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人

开封犹太人

中国犹太社群
开封犹太人是记录保存最完整的的中国犹太社群。他们居住在河南省开封市。虽然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当地中国人之中,但还是吸引着不时到来的欧洲访客的注意——他们对这个最遥远的犹太文化的边哨充满好奇。开封犹太人的犹太人身份不被以色列所承认,以色列的《回归法》是按母系相传这个正统的犹太人身份界定方法来断定犹太人的身份,而开封犹太人深受汉族文化所影响,子女的身份是父系相传的。由于入境较早,居住集中,延续较长,保留了一些文物、文献。常被视为中国犹太人的代表。开封犹太人始于北宋徽宗年间。
    中文名:开封犹太人 外文名:The Jews in Kaifeng 别名: 意义:保存最完整的的中国犹太社群 居住地:河南省开封市 特点:父系相传 影响:开封回归以色列的皈依回归

简介

由于入境较早,居住集中,延续较长,保留了一些文物、文献。常被视为中国犹太人的代表。开封犹太人始于北宋徽宗(十二世纪初)年间。大多从天山南路入境,先是经商,后定居下来。初来有汉姓金、李、俺、艾、赵、张等十七姓。信奉犹太教,旧称“天竺教”,后改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开封有犹太会堂,称“清真寺”,建于金纪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毁于十九世纪中叶,延续了七百余年。由“掌教”(即拉比)主持,信仰耶和华,不设偶像,做礼拜,诵希伯来文以典,行割礼,遵守安息日、逾越节、普珥节等节期。

食肉必先挑筋,戴蓝色小帽,故又俗称“蓝帽回回”。不食猪肉,不与异教徒通婚。定居以后,与汉族友好相处,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如尊孔尊儒,春秋两季都去文庙参与祭典;清真寺内供“万岁牌”,上书皇帝名字;又增设“祖堂”,祀奉祖先。明代以后,与异族教徒不准通婚的禁律放松,逐渐为汉族同化,部分犹太人改宗回教(今伊斯兰教)而成回族,人口逐渐减少,宗教意识也日益淡薄,至十九世纪初,已完全停止宗教活动。现在,他们同中国社会融为一体,以致作为一个侨居的民族和宗教集团已不复存在。

中国称呼

犹太人:“术忽”、“竹忽”、“主吾”、“主鹘”、“朱乎得”、“祝虎”、“珠赫”等。

犹太教:“一赐乐业教”、“天竺教”、“挑筋教”、“古教”、“旧教”、“教经教”、“七姓回子”、“青回回”、“蓝帽回回”、“回回古教”。

遗迹

《重建清真寺记碑》明弘治二年

《尊崇道经寺记碑》明正德七年

《祠堂述古碑记》清康熙十八年

南教经胡同

北教经胡同

现状

被同化

开封犹太人均依照其本姓改取汉姓,共分七姓八家,分别为艾姓、赵姓、张姓、石姓、金姓、高姓和两家李姓,在经历了近700年的历史后,张姓和一家李姓湮没,至今在开封附近共有六姓犹太人后裔居住生活。1987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开封市共居住有犹太人后裔六十六户,159人。其中石姓三十一户,64人;李姓十二户,42人;赵姓两户,11人;艾姓十七户,32人;金姓两户,7人;高姓两户,3人在开封犹太人的七姓八家中,张姓和李姓只与回族通婚,据家谱记载,仅有犹太人嫁闺女给回族人家,而没有回族嫁闺女给犹太人家,这也许是这两姓湮没的原因,而其他六家则与汉族通婚,而在现存的六家犹太人后裔中,没有与回族通婚的记录。

经过长期的通婚,今日开封犹太人已经基本上被完全同化,体貌特征上已经与汉族等中国主要民族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很多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犹太身份识别。

在记忆中,文革前的开封犹太后裔保留着犹太人的风俗。当时开封犹太人,过犹太节日「逾越节」时家里吃不发面饼和淹一年的酸菜。除此之外还过犹太新年,但由于与其他犹太社区的隔离,唯一的依据就是圣经,所以日期可能和以色列的历法不太一致。文革期间,不少人受到了冲击,被打成(以色列特务)。当时曾经挂牌游街。很多犹太传统的书籍也被烧毁。

文化

在文化上,开封犹太人后裔放弃了犹太教的信仰,食物方面的禁忌已无人遵守,食用牛羊肉时“挑筋”的习俗很少有人遵守,各姓犹太人后裔均食用猪肉;在犹太人社群中非常重要的割礼在开封犹太人中早已不复存在并无人知晓;现在的开封犹太人后裔均不了解犹太教教义,大部分人不能分辨摩西、大卫和耶稣,所有开封犹太人均不过犹太传统节日,祭灶、迎门神、扫墓、祭祖等风俗与汉族无异;有记录显示,开封犹太人中有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1866年还有一名犹太人后裔皈依佛门法名本道。

据学者走访调查,石姓开封犹太人是保存犹太人文化习俗最多的一支,石家在饮食上仍然遵守挑筋的规则,在每年春节石家人均依照犹太逾越节的礼制,用毛笔沾鸡血涂抹门楣,并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石家要求子孙遵奉摩西十戒和朱子家训,但与其他犹太人后裔一样,石家人对犹太教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

据统计,目前开封有犹太人后裔六十六户,约二百人。在1950年代前后,这些开封犹太人大多认同自己为汉族,1980年代以来,开封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逐步复苏,赵姓和李姓的一些家庭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已经将民族改为犹太人或犹太族,但他们的民族认同并不被官方承认,开封犹太人并不享受少数民族在升学等方面的优惠。

犹太人是历万千劫而岿然屹立不倒的民族。他们前仆后继,直至本世纪四十年代才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以色列。此前,没有祖国的犹太人一代代颠沛流离,到处抛洒下血泪与白骨,依然不堕其志。这种坚忍不拔、笃诚宗教、恪守传统和百折不回的凝聚力,遂使得犹太人被公认为最不容易被同化的族群。

恍如宿命,犹太人的家园以色列就地理划分而言,属于亚洲,却恰在亚非大陆的边缘,自然,人们在亚运会上从未见过他们的旗帜。“入籍”非洲,诚然亦非他们之所愿。历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均与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开战。到底此身何属,“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们仿佛仍是一个悬浮于尘世的流浪者。

据中国史册和入华外国人士(如利玛窦)的记录,从古以来,就有犹太人移居华夏,他们的荣枯故事,因中国激荡的变局而佚失。近十年来,西方的犹太史学家开始追寻这条模糊不清的脉络,更因开封的一群中国姓氏的原住民向国家民委申请注册“犹太族”而令人注目。

据史载,自唐代便有犹太人经波斯进入中国经商。他们被称为“石忽”人,即新波斯语JAHUD(犹太人)之音译。唐朝之高度开放,文化兼容之胸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据《唐书》记载,唐末黄巢农民军入粤屠城,尽诛广州数十万胡人。鉴于中国史家之为“乱臣贼子”立耻辱柱之春秋笔法,我们无妨采用阿拉伯人的记载,在商埠广州被屠的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拜火教徒约为12万。

伊斯兰教徒在中国自成社区,也是始于唐朝。犹太人的社区则要晚一些,是在北宋灭亡后的金朝,女真人治下的汴梁(开封),有了第一家犹太会馆,他们的宗教名称是充满汉语韵味的“一赐乐业”,读起来音节颇近“以色列”。犹太人聚族而居,在汴梁古都中与汉人、穆斯林相处和谐。他们坚执自己的信仰,并保持其文化习俗,他们当然也不吃猪肉,而且宰杀牛羊时的仪式亦与穆斯林有别,他们必须将牛羊的腿筋剔除,故此开封民间称之为“挑筋教”,犹太人并不认为这称呼含有贬义,文史中便广泛采用。

开封犹太人在北宋时有70个家族姓氏,金朝建立教堂后,为犹太人居华的鼎盛时期,共有500多家、4千多人。无论是汉人或是女真人,对开封犹太人均无歧视。他们可以平等地参加科举,封官食禄。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经商,和居华立业的阿拉伯人一样长袖善舞。惜乎,由于金朝与南宋的连绵战争,又历黄河水灾,犹太社区几经兴废,至元朝时已无他们的记载。再到明朝,据户籍记录,开封犹太人仅剩十余户。

清朝降世,连续逢上几代勤勉治国的君主,天下太平,犹太人亦陆续回迁开封。然而,对于移民来说,“盛世”也有一种阳融与阴柔的渗透力,长时间的安居乐业,令人却认他乡是故乡。不巧犹太教堂在清朝毁于水灾,能识希伯来文的宗教领袖“拉比”后继乏人,便无法实行割礼仪式。渐渐,犹太人普遍与汉人通婚,已丧失了自己的宗教文化。

1866年,美国牧师丁韪良曾到开封考察中国犹太人社会的情况,并得到两本极珍贵的希伯来文经卷。但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开封犹太人已成为族系中的“孤儿”,不出五十年将会被完全同化。事实印证了他的预言。

事实更证明了另一定律----如果说犹太人是最难被同化的民族,恰恰中华文化是最容易同化异己的一种文明。

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饱受迫害,这种精神苦难增加了他们宗教信仰的深厚度和超越性。偏偏在中国,官方与民间都从无排犹之记录,“平安是福”,他们的棱角渐被磨平,连五官的轮廓都与汉人一样起伏平缓了。通常认为,开封犹太人的被同化,从文化层面上是中国的科举与文官制度使然;从血裔层面上是与汉人通婚使然。但近年有一些中外学者则倾向认为: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有些基点十分相近,如重视教育、家庭伦理,以及勤劳节俭和追求发家致富等等。这是犹太人与中国人长期混居之后日渐趋同的原因。

然而,开封犹太人后裔认祖归宗,希望确立其“少数民族”身分的申请,于今年初被大陆国家民委否决。其间并无什么复杂的政治因素,关键在于这些“遗民”已不能得到中外民族学专家的认可。加入中国籍的美裔犹太人、全国政协委员沙博理指出:在现代中国,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犹太教作为一种宗教,已不复存在。

80年代至今,来自以色列及欧美诸国的学者到开封考察后,亦认为,当地虽有古代犹太人之族裔,但他们早已不尊奉犹太人的习俗与仪式,对犹太宗教毫无了解,又经多代通婚,他们的外貌特征,被彻底汉化。要确认其谱系,已极其困难。

一个经野火春风、屡伏屡起的骄傲民族,终于在中华文明之瀚海中不着痕迹地融化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