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鳉鱼

青鳉鱼

颌针鱼科青鳉属鱼
青鳉鱼繁殖力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产卵量依雌鱼体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产卵一次,仔鱼孵化约8至14日,快慢跟水温有关。青鳉鱼是濒临绝种的鱼类,几乎已无此种鱼类优良栖地,主要原因是外来种鱼类、农药和水土保持不当,破坏了青鳉鱼的生存空间。青鳉鱼是非常理想的实验对象,因为它们通体透明,研究人员能直接透过它们透明的皮肤观察到它们体内的器官,并且它们可以在失重环境中迅速繁殖。青鳉鱼是国际医学用鱼,对水质、环境变化特别敏感。这种长度不到一寸的小鱼比较敏感,水质稍有变化它就受不了,甚至会死亡。[1]
    中文名:青鳉鱼 拉丁学名: 别名: 界: 门: 亚门: 纲: 亚纲: 目: 亚目: 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分布:南亚、东亚、澳洲 食物:子孓、红虫、线虫、水蚤、绿藻 习性:成群浮於浅水区的中上层 环境:水塘、沟渠、沼泽、小溪流源头 繁殖:四季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

基本介绍

青鳉鱼是国际医学用鱼,对水质、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常作为科学实验用鱼。

体侧扁且延长;口小,下颌向上突出;眼大,眼底蓝色。无侧线。鱼体半透明,背部浅灰,腹部银白,并散布小黑斑,中央具一黑褐纵带,尾鳍截形。

由于体色透明,形态可爱,青鳉鱼也被很多家庭当成宠物鱼或观赏鱼来饲养。

生物特性

食性:青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据观察,如子孓、红虫、线虫、水蚤、绿藻都是它的食物,但对腐尸却不感兴趣,对自己本种小鱼会追食。

习性:青鳉鱼活动力强,喜成群浮于浅水区的中上层。在发情期雄鱼有强烈地域观,会独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层,通常以3至5棵水草,方圆约30至50厘米为地盘,雄鱼之间争斗明显。

环境:青鳉鱼喜栖于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之中上层,如水塘、沟渠、沼泽、海拔不高小溪流源头,却不见于开阔无水草之水域,可见得水生植物对此种鱼类相当重要,除提供觅食产卵地外,还可让青鳉鱼藏身其中躲避天敌。

繁殖

青鳉鱼繁殖力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产卵量依雌鱼体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产卵一次,仔鱼孵化约8至14日,快慢跟水温有关。卵软而黏,属体外受精,出生卵直径约0.1公分,仔鱼孵化出来约为0.3公分,一星期可达0.5公分,一个月长到1公分,约半年就成熟达3公分,最大约4公分左右,寿命约3至4年。

雄鱼发情时腹鳍明显变黑,头顶两眼中有一明显黑线,会占地盘,未怀卵雌鱼或其他雄鱼进入会立即上前趋赶,怀卵之雌鱼进入会立即上前交配。青鳉鱼若有适当环境非常容易繁殖,不过授精卵应迅速移开到安全环境,否则会被成鱼吃掉。青鳉鱼是濒临绝种的鱼类,几乎已无此种鱼类优良栖地,主要原因是外来种鱼类、农药和水土保持不当,破坏了青鳉鱼的生存空间。

分类

中国有4种青鳉的分布,分别是青鳉、中国青鳉、小青鳉、弓背青鳉。

科学应用

青鳉鱼每天工作12个小时,然后被“同事”接替;每条鱼工作满15天就要休息半个月。“这是纯生物传感技术,能够精确判断水质污染是处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程度。”工作人员称,这项技术是首次在北京展出。

两条身长不足两厘米的青鳉鱼分别在两个约十几平方厘米的观测水槽容器中游动,微型摄像机密切跟踪拍摄。“青鳉鱼的活动可以通过三维数据传到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分析,就能判断鱼的行为是否有变化,从而监测到水质是否发生变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