墓为高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项英墓 外文名: 别名: 地点:雨花台望江矶 地位:高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立时间:一九五五年六月十九日

简介

南京城南,雨花烈士陵园以南1.5公里处,是知名的“皖南事变三烈士墓”。

三烈士,新四军副军长(政治委员)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以及副参谋长周子昆,三人均在“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时年,袁国平35岁,项英43岁,周子昆40岁,天地同悲、草木含恨。

牺牲的英雄,不能被遗忘。解放后的1952年,华东军区政治部派专员赴泾县,寻找到了烈士遗骸,同年7月23日,一封寻找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的三烈士遗骸、迁葬南京并正式举行安葬仪式的报告,由华东军区政治部递交给了北京。n

让三位烈士安息,被提上了日程。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墓地,加之对安葬地点也需要多方商量、勘察,并征求烈士遗属的意见,一直到1954年秋,安葬地点才最终敲定。

墓地位于如今的花神大道雨花功德园内,于当年11月正式动工,用石块和水泥砌成坟包式。次年4月,并排的3个墓(中为项英墓,右为袁国平墓,左为周子昆墓)和墓道公路、墓碑等全部建成,并在墓的后面和两侧种植松柏。整座墓地气势雄伟,布局严整,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

1955年6月18日下午,三烈士遗骸入殓仪式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正式举行。第二天上午举行了隆重的“三烈士”安葬仪式。

人物经历

项英(1898.5—1941.3.14),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

小学毕业后到武昌一家织布厂当工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工厂中自发地组织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

1921年冬参加中华全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分部工作,随被派往京汉铁路江岸总段筹备工人俱乐部。

1922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后,任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负责总工会和各地工会的筹建组织工作。

1923年2月任京汉铁路罢工委员会总干事,是二七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连任党的第三至六届中央委员。

1924年后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长,先后在武汉和上海领导工人运动。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昌后任湖北省总工会组织部长、武汉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参加了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斗争。

1928年2月,项英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7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后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

1929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兼中共党团书记。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31年1月起,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3年5月起,项英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主席,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日”定为“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在任职期间,积极领导扩建红军,编组新的师和军团。主持制定《中国工农红军誓词》,并在红军中建立了奖励制度。

1934年10月,面对蒋介石的“围剿”,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之路。项英作为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分会主席,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一起,率留在苏区的红24师和地方武装1.6万余人,掩护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11月底,鉴于形势恶化,项英不得不带领部队开始逐步作出独立斗争的部署。

1935年2月后,根据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做出的指示,项英组织红军和游击队分路突围,转入分散的游击战。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持续“清剿”,项英仍然积极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及时调整策略,变换斗争方式,领导赣粤游击区战争。为了让同志们更快更好地学会游击战术,项英将游击战术编成歌诀,教育红军游击队提高斗争艺术,巧妙地与敌周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项英作为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于1938年春,向各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派出先遣队赴敌后作战略侦察,陆续组织部队向苏南、皖南、皖中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新四军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拦击。8日,陷入重围。指战员在叶挺军长指挥下奋起抗击,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顽军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

1955年6月19日,项英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皖南事变三烈士墓,199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为其铜像题词曰:“项英同志,浩气长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