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华

陈敏华

北大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教授
陈敏华,女,汉族,1946年2月生,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先后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超声对肝癌的诊断研究》获卫生部首届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优秀论文一等奖;“超声对颅脑微小肿瘤及脊髓病变的术中定位及诊断”获北京市卫生局成果奖、技术改进一等奖。[1]
  • 中文名:陈敏华
  • 民族:汉
  • 性别:女

人物经历

陈敏华从事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诊治30余年,多项科研成果被国际认可,诊疗的1200多例难治肿瘤灭活率达95%,射频治疗初发癌5年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虽已70岁高龄,依然拼搏在医院教研第一线。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敏华顶着“肝癌不可穿刺”的压力率先开展超声引导穿刺技术研究,开创了不开腹即可快速获得确诊的时代;针对我国胆系肿瘤多发,她自1983年开始,记录所有可疑病人的家庭住址,从而获得了早期癌的诊断依据;她创建的胆管诊断策略被国际上称为“陈氏法”,使我国超声诊断肝癌、胆管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又相继开展了胸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及穿刺活检,颅脑脊髓肿瘤术中定位等多项创新技术。陈敏华耗时2年创建了有效治疗6厘米肝癌的精准消融方案,和助手密切配合精心治疗3000余例,效果显著。

1987年,年近40岁的陈敏华公派留学日本,学成后放弃优厚待遇按期回国。为了集中精力编写专著,年过六旬的陈敏华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她40年前就患上心脏病,专家会诊决定给她装心脏起搏器,在得知装了之后不能再做射频,她跳下病床就出院了。

2002年在第九届东京国际超声大会上,她和研究生发表的3篇论文,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被英、美、日专家誉为“中国年”;陈敏华3次当选国际超声造影大会主席,大大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  

主要事迹

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超声对食管、胆管、肝肿瘤、肾肿瘤、腹盆腔肿瘤的浸润粘连等方面的论著计14篇在美国的Radio1ogyJCU,英国BJR,日本JRS、TMR等著名放射、超声医学杂志刊登发表;以主要协作者参加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撰写《中华内科学》、《中华影像学》等专著11部,主编出版了《腹部疾病超声图谱》。

出版图书

腹部疾病超声图谱

作者名称 陈敏华

作品时间 1999年08月

《腹部疾病超声图谱》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08月出版的图书,作者陈敏华。

个人荣誉

1987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留学期间,曾获北海道各级医疗机构的感谢状6份,1998年获日本北海道放射线“同门会奖”,并获中国超声发展40周年大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地做专题报告交流。陈敏华医生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陈敏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10日13日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5月13日当选第五届首都道德模范。  

世界肿瘤介入治疗大会金奖

近日,无国界肿瘤介入治疗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位肿瘤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特设肿瘤介入治疗“开创性贡献金奖”,北大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陈敏华教授和世界著名顶级消融治疗权威意大利Tito Livraghi教授、美国Mayo Clinic的W Charboneau教授受此殊荣。大会主席团称:肿瘤的消融治疗已经被肿瘤临床治疗正式接受,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这三位教授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得到认可,故颁此金奖。这是十几年来这个学会首度颁奖。

陈敏华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专家之一,2002年,在第三届该学会上她和团队发表的“肝脏大肿瘤消融方案”曾荣获优秀论文,大会主席Livraghi教授评价她对“她对肝癌消融治疗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和团队成员刻苦专研,多次在国际大会获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肝癌消融治疗水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陈敏华教授的引领和推广下,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中国肝肿瘤微创消融治疗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陈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称,此次她是代表中国消融领域的专家来领奖。北大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严昆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她说“此次颁奖对中国是极大的鼓励,并有助于规范化消融治疗的推广,我们会更加努力!”。

本次大会共有七十余篇消融治疗论文在大会报告,其中两篇及三十余篇壁报论文来自中国,北大肿瘤医院严昆、吴薇的两篇壁报入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