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臣

陈舜臣

华裔日本人、作家
陈舜臣(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华裔日本人、作家,出生于日本神户市,祖籍中国。在神户发迹,毕业大阪外事专门学校(现大阪外国语大学)印度语专门科。主要写作中国历史小说。是日本的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在他之后田中芳树、宫城谷昌光、酒见贤一、冢本青史等众多日本籍“中国历史小说作家”陆续出现。陈舜臣于1990年取得日本国籍,1996年(平成08年)成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98年受章勋三等瑞宝章。代表作:《中国历史》、《小说十八史略》、《鸦片战争》等。[1]
    中文名:陈舜臣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毕业院校:大阪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玉岭的叹息》《秘本三国志》 主要成就: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 性别:男

简介

陈舜臣1961年以《枯草的根》获得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从此以中国人侦探和神户华人社会为题材,写下了不同类型的小说。虽然1962年的《三色的家》和《弓的部屋》着重密室杀人谜团的推理,但接下来的作品却变成具社会性与历史性的文学作品。如1967年完成了全数三卷的《实录·鸦片战争》和1976年发表的《敦煌之旅》,而更由于1969年发表的《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了第六十届直木赏,及1970年发表的《玉岭再度》和《孔雀之道》也同时获得了第二十三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因此陈舜臣被称为推理史上首位的三冠王。

此外,《再见玉岭》及《孔雀之道》获四十五年度推一时作家协会奖;《实录·鸦片战争》获每日出版文化奖;《叛旗——小说李自成》获第二十届翻译文化奖;《丝路》电视节目演出,获第三十六届放送文化奖;《茶事遍路》获第四十届读卖文学赏的随笔·纪行奖;《诸葛孔明》获第二十六吉川英治文学奖。

四十年多来始终创作不辍,作品不下百余种,写作范围扩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现代小说、随笔、游记与历史书等。

文学成就

历史小说家

作为历史小说家而走上文坛之初,叫响的是推理小说。那是1961年。帮父亲经商十多年,用汉文写商业尺牍,但安能久事这种笔砚间乎?于是写小说。任何小说都含有推理要素,从日本小说史来看,今后受欢迎的,非推理小说莫属,这么一想,便创作了推理小说《枯草根》。

陈舜臣上大学时,英语教材是柯南·道尔,几乎耽读了福尔摩斯的全部探案,这应该是他与推理的宿缘。写《枯草根》那年36岁(生于1924年)。他当初曾想用笔名,叫“计三十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放弃学者梦,他曾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和几位朋友聚议开书店,其中两人不幸被国民党枪杀,有一人溜之大吉,后来当上了总统,李登辉是也。

1963年,还只是初出茅庐,听说给他的稿费仅抵所谓中坚作家的三分之一,勃然变色,拒不应约,可见那敦厚可亲的相貌之下有一架傲骨。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他仍信奉作家为认可自己价值的人而写,绝不媚俗,违心让出版商给包装成摩登女郎。

陈舜臣的历史小说读来很有趣,他说过:“历史小说多半不就是作者依据史料的推理和虚构的混血儿吗?也许是乱说,但我完全觉得历史小说也包括在广义的推理小说里。”又说:“历史时代要靠资料及其他来把握,而把握的方法终归不外乎推理。”有意识地把历史题材与推理手法结合起来,既是历史小说,又是推理小说,具有两种可读性,恐怕日本小说界无有出其右者。

写历史小说需要正确的史观与丰富的知识。陈舜臣也写历史通俗读物,如《中国通史》,但小说是小说,史实是史实,他一向严加区别,不像某些学者取悦于大众,故意把故事与史实搅在一起,蒙人卖钱。司马辽太郎的史观被称作“司马史观”,他死后更被人张扬,陈舜臣也自有史观,可惜日本还没人归纳,可能这件事需要中国的研究者来做,而且更胜任也说不定。陈舜臣的《小说十八史略》开篇写道:“人,唯其人,一贯追究人,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的史观。”这是他给中国人总结的史观,大概也就是他本人的基本史观。

作为同学、同行加挚友,司马辽太郎这样说他:“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首先,了解、热爱日本,甚至对于其缺点或过失也是用堪称印度式慈悲的眼光来看待。而且,他对中国的热爱有养育草木的阳光一般的温暖。再加上略微脱离了中国近现代的现场。在神户过日常生活,也成为产生他观察与思考的多重性的一个要素。对中国的爱与对神户的爱竟不乖离,合而为一,真教人惊奇。”

陈舜臣很想写王玄策,“历史当然由胜利者来写,而且多是从正统的立场加以选择。例如王玄策三度出使印度,打仗也获胜,却可能因为他身份过低,新旧两唐书都没有立传,而且着述也几乎都失传了。我也有拯救这种人的心情。”后来执弟子礼的小说家田中芳树不负厚望,创作《天竺热风录》为王玄策树碑立传,想来陈舜臣聊可释怀。

青春梦未了,陈舜臣自学波斯文,尝试翻译,当年躲在防空洞里也不释手,2004年终于出版了Omar Khayyám的《鲁拜集》。郭沫若曾汉译《鲁拜集》,说“读者可在这些诗里面,看出我国的李太白的面目来”。

小说家陈舜臣也写旧体诗。日本人一般是喜爱杜甫,有一种读“私小说”似的情趣,不大接受李白那种夸张的表现,如“白发三千丈”之类,但陈舜臣自称是李白派。他吟有七律《古稀有感》,最后一句是“麒麟志在昆仑河”,曾撰文解释给日本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麒麟之志更高远,是在那发源黄河的昆仑山,我也要像孔子一样“绝笔于获麟”。

陈寔的儿子们非常贤德,有“难兄难弟”之誉,更难得的是这种贤德遗传到陈舜臣,文为德表,范为士则。日本文学当中的中国历史小说一类由他确立,踵迹其后的有宫城谷昌光、酒见贤一、冢本青史等。田中芳树称颂陈舜臣是巨大的灯火,写道:“所谓中国题材小说,现在正成了路,这是那些高举灯火走过荒野的先人们的恩惠,而最明亮温馨的灯火健在,令人不禁从心里感谢。”

2010年5月,一位耄耋老人的多部着作相继被国内出版社购买中文版权,尔后席卷了内地的各大城市书店,并在豆瓣上迅速聚集起高企不下的人气。他就是陈舜臣,一个完全中国的名字,却是日籍华裔。如同陈舜臣写自己的书《Who is 陈舜臣》的书名,在不少内地读者眼中,“Who is 陈舜臣”的确是个挠头的问题。

而事实上,在日本文坛,陈舜臣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师级人物。他开创了日本文学当中的“中国历史小说”一类,坚持用日文书写着中国历史;他是日本大众传媒的宠儿,经常露面NHK电视台大话中国历史,形象地讲,陈舜臣正是“日本的易中天”;而在日本这样一个有着“血统信仰”的国度,陈舜臣却几乎拿遍了直木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艺术院奖等文学奖项,他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重庆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已经陆续翻译引进了陈舜臣的20余部代表作,一时间,就在人们还质疑“为什么陈舜臣在中国不热”的同时,他的名字和作品已从无处可寻变成了无所不在。

编者按: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1月引进出版了一系列的陈舜臣作品,如随笔集《日本人与中国人》、《西域余闻》、《中国历史风云录》等,陈舜臣已经成为读史热潮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的推理通俗小说也首次进入内地读者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正逐步引入蒋彝的“哑行者”画记系列,刚出版的《伦敦画记》和《爱丁堡画记》是首次在内地出版。

同样,被法国学术界称为“中西方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先生的小说集《此情可待》和《天一言》也在不久前出版……他们都是坚持在异邦写作的海外华裔写作者。他们在世界各地讲述中国故事,名声卓着,影响日远。但对国内读者来说却是陌生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他们。

首位推理小说“三冠王”

2007年1月,陈舜臣的《大唐帝国》引进中国,造成唐史图书的热销。2010年开始,新星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开始系统引进他的历史小说,包括《鸦片战争》、《风云儿郑成功》、《甲午战争》、《太平天国》、《成吉思汗》和《耶律楚材》等代表作几乎被悉数翻译出版。陈舜臣已经成为读史热潮的一个分支。

2010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也加入了陈舜臣出版热潮“大军”。前者主打其推理小说及散文随笔,《日本人与中国人》、《青玉狮子香炉》让读者看到历史小说之外的陈舜臣;后者则引进了《诸葛孔明》、《曹操》等历史新作。再加上不久前面世的曹志伟撰写的研究专着《陈舜臣的两个文学世界》,陈舜臣作品在国内的翻译出版及研究着作已经初具规模。

虽然国内出版的陈舜臣作品多以历史小说为主,但他打响文坛第一炮的其实是推理小说。陈舜臣35岁时,长女患病,他在病床边阅读推理小说消除困意,却意外发现一条文学创作的终南捷径。“自己写的推理小说或许会更精彩”,抱着姑且一试的想法,四年后他发表了第一部着作《枯草之根》。

《枯草之根》是一部侦探小说,以在日中国人为视角,描写了这个特殊的群体,这在当时的日本文学中尚属新鲜事物,其附加价值是全盘否定了诺克斯的“推理小说十诫”中最无理的第五条“侦探小说中不能有中国人”。小说出版后赢得了广泛赞誉,并得到第七届“江户川乱步赏”,紧接着,他又陆续发表了《三色的家》、《弓的部屋》、《玉岭的叹息》和《孔雀之道》等。后两部小说为他赢得了第2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使他成为日本推理小说史上首位三冠王。

历史小说成就畅销神话

陈舜臣的推理小说带有浓厚的中国历史色彩。比如他最脍炙人口的短篇推理小说《方壶园》,密室被杀者居然是唐代诗人“诗鬼”李贺的朋友,而破案者则是李贺的从弟。照进陈舜臣小说的,常常便是这样的唐时明月。从甲午中日战争时代的《大南营》、国共内战时期的《九雷溪》到抗战时的《来自相册》和莫卧儿王朝时的《兽心图》,陈舜臣的推理故事在中国历史中纵横来去,中国的场景和日本的本格诡计,融合得奇妙又自然。

2012年初,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了陈舜臣的《玉岭的叹息》和《青玉狮子香炉》,一本是长篇推理代表作,一本是短篇推理小说集,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引进陈舜臣的推理小说。而收在《青玉狮子香炉》一书中的同名小说,也是陈舜臣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线。1969年,他凭《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赏。在此之后,他渐渐转向历史小说写作。

1967年,陈舜臣以《鸦片战争》“试水”。这部作品足足花了三年多时间,正是它确立了日本文学当中的“中国历史小说”一类。踵迹其后的有宫城谷昌光、酒见贤一、冢本青史等,田中芳树更称陈舜臣是“巨大的灯火”。如今,陈舜臣和司马辽太郎已经是公认的日本当代最重要的两位历史小说家。同以日本历史为素材的司马辽太郎相比,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基本以中国历史题材为背景。许多日本人正是通过陈舜臣的中国历史小说,才逐渐对中国有了深入的认知。

在陈舜臣为数众多的历史小说中,最著名的当属《小说十八史略》。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每日》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100万册。之后,又改版为12卷,也一再再版,直到1992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小说十八史略》能源源不断发售,在日本文坛也是很少见的事。

以通俗历史作家成名后,陈舜臣开始成为日本的媒体明星,这一点也与易中天等学者在中国的走红异曲同工。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