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若市

门庭若市

汉语成语
门庭若市(拼音:méntíng ruò sh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一》。“门庭若市”的意思是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多含褒义。 [1]
  • 中文名:门庭若市
  • 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 近义词:车水马龙
  • 反义词:门可罗雀
  •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用法:褒义,谓语
  • 结构:联合式

成语出处

(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间或,偶尔)进。期年(满一年,期音jī)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门庭若市”这个成语即出自于此。

成语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大夫名叫邹忌,人长得很英俊。有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

“您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呀!”

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来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于是,他想:“妻子说我英俊,是因为偏爱我;爱妾说我英俊,是因为惧怕我;客人说我英俊,是因为有求于我。其实我实在没有徐公漂亮啊!”

接着,他又从这件事联想到,齐威王身为一国之君,所受到的蒙蔽一定更多。第二天早朝,他就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说给齐威王听,并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

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成语寓意

该则成语蕴藏着极大的信息量。它既让人们看到了齐威王的心胸宽阔、气度宏大、通情达理、从谏如流以及知错能改的明主形象,也使人们感受到了邹忌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深谋远虑、真诚恻坦而又足智多谋的贤臣形象。读罢该成语故事,既要为威王从谏如流的可贵素养以及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点赞,又深深钦佩邹忌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及其高超的劝谏艺术。齐国内政修明,不须用兵就能战胜敌国,使别国臣服,这是威王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结果。而威王之所以能够从谏如流,付诸行动,与邹忌高明的劝谏艺术不无关系。在此次进谏中,邹忌欲言劝谏大事,却从家庭琐事谈起,他一开始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巧妙运用设喻类比的方法,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了心理人情相通,让威王既明白了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又懂得了纳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并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结果收到了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候的奇效。

概而言之,该则成语故事至少给人们两点启示。一是管理者应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二是沟通二字,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在人际交往中,沟而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作为沟通高手的邹忌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而言,在人际沟通中,应根据沟通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特别是在劝谏别人时,只有谙熟对方心理,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语言委婉,用语得体,才能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意见,进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门庭若市”指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来往的人很多。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商业、服务场所。多含褒义。  

运用示例

老舍《四世同堂》:“粉妆楼有许多朋友,一天到晚门庭若市。”

张难先《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是时热心之士,闻武昌首义来 集贤馆报名者,门庭若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