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

护法诸天之一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原译作塞建陀、私建陀、室建陀,简称建陀,后“建”误写为“韦”,变成韦陀、韦驮。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梵文:Skanda。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此外,佛教中还有另外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1]有很多人把韦驮天和韦天将军相混),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凡有规模的寺庙大多供韦陀尊天菩萨像,因为韦陀菩萨是佛祖的护法神,也是佛法的护法神,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寺庙供奉韦陀意为护寺安僧,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相传,浙江临安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
  • 中文名:韦驮菩萨
  • 别名:韦陀天
  • 外文名:梵文名:SKANDA,巴利名:KHANDA
  • 菩萨道场:浙江临安东天目山
  • 菩萨本尊原婆罗门教天神,后佛教护法天神菩萨圣诞:农历六月初三
  • 圣像姿态:手合十横杵腕上,一手杵一手叉腰

菩萨来历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也有守护庙出家人的用意。在台湾如果有机会到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在佛教寺院中,担任护持僧众、宏演佛法的任务。

庙宇守护神

帝释天是古印度佛陀神话中的天神,相传释迦佛去世之后,诸天神与众王商量火化释迦佛的遗体,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此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向诸天与众王说道,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必须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养。当时有一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子,韦驮见状奋起直追,霎时将罗刹鬼擒住,取回佛牙舍利子,诸天神与众王赞扬不已,认为韦驮可驱邪除魔,保护佛法。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大法轮转三洲,以利益化生,救济一切众生为本誓。《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一书中记载韦驮护法的事,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庙,于夜间烧起一场无名火,当夜正逢一位小沙弥睡在韦驮佛像之下,梦中看见一位身穿金甲,状似韦驮护法者对他说道:「庙中失火,赶紧逃生。」小沙弥忽然惊醒,果然看见寺中大火焚烧,情急之下,扛起韦驮塑像,就往庙门外跑。大火猖狂至极,经过一夜焚烧,一直到早上,众人察看灾情时,发觉寺庙满目疮痍,只有韦驮塑像屹立门外安然无恙。韦驮塑像有几百斤重,必须数名壮汉出尽全力,方能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弥竟然可以独力背起,可见韦驮之灵验。韦驮是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

神像特色

在台湾寺庙只要有供奉观音菩萨,大部分都会配祀伽蓝与韦驮两大护法。韦驮护法被安奉在观音菩萨左方,粉面无须、身着甲、肩被飞带、手执金刚杵;伽蓝护法在观音菩萨右方,红脸黑髯,身着甲、肩被飞带、腰佩宝剑,英气逼人。自古以来,佛寺伽蓝之建立,必安奉韦驮神,皆为头戴兽头盔,腰扎革带之装束,手持金刚杵,且有两种姿态,一是双手合掌捧杵,二是以手按杵据地,双手合掌捧杵为接待之意,凡四方游僧前来挂单,必受供养;以手按杵据地,是指示游僧看见韦驮此状,便知此佛寺不接待外来僧家。韦驮菩萨是佛教的护法神,自古以来,佛寺建立后,一定要安奉韦驮尊者以镇守道场。韦驮的佛像造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和掌,两手同握金刚杵,另一种是单手握金刚杵立地,两种造型的韦驮佛像各有不同含意,双手握杵者表示该寺欢迎四方游僧前来借宿〈俗称挂单〉,单手持杵者表示本寺不接待外来和尚,游僧只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韦驮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欢迎。

中国武将

在中国的寺院殿宇里原印度血统的韦陀已经汉化了,成了一名地道的中国武将,英俊威武。他身披铠甲,手持金刚杵,降魔去妖,威风凛凛。天王殿中所塑的韦陀,一般具有两种站立的姿态:一个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而立;一个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前者双手合十,表示此地是十方丛林,欢迎来客,远游的行脚僧可安心住下。后者则示本寺不接待来僧挂单,行脚僧不要自讨没趣,最好另投山门。

菩萨功德

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浅释》云:“现在护法韦驮菩萨,就是(四王天)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他在贤劫千佛中,将为最后一位佛,名号为楼至佛。”楼至佛成佛的授记和经历,事见《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经中称为楼由佛,楼由佛在先世为太子时,曾发愿在成佛前为密迹金刚力士,“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做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托依。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信乐受喜不怀疑结。”(另一译本为《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及《大乘悲分陀利经》(经中楼至佛作菩萨时,菩萨过去生名为无垢明药王菩萨,在另一译本《悲华经》中,名持力捷疾、亦得名为火净药王菩萨。)。韦驮菩萨

成佛大愿

在韦驮菩萨的圣诞日,普请念颂《悲华经》中,菩萨得授记成佛时的大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盘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乱心者劝化安止令住定心。无威仪者劝化安止住圣威仪。

若有众生欲行善根。我当为其开示善根。彼诸世尊般涅盘后正法垂灭。我于尔时当护持之令不断绝。于世界中然正法灯。刀兵劫时。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持不杀戒乃至正见。于十恶中拔出众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灭诸盲冥开示善法。我当灭此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令无有余。于饥馑劫。我当劝化一切众生。安止住于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我劝众生住六波罗蜜时。众生所有一切饥饿。黑闇秽浊怨贼斗诤。及诸烦恼悉令寂静。于疾疫劫。我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住于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摄法。众生所有疾疫黑闇当令灭尽。

于半贤劫断灭众生如是苦恼。一千四佛。于半劫中出世。涅盘。正法灭已。然后我当成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千四佛所得寿命声闻弟子。我之寿命声闻弟子。亦复如是等无差别。如千四佛于半劫中调伏众生。愿我亦于半贤劫之中调伏众生。是半劫中诸佛所有声闻弟子。毁于禁戒堕在诸见。于诸佛所无有恭敬。生于嗔恚恼害之心。破法坏僧诽谤贤圣。毁坏正法作恶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当拔出于生死污泥。令入无

畏涅盘城中。我般涅盘后正法贤劫一时灭尽。若我涅盘正法贤劫俱灭尽已。我之齿骨并及舍利。悉当变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璎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种好。次第庄严遍至十方无量无边无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悉令不退。

若彼世界病劫起时无有佛法。是化佛像亦当至中。教化众生如前所说。若诸世界无珍宝者。愿作如意摩尼宝珠。雨诸珍宝自然发出纯金之藏。若诸世界所有众生。离诸善根诸苦缠身。我当于中雨忧陀娑香栴檀沉水种种诸香。令诸众生断烦恼病诸邪见病身四大病。于三福处勤心修行。令命终时生天人中。世尊。我行菩萨道时。当作如是利益众生。

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当作如是佛事。般涅盘后舍利复至无量

世界。如是利益众生。世尊。若我所愿不成不得己利。不能与诸众生作大医王。不能利益者。今者亦复不应与我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世尊。所与无量无边亿阿僧祇众生。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亦不得见如是人。亦不闻佛音声法僧之声行善法声。常堕阿鼻地狱中。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如来今者当称赞我。

时佛即赞持力捷疾。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来世作大医王。令诸众生离诸苦恼。是故字汝为火净药王。佛告火净药王。汝于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后分贤劫中一千四佛。垂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当悉得奉施饮食。乃至如上汝之所愿。那罗延胜叶。般涅盘后正法灭已。汝当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楼至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半劫。汝之所得声闻弟子。如千四佛所有弟子等无差别。所化众生。般涅盘后。正法灭已贤劫俱尽。齿骨舍利悉化作佛。乃至生天人中亦复如是……

悲华经(10卷)〖北凉昙无谶译〗

大乘悲分陀利经(8卷)〖失译〗

大宝积经(120卷)〖唐菩提流志译并合〗“宝库”录校版本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20卷)〖宋法护译〗

道宣律师感通录(1卷)〖唐道宣撰〗

重任

韦驮尊天菩萨在多部经典中,发愿扶持佛法和学习佛法的人。如此大愿使菩萨成为佛教护法神的代表,故责任重大。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修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障难,未入圣流之前,不能对付魔事。这时,韦驮菩萨的出现,护持四众弟子修行。

很多善良的人,由于过去业力的原因,出现了贫穷疾病、诸多不顺。礼拜供养韦驮菩萨,一瞻一礼,就会得到菩萨的加持。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一心如法修行,多行布施,多积福德韦驮菩萨就会时常在我们身边。佛陀付嘱韦驮菩萨,在末法时期,要保护真心实意修行人和善人。可见,佛陀委以大任。(摘自方海权居士法语)

感通传记

《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中记载,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少有佛法),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佛教寺院中塑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驮天相应,一般称为韦驮菩萨。《感通传》中云“韦将军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州少有佛法。余三天下佛法大弘。然出家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东西天下人少慧。烦恼难化。南方一洲虽多犯罪。化令从善。心易调伏。佛临涅盘。亲受付属。并令守护。不使魔娆。若不守护如是破戒。谁有行我之法教者。故佛垂诫不敢不行。虽见毁禁而护之。若见一善。万过不咎。事等忘瑕。不存往失。且人中臭气。上熏于空四十万里。诸天清净无不厌之。但以受佛付属令守护法。尚与人同止。诸天不敢不来。韦将军三十二将之中最存弘护。多有魔子魔女轻弄比丘。道力微者并为惑乱。将军移奔赴应机除剪。故有事至须往四王所。时王见皆起。为韦将军修童真行护正法故。”。

相关佛语

供养介绍

厦门南普陀韦驮菩萨

七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金刚力士

广法普自在法藏不可尽

晓了分别法导利益众生

以付授我义常乐以法施

极奉行正法住道愿自归

智慧能清净明了所行业

其名闻三世功勋度无极

其智通三处能仁无所著

以度众挂碍班宣快济厄

清净犹月净颜貌甚鲜明

极远照喻于日火光

其音殊妙好和声喻梵天

宣布于愍哀稽首众生宝

自显现其身示有形寿命

唯愿班宣法演布文字音

虽讲说经法亦无有法想

度脱于众生亦无有人想

世尊所开化谁能报佛恩

设一切众生积行无量劫

唯启受佛教志不在余业

己身能奉行复化他人众

(节录自《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乐歌词

韦驮天将,

菩萨化身,

拥护佛法誓弘深。

宝杵镇魔军,

功德难伦,

祈祷副群心。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菠萝蜜

供养仪轨

弥勒菩萨偈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

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

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

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

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剑

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

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哪个辨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

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谈

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感应故事

亲身经历两种业报

(齐僧远)南北朝(齐)时,僧远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梦韦陀菩萨愤怒指责说:“你是出家人,这样造恶业,怎么不拿镜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来,自己照一下,见两眼边缘现暗黑色,以为是灰尘,用手去抹,眉毛随手脱落。大惊,反省自责,痛改前非,从此穿旧衲衣,破鞋子,吃长素,只正午吃一顿饭。早晚忏悔,沉痛流泪。过了一月多,又梦见韦陀菩萨笑着对他说:“能认识罪过,又能改过,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现在赦免了你!”他又惊又喜,醒后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泽,眉毛又重生出来。他亲身经历这两种业报,便深信三世因果绝非虚假。由此至诚地依教奉行,没有倒退现象,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高僧。(出《门崇行录》)

廿年诵经神力护持

(唐持金刚经小僧)唐朝原州龙兴寺,举办盛大斋会。方丈年高德,坐在丽宾头卢的神位下面。有个小僧从外面刚进来,一看已没有座位,想坐在方丈下面,方丈叫他走开,他又来,这样两次。方丈很生气,按他在柱头上,要打他的耳光,刚举手,衣袖被殿柱压着,扯不脱。殿堂上的人都惊诧,众人认为可能是因为这小僧人的道行高,小僧人自己说:“并没有什么道行,只是从幼小到现在二十多年念《金刚经》,从来没有间断。”众人均赞叹说,这是金刚神的威力护持。那位方丈就在柱前烧香顶礼后,衣袖便脱落。(出《广异记》)

妄改说戒恶报示警

(隋僧云)隋朝东川释僧云,为人聪明有辩才,对大小乘均有研究。住宝明寺,领导大众。于四月十五日,全寺僧人**说戒时,他是上座,对大众说:“戒律是为了防过失,个个都会念,何必劳烦大家常常来听。可以让一个人解说,使初学懂得就行了。”他平时自负很高,没有人敢反驳,都依从他。直至夏季过完,时常停止说戒。至七月十五日早晨,应当升座说法,忽然他失踪了。大众因新年未受戒,互相规诫的自恣活动也废除了。一时人心浮动,四处去寻找。结果在寺旁三里多的古墓中找到他,遍身出血,像受刀伤。问他才说:“有个巨人,手拿大刀,狠狠骂我任意改变诵戒制度!拿刀刺我的身体,剧痛难受。”接他回寺院后,便至诚忏悔,从此对诵戒布萨(集众说戒,增长善法,叫做布萨),读诵经典,不敢随便,十年来奉为常课。后来他临终时,有异香迎他,神态安详而逝。当时僧俗都称赞他能及时改过,终有成就。(出《唐·高僧传》)

鬼神守护岂能懈怠

(宋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脚印。后来询知两人,开始谈佛法,次谈别情,最后谈生活。禅师从此终生不谈论世俗事。(出《沩山警策》注释)

常住物恶业示警

(沙弥岳弘)高明寺沙弥岳弘,经管库房,侵占大众的财物,偷常住的米豆等食物供自己享用。刚满一年,元旦夜间,梦神人割去他的舌头。至正月初四日便患重病,几乎死去。才大为恐惧,变卖衣物,求大众忏悔,辞去司库职务,后来病逐渐痊愈。(出《见闻录》)

欠常住款菩萨令还

(清福严受戒僧)清朝福严费老人会下一位受戒僧,受戒时,欠攒单银五钱,四年不归还。老人圆寂后,这个受戒僧梦见韦驮菩萨命令他归还这银两,并说:“本钱虽是五钱,加上利息,应该还二两。”受戒僧说:“和尚已经逝世,还给谁呢?”韦驮菩萨说:“和尚不在世,你可送到灵隐寺,了却这公案。”该僧醒后,便将银两亲自送到灵隐寺,说明情况,用来供奉先老人。该寺主持鸣鼓召集僧众,说明这件事,希望大众要谨慎因果,并说:“我们寺中目前正进行修建,钱粮的收支数目很大,所以韦驮菩萨特用这件事对我们作警诫!”(出《现果随录》)

相关传说

凄婉的爱情故事

相传佛祖座下的韦陀尊者和昙花有一段哀怨缠绵的故事。

传说昙花是一个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很灿烂,她爱上了一个每天为她锄草的小伙子,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把花神贬为一生只能开一瞬间的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个小伙子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可是花神却忘不了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驼尊者都会上山采春露,为佛祖煎茶,就选在那个时候开花!希望能见韦陀尊者一面,就一次,一次就够了!遗憾的是,春去春来,花开花谢,韦陀还是不认得她!故称:昙花一现,只为韦陀。

参考资料

[1] 韦驮的解释|韦驮的意思|汉典“韦驮”词语的解释[引用日期2022-06-10 18:31:11]

相关视频

全部

1585次播放01:08

一分钟带你了解韦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