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兔儿风

云南兔儿风

菊科兔儿风属植物
云南兔儿风(学名: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是菊科兔儿风属植物,根状茎圆柱形,直伸或弯曲,叶基生的密集,呈莲座状,大小极不等,叶片近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瘦果近纺锤形,无明显纵棱,长约5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
  • 中文名:云南兔儿风
  • 拉丁学名: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亚界:
  • 总门:
  • 门:被子植物门
  • 亚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超目:
  • 目:桔梗目
  • 亚目:
  • 科:菊科
  • 亚科:管状花亚科
  • 族:帚菊木族
  • 亚族:
  • 属:兔儿风属
  • 亚属:
  • 组:花葶组
  • 亚组:
  • 种:
  • 亚种:
  • 变种:
  • 品种:
  • 分布区域: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直伸或弯曲,直径3-6毫米,稀有达1厘米者,根颈密被绵毛;根近肉质,粗壮,簇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花葶状,高20-60毫米,基部直径1.5-2.5毫米,多少被绵毛。叶基生的密集,呈莲座状,大小极不等,叶片近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6厘米,宽1-4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或截平,有时沿叶柄短下延,两侧常不等,边缘有胼胝体状细齿,上面被具疣状基部的糙毛,但在花期多数毛脱落而仅存粗糙的疣状凸起,下面被糙伏状长柔毛,常于脉上较密;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侧脉4-5对,很纤细,弯拱上升,虽有少数分枝,但不结成网眼;叶柄长2-7.5厘米,无翅,被长柔毛,基部明显扩大;茎生叶与基生叶近同形,少而小,长8-20毫米,宽3-7毫米,被毛,下部的具3-5毫米的短柄,上部的无柄。头状花序具花3朵,花期长达22毫米,沿茎的上部一侧或于同一侧的短枝上通常3-6密集,平展或下垂,复作间断的穗状花序式排列;总苞圆筒形,直径约6毫米;总苞片5-6层,边缘和顶部带紫红色,背部均具1脉,多少被疏柔毛,外1-3层卵形,长2.5-3.5毫米,宽1.5-2.2毫米,顶端短尖,中层狭长圆形,长9-13毫米,宽2-2.5毫米,顶端渐尖,最内层披针形,长约14毫米,顶端长渐尖,边缘薄,膜质,基部楔状渐狭;花托较宽,直径约1.3毫米,无毛。花淡红色,全部两性;花冠长16-18毫米,花冠管向上略增大,长约7.5毫米,于管口上方约2毫米处5深裂,裂片偏于I侧,长圆形,长6.5-8毫米,宽约I毫米,顶部卷曲;花药外露,长约8毫米,顶端圆,基部的尾挺直,长2-2.5毫米;花柱分枝略伸出于药筒之外,头状,内侧略扁,长约0.2毫米。瘦果近纺锤形,无明显纵棱,长约5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冠毛黄白色,羽毛状,长约9毫米,基部联合。花期9月到翌年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700-2700米的林度自下、林缘或山坡草地上。

分布范围

百分布于云南(中甸、剑川、鹤庆、大理、景东、禄劝、武定、寻甸、嵩明、富民、昆明、澄江、元江、石屏、蒙自、砚山)、贵州(赫章、纳雍、盘县、贵阳)及四川西南部。

主要价值

医药:全草(燕麦灵):苦,平。祜风湿,抄舒筋,续骨。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筋骨痛。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