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校注

长物志校注

明末文震亨所著书籍
明末文震亨(启美)所著《长物志校注》,于1984年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陈植(养材)校注、杨超伯校订、陈从周作序。卷首保留沈春泽原序,卷后有伍绍棠原跋。另有附一:《文震亨生平事迹有关资料》;附二:《明末文震亨氏的造园学说》(陈植撰);附三:《长物志校注引用参考书目》。该校注本为陈植注释《园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陈从周称陈植氏“治学之谨严,用力之勤笃,足为楷模”。
  • 书名:
  • 别名:
  • 作者:文震亨 陈植
  • 类别:园林文化
  • 原作品:
  • 译者:
  • 出版社:
  • 页数:456
  • 定价:
  • 开本:
  • 装帧:精装 简装
  • ISBN:
  • 中文名:长物志校注
  • 主办单位: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统一书号:17196-024

作者简介

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晚明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曾祖文徵明,“明四家”之一。祖父文彭,官国子监博士,以书画、篆刻名重一时。受其家学影响,文震亨在造园实践和诗书画方面均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除《长物志》外,还有《琴谱》《香草诗集》《文生小草》等作品传世。

陈植,字养材(1899—1989),我国著名的造园学家、林学家。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于1922年毕业回国。历任金陵、中央、云南、中山等大学林学系教授;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等。解放后,先后任南昌大学、华中蓰学院、南京林学院教授,专攻造园学、造林学及其历史遗产,均有专著及论文发表,奠定了造园学的基础,在研究中国造园史方面成就尤著,在国内外影响深远。陈植先生发表的主要著作:《都市与公园论》、《观赏树木学》、《造园学概论》、《园冶注释》、《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长物志校注》及《陈植造园文集》等。

作品简介

《长物志》(明)文震亨著,成书於1621年,共12卷。收入《四库全书》。作者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江苏苏州人。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的曾孙,天启间选为贡生,任中书舍人,书画咸有家风。平时游园、咏园、画园,也在居家自造园林。《长物志》一书完成于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五志,另外七志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亦与园林有间接的关系。

相比于《园冶》,《长物志》更多地注重于对园林的玩赏,与《园冶》更多地注重于园林的技术性问题正可互为补充。此外,《园冶》因为是立足于江南的造园实践,而江南花卉繁茂,水源充沛,所以计成对此措意不多;《长物志》则主要是针对北方的造园实践,而北方草木珍稀,水源犹缺,所以,文震亨对此的重视尤见匠心。

作品目录

1.卷一室庐

2.卷二花木

3.卷三水石

4.卷四禽鱼

5.卷五书画

6.卷六几榻

7.卷七器具

8.卷八衣饰

9.卷九舟车

10.卷十位置

11.卷十一蔬果

12.卷十二香茗

多种版本流传

主要有:

一、明末木版。全书各卷均注雁门文震亨编、东海徐成瑞校。卷首有序云:“友弟吴兴沈春泽书于余英草阁”,三册,未注明版本年代。

二、清版。(1)乾隆年间手抄本,见于《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版;(2)《砚云甲乙编》版。无序、跋,清末上海申报馆铅印本;(3)咸丰三年(1853)南海伍氏刊本,《粤雅堂丛书》版,沈春泽序,无跋;(4)《娱意录丛书》版。不分卷。清代潘志万辑,清代桐西书屋绿柳精抄本。

三、民国版。(1)《古今说部丛书》版,无序、跋、民国四年再版,中国图书公司和记印行本;(2)《说库》版,无序、跋,民国四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3)《丛书集成》版,沈春泽序,民国二十五年商务印书馆铅印版;(4)《美术丛书》版,沈春泽序,伍绍棠跋,民国十七年神州国光社本;(5)《申报馆丛书》本。

文震亨受惠于家学,一生著述甚丰。计有《琴谱》、《开读传信》、《载贽》(五卷)、《金门集》、《清瑶外传》、《武夷賸语》、《一叶集》、《岱宗琐录》、《文生小草》、《香草诗选》(五卷)、《新集》(十卷)以及《长物志》(十二卷)等,未刊刻者还有《陶诗注》、《前车野语》等。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另有明天启二年(1622)文氏水嬉堂刻本《秣陵竹枝》(一卷)、《清溪新咏》(一卷)。其园林艺术修养时流露于诗文记游之作,集中表现在《长物志》、《怡老园记》、《香草垞志》三著之中,以《长物志》为代表。

其造园香草垞,是对冯氏废园的改筑,设主要园林景点婵娟堂、绣铗堂、笼鹅阁、众香廊、斜月廊、啸台、玉局斋、乔柯、奇石、方池、曲沼、鹤栖、鹿砦与鱼床等,在亲身造园实践基础上,对中国园林艺术颇有研究。据明人顾苓《塔影园集》云:“所居香草垞,水木清华,房栊窈窕,阛阓中称名胜地。曾于西郊构碧浪园,南都置水嬉堂,皆位置清洁,人在画图。”

《长物志》所记,反映出文震亨的造园观。全书十二卷,除卷五“书画”、卷七“器具”、卷八“衣饰”、卷九“舟车”、卷一一“蔬果”、卷一二“香茗”与园艺一般并无直接关涉之外,其余各卷对种种园事记述颇详。

卷一,“室庐”。认为以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倘不得已而暂居于嚣市,须设静庐以隔市嚣,必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竹、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这集中表现出作者关于园居的审美理想。接着,这一卷对室庐的门、阶、窗、栏干、照壁、堂以及山斋、丈室、佛堂、桥、茶寮、琴室、浴室、街径、庭除、楼阁、等建筑形制作出具体规定与解说。

卷二,“花木”。阐述园林花木种植之艺。提出“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的种花植树之则。进而对牡丹、芍药、玉兰、海棠、山茶、桃、李、杏、梅、瑞香(睡香)、蔷薇、木香、玫瑰、紫荆、棣棠、薇花、石榴、芙蓉、薝卜(栀子)、茉莉、素馨、夜合、杜鹃、松、木槿、桂、柳、黄杨、槐榆、梧桐、椿、银杏、乌臼、竹、菊、兰、葵花、罂粟、萱花、玉簪、金钱、藕花、水仙、凤仙、秋色(鸡冠花)、芭蕉以及瓶花、盆玩等,一一作出记述,述其形态、生长习性、在园景之中所具的审美品格与作用,写出作者对这些奇花佳木的人格比拟思想。

卷三,“水石”。记叙园林水石艺术、叠山理水之趣。认为“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表现出作者对园林水石审美的真知灼见。继而分述园中广池、小池、瀑布、凿井、天泉、地泉、流水、丹泉、品石、灵璧石、英石、太湖石、尧峰石、昆山石、锦川石、将军石、羊肚石、土玛瑙、大理石与永石等形态、审美属性与园艺情趣。

卷四,“禽鱼”。指出凡佳园不可无禽鱼之乐。“语鸟拂阁以低飞,游鱼排荇而径度,幽人会心,辄令竟日忘倦”,意在“得其性情”。从而对种种珍禽佳鳞依次作出记述,计有:鹤、鸂鵣(待考)、鹦鹉、百舌、画眉、鸜鹆、朱鱼、蓝鱼、白鱼等诸多观赏鱼类。并记养鱼之趣,择水缸之法,观鱼之乐。

卷六,“几榻”。志述园林建筑的家具陈设。要求几榻之制,“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依次阐述作者对种种家具(榻、短榻、几、禅椅、天然几、书桌、壁桌、方桌、台几、椅、杌、凳、交床、橱、架、佛厨、佛桌、床、箱、屏与脚凳)及其陈列的审美见解。

卷十,“位置”。一是指园林建筑室内各种家具等的陈设位置,要求对坐几、坐具、椅、榻、屏、架以及悬画、置炉、置瓶诸法作出妥善安排。二是就园林建筑与整座园林的位置关系,提出看法。诸如卧室、亭榭、敞室、佛堂等经营位置,要在“得宜”,遵循所谓“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原则。

作品特色

(1)论园林建筑、花木栽培、水石形制、禽鱼观赏、经营位置等园林艺术,一再强调清雅、自然之旨,体现出封建文士典型的园林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

(2)对园事种种之记述不厌其详,而理论旨归点到即止,这部作为一个园林实践者所撰的著作,既具有一定的园艺理论色彩,又因书中所记多属实证,故可依书所记,指导筑园实践,具有可操作的意义。

(3)前述本书书画、器具、衣饰、舟车、蔬果与香茗诸卷内容,依今人园林艺术观念,似与园事无直接关涉,可暂列于外。然按中国古人之见,所谓园林,首先是一种集建筑、花树、山水、禽鱼、家具以及书画、器具、衣饰、品茗等多种因素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所以,书画、器具、衣饰等项内容列入全书,在文震亨看来,却并不是多余的。也并不能说明,本书体例有什么累赘、支离之缺陷。

自从1984年陈植的《长物志校注》之后,中国居然就没再出过一版能放上书架的《长物志》。所以也难怪,84版《长物志》现在居然卖出了古书的价。——滕云2010-08-02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