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一高

灵宝一高

河南省灵宝市的高级中学
灵宝一高创建于1937年,建校70多年来一直以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声震豫西。学校占地143亩,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现有103个教学班,学生6500多人,教职工400多人。[1]
    中文名:灵宝一高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学生:6500多人 教职工:400多人

现任领导

索尚业,男,1958年8月出生于灵宝市阳店镇,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理学学士,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76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灵宝五高、城关一中、实验中学工作。1990年7月—1996年7月任城关一中教务主任、校长;1996年8月—1998年2月任实验中学校长;1998年3月调入灵宝一高任副校长;2000年8月任灵宝一高校长、党支部副书记;2001年8月任校长、党支部书记;2002年11月起兼任灵宝市教体局副局长;2007年4月至今被三门峡市委组织部任命为灵宝一高校长(副处级)。

任灵宝一高校长以来,启动“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工程”,确立“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的教育理念,提出“人性化、精细化”管理思路,筹资5000余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使这所豫西名校生机勃发,显示出强大的底蕴和实力。

10年来,学校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培养了8名三门峡市高考状元和18位清华、北大考生,09年高考,在生源减少500多人的严峻形势下,全三门峡市文理科前10名灵宝一高各占5人,600分以上41人,重点上线突破200人,占三门峡市的40%,本科上线突破1000人,张岩被北京大学录取,席朝旭、皇甫良等40多人被复旦、南开、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央美院、南京大学、北航等名校录取。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体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省示范性高中、省文明单位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被确定为国家出国留学人才培养基地、4项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郑州大学、长江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打造了远近驰名的“灵宝一高”品牌。

他将满腔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中,20余篇论文获国家、省奖励或在省以上报刊发表,6个科研课题获省级立项,4个获省一等奖,3项课题国家级立项,被聘为省管理科学研究员、省物理学会会员、省教育发展战略专家学术委员、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入选了《中华世纪文典》、《当代优秀管理人才志》、《河南教育年鉴》“中学名校长选介”专栏。

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凭借的过硬的工作能力和追求卓越的拚搏精神,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三门峡市优秀党员、三门峡市“十佳校长”、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8次被评为灵宝市优秀校长、优秀党员,是灵宝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三门峡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

历史沿革

古郡弘农,地处河南西部边陲,扼秦晋豫三省之要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化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孕育了无数的名人俊杰。巍巍书山,幽幽校园。在这座古老而新生的秀丽县城里,有一所经历了七十年时代风雨的学府——这就是位于黄河之滨,金水湖畔,闻名遐尔的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2007年9月29日,灵宝一高将迎来七十华诞,她从上世纪中叶中国新旧时代嬗变的激烈碰撞中逶迤而来,怀着教育兴国的理想,造福桑梓的抱负;透着育才树人的信念,矢志民生的执着……从初创时的蹒跚起步、筚路蓝缕,到如今的生机蓬勃、气象日新,灵宝一高经历了栉风沐雨、百折不回、上下求索的七十年光辉历程。七十年沧桑岁月遥远而切近,曲折而辉煌,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端。翻开这篇厚重的史册,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七十年风雨沧桑岁月如歌

20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这是灵宝一高诞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1937年8月,以灵宝老城党化街福善堂为校舍,县督学董鹏程代校长成立的“灵宝县立初级中学”可以说是灵宝一高的历史源头。嗣后,一高经历了抗日战争、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时代的风雨里程,八迁校址,数易其名;伴随者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灵宝一高推动了当地教育和社会风化的发展和变革。

七十年一高,弦歌不绝,薪火传衍,得益于代代相继、志存高远、毕生勤勉的一高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情。解放前,由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和内战,学校一度风雨飘摇,曾经历了5次搬迁。1949年5月灵宝解放,党和政府接管学校,灵宝一高迎来来了一个春天。1952年7月更名为“灵宝县第一中学”,后复迁址文庙。

1956年暑假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59年,黄河三门峡筑坝拦洪,灵宝县城为淹没区,学校随政府一同迁址灵宝新城——虢镇,学校终于稳定于现在的校址。新校址占地136.3亩,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广大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老城旧址拆运大量木料砖瓦,肩扛车推,挖土垒墙,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校园,初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到1961年学校发展为15个教学班,初中9个班,高中6个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被有关部门定为省重点中学。1962年,灵宝县政府将灵宝二中高中部并入灵宝一中,一中得以发展壮大创造了契机。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狠抓“双基”教学,高招升学率直线上升,在豫西与洛高、偃高齐名。1965年,升学率达到高峰,参加高考的学生全部录取。

1966年文革动乱突起,一高的传统遭践踏,良师被流逐,校园被割让,校产被瓜分,校长被游街,此时的灵宝一中象冬天里的小草,在夹缝中顽强的寻找自己的生机,盼望春天的到来。

国昌校兴。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3月,灵宝县党委和政府恢复了灵宝一中,并将其定为洛阳地区重点高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连年拨款,大力扶植,建起了教学大楼,实验大楼,扩建了体育场,美化了校园,教学条件得以改善。1982年以来,遵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与培养“四有”新人的指示,学校从严治校,勤奋治学,校风严谨,学风浓郁,教学质量连年提高,1988年被大专院校录取162人,开创了学校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1993年5月,灵宝撤县设市,灵宝一中正式更名为“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在三门峡市率先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制,启动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树立质量意识,优化育人环境,加快了学校的发展步伐。

世纪之交,大学扩招,高中普及,生源充足,灵宝一高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0年,索尚业校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了“创中华名校,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启动了“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工程和“名师、名生、名校”工程。围绕两大工程,灵宝一高即秉承优良传统,又锐意改革创新,提出“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和“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管理思路,按照更高、更强、更新的超常规发展要求,驶向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七十年精神传承春华秋实

悠悠七十载,漫漫风雨路,灵宝一高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深邃的人文底蕴。这是一种精神,一代代为了一个目的而默默奋斗的一高人的精神,一种可以被后世传承的精神。我被这种精神感动着,不禁萌动起挖掘一高七十年发展之灵魂的强烈冲动,以求鉴往知今,昭示未来。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是一高的品质与箴规。从1937年建校到1949年解放之前,学校5次搬迁,借地办学,条件陈陋。解放后学校占地8亩,房屋86间,建筑面积才1209平方米,条件依然艰苦。

至1959年,学校又经历3次搬迁,终于稳定在了现在的地方,当时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老校长李本固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建校,建起校舍360多间,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学校终于有了县一中的样子”。80、90年代,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进入了建设的高峰,先后建成了中、东、西教学楼、图书楼、学生礼堂等,建筑面积达到了30000余平方米,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新世纪,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连年攀升,学校声誉鹊起,吸引大批灵宝学子及周边省市县的学生慕名而来,纷纷涌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强烈的入学要求,灵宝一高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以每年近10个班的速度增长。一时间校舍告急!教学设施告急!索尚业校长以超人的胆识做出决定:进行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改建、扩建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筑巢以引凤,为灵宝一高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2000年以来,灵宝一高在索尚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先后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公寓楼、餐厅、艺术楼等共12幢,硬化校园广场,扩迁改造大门,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等,使学校的建筑面积达到了9.8万平方米,是7年前的三倍多,硬件设施堪称一流。这是多么大的手笔,这是多么大的魄力!如今的灵宝一高可谓高楼林立,校园宽敞,教室明亮,设施现代,条件优越,各类硬件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一高的理想与向往。在教育这片神圣而又广阔的大海里,历史的航舰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在汹涌澎湃中驶进了新世纪。作为舰队的旗舰,灵宝一高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始终挺立在潮头。

灵宝一高围绕“德育为首,质量第一;能力为本,知识奠基;全面发展,培养个性;重在实践,突出创新”的育人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先进的设施、科学的管理和过硬的教育质量,打造响亮的教育品牌。

7年来,灵宝一高荣获了16个奥赛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培养了8名三门峡市高考状元和15名清华、北大考生,高考上重点线1338人,先后荣获22项省以上荣誉称号,19年保留着省级文明单位的殊荣。2005年以全省综合评估第17名的成绩,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连续17年教育质量在三门峡市独占鳌头,培养了30多名清华、北大考生。灵宝一高经过70年的奋勇攀登,一路艰苦开拓,书写了一路的辉煌。

2007年高考灵宝一高在全省考生人数激增、生源严重分流的情况下,再创新辉煌,实现一个大突破,考分在600分以上131人,一本上线226人,本科1200多人,各批次上线人数在全市各高中遥遥领先。应届考生方旭飞以691分居全省第八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1年在河南省新课改第一年的形势下,灵宝一高依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中一本上线364人,占三门峡市的半壁江山以上,比去年增加135人;二本上线1222人,增加392人;三本上线1990人,增加654人,各批次均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其中应届成绩尤为突出,应届一本上线177人,二本上线527人,三本上线1031人,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正是因为70年来该校的教育质量观、育人观始终高出一筹,屡屡超前一步,站得高,看得远,才真正呈现出“群山连绵,高峰突显”的景象——既保持大面积提高了教育质量,又保证了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

海纳百川、开拓创新是一高的气度与风范。一高的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社会需要,得益于新中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聚集。

历代的灵宝一高人都在执着践行着这个“大教育观”。不论是70年代的“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90年代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还是现在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责任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服务理念,无不精心诠释着他们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思想。在“大教育观”的前提下,一高人更注重与时惧进、开拓创新。

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这是灵宝一高品牌70年巍然屹立、越磨越亮的法宝。特别是近年来,该校面对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新形势,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超前、切合实际、又体现办学特色的四大教育理念。

即“赏识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别,相信灵宝一高无差生”的赏识理念;“为社会负责,为家长负责,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责任理念;“创设最优化的育人环境,实施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优教理念和“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服务理念,树立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新思想。

唯有创新才是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兴起,灵宝一高经多方调研学习,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学思想,研究出诸如“一主四重”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目的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在思索探究中发展能力,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品德。

岁月如梭,时过境迁,一高的传统未改,品质依旧,理念没变,气度犹存,理想常在,成为一高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永恒的动力,成为一高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发展之魂。“一高精神”是先哲遗风精华的传承,是一高人在七十年奋进中凝炼而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七十年积淀而成的一中主流文化底蕴的品格特征,其内涵始终会不断丰富,发扬光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