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

铊中毒

铊引起的中毒反应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毛发脱落、肢体麻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肝肾损害等,特征性表现为患者的指甲上出现米氏线。铊中毒在中国的典型案件是1994年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事件。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中毒后表现症状为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中医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诊科室: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中文名:铊中毒 外文名:thallium poisoning 就诊科室:急诊科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出血 常见症状: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

简介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铊中毒者的指甲上通常都留有米氏线。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

人体摄入铊化合物可以通过误食含铊化合物、饮用含铊水源、食用含铊果蔬、职业接触等途径。职业性铊中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职业病。

病因

铊一种稀少而分布广泛的金属元素,外表与锡相似,在空气中其表层容易形成为氧化物,展性如铅,但较软,产状以化合物形态见于少数矿物。作为一种金属元素,用来制造光电管,低温温度计,光学玻璃等。它的盐类有毒,用于医药。

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含铊合金多具有特殊性质,是生产耐蚀容器、低温温度计、超导材料的原料,一些铊化合物对红外线敏感,是光电子工业重要原料。铊化合物还可以用来制备杀虫剂、脱发剂(醋酸铊)等。

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不足1克的剂量可能置成年人于死地,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

接触途径

日常接触摄入是导致铊中毒的重要因素。铊化合物可以经由皮肤吸收,或通过遍布体表的毛囊、呼吸道粘膜等部位吸收。有病例显示,暴露于含铊粉尘中2小时,便可能导致急性铊中毒。

此外,由于矿山开采等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也有可能导致居民通过饮食摄入含铊化合物,产生急性或慢性铊中毒。

大多数铊盐无色无味,溶解性良好,因此误食以及投毒也是铊中毒患者接触铊化合物的途径之一。

致毒机理

铊的毒性反应机理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细节仍然不为人知。目前(21世纪初)已经了解到的铊致毒机理包括:

1、I价铊离子与钾离子化学性质相似,在生物体内会与钾离子发生竞争,影响有钾离子参与的生理活动如神经冲动的传导等。

2、铊离子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致使其失去生理活性,目前已知铊会与线粒体中相关蛋白结合,导致氧化磷酸化失偶联,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铊还会与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影响角蛋白的合成,导致脱发和米氏线的产生。

3、铊与核黄素结合,干扰生物氧化的过程,引起外周神经炎。

4、铊会干扰DNA的合成并抑制有丝分裂。

5、铊可以穿过胎盘对胎儿造成损害,还能够穿过血脑屏障。

分类

根据接触史和病程发展,铊中毒可以分为急性铊中毒和慢性铊中毒:

急性铊中毒

是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铊所引起的中毒反应,接触途径多为口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慢性铊中毒

一般由长期职业性接触导致,症状与急性铊中毒类似,但病程较长,临床表现较为缓和。

临床表现

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脱发和皮肤损伤

脱发是铊中毒的特异性症状,所有铊中毒患者都会在中毒反应发生后脱发,不仅头发脱落,胡须、腋毛和阴毛也会脱落,但是眉毛通常不会脱落。

脱发症状一般发生在急性铊中毒后1至3周,最短者4天内即出现脱发。铊中毒导致的脱发,头发会成束脱落,产生斑秃。这种脱发通常是可逆的,毛发一般会在铊中毒治愈后4周左右开始再生,3个月完全恢复,但有报道称,严重的铊中毒可以导致永久性脱发。

神经系统症状

铊能够引起周围神经炎,患者在中毒后12小时到1周时间内开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随即从足端部开始产生疼痛感,并随着病程进展向上蔓延,轻触患者皮肤即产生难忍的灼痛感。随后,患者将产生运动障碍,感觉下肢无力,最终发展成肌肉萎缩。

铊还会影响视神经,导致球后视神经炎以及视神经萎缩、黄斑区光反射消失。铊还会造成眼肌麻痹,上眼睑下垂,此外,由于铊的作用,患者通常晶状体会出现白色浑浊。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铊中毒患者视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光感。

铊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患者会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焦虑不安乃至人格改变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癔病样表现,有伤人或者自伤行为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

经口服接触摄入铊化合物的患者会较早地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腹痛。此外患者还常会出现便秘,随着病程的发展,后期转为腹泻;一些患者可见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一些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炎。

诊断

诊断依据

依靠特征症状可以诊断铊中毒。

脱发、周围神经炎引起的下肢麻木和疼痛敏感,以及恶心、呕吐腹部隐痛等症状同时出现,是认定铊中毒的重要线索。此外,铊中毒患者的指甲上还会出现白色横纹,称为米氏线,这是确诊铊中毒的重要依据。

询问患者的病史也是诊断铊中毒的重要依据,有铊接触史,或有可能接触到铊,且具有铊中毒特征症状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了铊中毒。

铊含量检测

对血液、尿液毛发等生物样本的检测是最终确诊铊中毒的依据。其中尿液的检测最为重要,由于铊在体内几乎完全经肾代谢,故而尿液中铊的浓度直接反映了患者与铊接触的状况和中毒状况,尿铊浓度超过0.015mmol/L便可以确诊铊中毒。

治疗

对于铊中毒至21世纪初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是金属络合剂、含硫化合物、利尿药等。对铊中毒基本的治疗原则是脱离接触,阻断吸收,加速排泄。

脱离污染源

急性铊中毒的患者,需要尽快移出污染场所,用清水清洗受到污染的皮肤,经口服接触的患者需催吐,并用1%碘化钠溶液洗胃,而后饮用大量牛奶一帮助消化道内的铊尽快排出。

对于慢性铊中毒患者,首先需要询问患者接触史,找到铊污染源,尽快移除铊源,解除患者与铊的接触。

药物治疗

普鲁士蓝(六氰合高铁酸铁钾)、二巯基丙酸钠、双硫腙、硫代硫酸钠等药物可以与体内的铊发生络合,含硫化合物则会与之发生共价结合,结合后的铊能够更快速地经肾排出体外,因而上述药物是目前治疗铊中毒的首选药物。这些药物一半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通常与利尿药同时使用,以提高排铊的效率。此外,口服氯化钾溶液也可以加速铊的排泄。

血透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协助排铊。

相关事件

1994年的清华女生朱令发生铊中毒,朱令曾是清华大学颇具才气的女生,后来发生严重铊中毒,终生残疾。其清华大学室友孙维当时被纳入调查范围,并被朱家和周围一些人认定有重大犯罪嫌疑。此案最后没有被侦破,孙维改了名,移居美国。

1997年5月,北京大学19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因同学投毒发生铊中毒,因抢救及时,均彻底恢复。

2006年11月,前KGB成员、俄罗斯总统普京反对者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英国被人下毒。初期有人怀疑他铊中毒,之后这种可能被排除,并被证实为钋中毒。

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网购了250克硝酸铊,用其中的2毫克投毒。3名同学喝水后出现铊中毒反应并住院治疗。

2007年10月25日,汕头一亿万富翁确诊为铊中毒,11月2日救治无效死亡。

2013年7月,42岁的李天乐被新泽西州米德塞克斯县检方指控谋杀和妨碍检控两项罪名。检方表示,李天乐谋杀丈夫的原因是不愿与之离婚。新泽西州米德塞克斯县法官在9月30日宣布:涉嫌用铊毒害丈夫王晓业的华裔化学师李天乐被判处被判处终身监禁,且62年内不得假释。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