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

陈芳允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芳允 (1916-2000)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中文名:陈芳允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黄岩县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 代表作品:《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计量测试技术在空间测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空间统一测控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等 主要成就: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籍贯:浙江省台州市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6年 去世年月:2000年 政党:中共党员

生平简介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陈芳允

陈芳允是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n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值全国上下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抵制日货,请愿抗日等运动不断,他参加了到南京的请愿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8年毕业。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在任之恭、孟昭英指导下工作。1945—1948年在英国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际测试工作。

1948年6月,陈芳允回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协助所长冯德培研制神经生理方面的电子仪器。他主要参加电生物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电子测试技术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电子仪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显示器等。这套仪器曾推广到上海医学院,以后还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演示,作为他们研究的参考。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陈芳允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研究生理实验用的精密测量设备;1953年调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经过一年,筹备处具有一个研究室的规模,1954年并入物理研究所(所长为钱三强),组建成电子研究室,陈芳允任该研究室主任。该研究室有微波技术、电子线路技术、计算技术等几个研究组和一个实验车间。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后,中国科学院在新技术方面成立了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和计算技术四个研究所。陈芳允调入电子学研究所,任该所脉冲技术研究室主任,开展毫微秒脉冲技术的研究,机载单脉冲雷达的研制,直到1965年。1957年,陈芳允对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这套测量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陈芳允从1965年开始参加中国空间技术工作,于1967年调到国防科委第26基地,从事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

“文革”开始后,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转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进行。1967年,陈芳允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成立的卫星测量部,指导卫星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发射台站的建设等工作,直到1975年为止。1976年调国防科委测量通信总体所任副所长,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调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员。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1988年后为顾问。此后,他仍十分关心中国重大国防工程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经常参加重大研究项目的方案论证会或技术评审会,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出谋献策。

70年代初期,陈芳允就开始了通信卫星测控系统的研究论证。如何使地面测控设备控制36000公里高空的卫星?陈芳允提出采用微波频段,多功能统一在一套设备上,同时实现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传。1984年4月,这个系统在我国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设计和制定工作的主要参加者,陈芳允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了解决远洋航天测量船的电磁兼容问题,陈芳允和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努力取得重要突破,使几十套电子设备在一艘船上工作自如,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芳允提出并主持了“双星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

陈芳允兼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任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的理事。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并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2年陈芳允提出地球环境观测小卫星星座的系统方案。1993年12月15日与姜岩讨论给江泽民关于纳米技术的报告。1997年4月7日至10日,陈芳允与杨嘉墀、王大珩、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中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1999年陈芳允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4月29日,84岁的陈芳允因运动神经元病中枢性呼吸衰竭去世。

陈芳允于197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认为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革命行动的指导,也是科技活动的指导。他说:“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使我恪守终身。……为科学求真理,为技术进步,为建设祖国,都是为人民服务。”他长期不懈努力拼搏在科技战线上,也正是这一信念的体现。他坚信只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可达到繁荣富强的境地,而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将迅速发展而立于世界之林。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写的两首诗,也是他的人格和精神很好的写照。

不朽精神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陈芳允同志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早在三十年代,陈芳允上中学时,就立志要用知识报效祖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家遭受帝国主义肆意蹂躏,陈芳允感到莫大的屈辱,由此,他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抱负。

1948年5月,陈芳允从英国回国。在上海不愿为国民党打内战出力,拒绝航空委员会调派去上海机场工作,同妻儿回黄岩老家,受到工厂记大过处分。10月,正值淮海战役期间,航空委员会调陈芳允去南京工作,他不愿帮国民党政府打共产党,跑回湖州找当医生的岳父为他拔去一个脚趾甲,造成假伤,回到上海住进医院里。

上海解放前夕,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陈芳允参加维持秩序的革委会,劝阻中央研究院的科技人员不要跟国民党去台湾。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献身科学的精神

有人说:要记住陈芳允,只需记住他的两个特点就行:一是自己给自己理发,二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陈芳允的头发长了,从来不去理发店。他说,去理发店太费时间,不是理发师傅等你,就是你等理发师傅,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结果还未必满意。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练出了一手绝活儿——自己给自己理发。陈芳允的另一招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由于他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缝,所以他从小便与针线打上了交道。就是在81岁高龄,一旦衣服烂了需要缝补,只凭一种感觉和经验,他仍能将手中细细的线轻松地穿进那个小小的针眼。

陈芳允对工作是高标准,对生活却是低标准。他病逝后,在他家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连褪了色的布窗帘也舍不得换。但他为我们国家所须所做的贡献却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从863计划的提出到2000年,十五年,“863”计划15年中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863计划突破的关键技术在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下,使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具有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些产品开始形成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和源头。

▲情系母校、关心学子的情怀

作为黄中毕业的校友,陈芳允对黄岩中学怀有特殊的感情,对黄岩中学的发展非常关心,1995年6月5日,陈芳允为黄岩中学题词:愿黄岩中学发展、提高,为家乡及全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材。

在1999年住院期间,陈芳允以《漫漫人生路拳拳报国心》为题,给他少年时黄岩中学的同学王克晟(黄岩中学的老师现已退休,也是王有器老师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自已的人生经历,自己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工作的情况,并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母校的学生起鼓舞作用。这封信后来在黄岩中学2000年1月的校报《清献园》上全文登载出来。此时的陈芳允已经病的很重,但他还特意托人给他的母校黄岩中学随信寄来2000元钱,表示支持母校建设的一点心意。这是陈芳允一生中写的最后一封长信。

陈芳允对黄中的学子怀有殷切希望,以自已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的同学:人生道路的选择,思想观念的发展起着根本的作用。

主要论著

1《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科普出版社,1963(1979年内蒙古出版社再版)。

2《计量测试技术在空间测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宇航学会计量测试年会上的报告,1981。

3《空间统一测控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子学报,1985。

4《全数字通信技术》中国通信学会特刊:新的技术革命与中国通信,1984:4~10。

5《太平洋地区国家卫星发射与测控技术发展与合作的前景》(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6。

6《发展我国的星基定位通信系统》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7。

7《中国航天技术发展与技术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刊,1986。

8《中国航天测控网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英文),国际宇航联学术会议上的报告,1988。

9《关于建设我国灾害测报监控系统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灾害防治讨论会上的报告,1990。

10《卫星测控手册》科学出版社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