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虫

阿米巴虫

变形虫科原生动物
阿米巴(Amoeba):原生动物,虫体赤裸、柔软,因可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以致体形不定而得名。伪足除具行动的功能外,还能摄食。阿米巴在池塘、小沟、水田中终年可见。变形虫能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是痢疾内变形虫,这是人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
  • 中文名:阿米巴虫
  • 拉丁学名:Amoeba
  • 别名:食脑虫
  • 界:原生生物界
  • 门:原生动物门
  • 亚门:肉鞭动物亚门
  • 纲:根足纲
  • 亚纲:
  • 目:变形目
  • 亚目:
  • 科:变形虫科
  • 亚科:
  • 族:
  • 属:
  • 亚属:
  • 种:
  • 亚种:
  •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巴拿马、波多黎各、委内端拉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物种简介

物种分类

阿米巴虫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前者寄生于人和动物,主要有4个属,即内阿米巴属(Entamoeba)、内蜒属(Endolimax)、嗜碘阿米巴属(Iodamoeba)和脆双核阿米巴属(Dientamoeba);后者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尔侵入动物机体,主要有5个属,即耐格里属(Naegleria)、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哈曼属(Hartmannella)、Vablkampfia属和Sappinia属。

生活环境

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于水、泥土或腐败有机物中,滋养体以细菌为主,二分裂方式增殖,并可形成包囊。福氏纳格里原虫(N.fowlere)的阿米巴型可以成囊,但鞭毛型则不能。

健康危害

已知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临床上,溶组织内阿米巴引发的病例多,感染面广,危害大。世界各地的水、空气和土壤都存在自由生活的阿米巴。

引发阿米巴性脑膜炎

1965年以后陆续发现一种阿米巴性脑膜炎,阿米巴虫是通过进入鼻孔的污水传播到大脑的,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起初的发病症状是头疼、颈部僵硬、发烧和肚子疼。阿米巴的致死率超过98%,人通常在受感染后的5到7天内死亡。

已知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pathogenic free-living amoebae)引起的人脑膜脑炎有两类:即由纳格里属(Naegleria)阿米巴引起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 phalitis,PAM)和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GAE)。

治疗

治疗尚缺乏理想药物,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和磺胺可能有一定疗效。预防也缺乏有效措施,加强水源检查,进行水体消毒,避免接触疫水(30℃以上疫水更要注意)可以防止感染。此外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也很重要。

诊断

临床上有急性脑膜刺激症状。并有河水接触史或游泳史、应怀疑本病。脑脊液呈脓性或血性,应涂片镜检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取脑脊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或采用免疫诊断可提供诊断依据,但只能用于慢性病例。尸体剖检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棘阿米巴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的诊断较困难,因在脑脊液中均未发现滋养体,所以需要做病灶活检和组织学检查。

科研价值

2006年,由纽约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Sandie  Baldauf和Dundee大学生化教授Professor  Pauline  Schaap率领的研究小组获得了现有的100种阿米巴虫(social  amoeba)的分子图谱,由此现有的阿米巴虫(social  amoeba)全部家族谱系(family  tree)成功绘制完成,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为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进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利用新得到的家谱,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模型系统,用于解释单细胞生命怎样进行信号传递的,以及怎样依据环境条件改变而相互作用产生多细胞结构的。先前一直没有任何有关Dictyostelia阿米巴虫的分子数据(Dictyostelia阿米巴虫是一个巨大的、古老的阿米巴虫亚家族)。

阿米巴虫是一组遗传差异显著的生命形式,差异比真菌家族的还要大,与所有动物的差异相似。进化和信息传递研究在多细胞有机体中很难进行,阿米巴虫为这两种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模型系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