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

汉语汉字
镜(拼音:jì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解字》篆文,形声字,古字形从金竟声,本义指可以经反射而映照出物体形象的金属制品。在现代汉语中,“镜”亦可指各种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
  • 中文名:镜
  • 拼音:jìng
  • 繁体:鏡
  • 部首:钅
  • 字码:
  • 五笔:QUJQ
  • 仓颉:OPYTU
  • 郑码:PSKR
  • 笔顺:
  • 字级:一级(编号:3354
  • 平水韵:去声二十四敬
  • 注音字母:ㄐㄧㄥˋ
  • 笔画数:5+11
  • 造字法女:形声字
  • 结构:合体字,左右结构
  • 统一码:合体字,左右结构
  • 四角码:8071₂

字源演变

形声字。篆文写作图1,左部是“金”字,这是形旁,最早的镜子用金属磨制,尤以铜制居多,所以“镜”的意符是金;右边的“竟”字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说文解字》说:“镜,景也。”“景”是“影”的古字,段玉裁解释说“景”是光线的意思,金属遇光可反射物象,是为镜的原理。“镜”字的本义就是“镜子”。

镜子之所以能照见人影,是因为它的表面光滑、洁净。所以“镜”字又可以引申为形容词明净、洁净。唐代诗人杜牧在《长安秋望》这首诗中说:“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意思是,深秋季节,万物都披上了一层白霜,明净的天空连一丝白云也没有。镜子虽然能照出物体的形象,而且丝毫不差,但镜中的影像毕竟不是真实的事物。所以又有“水中月,镜中花”的说法,用来比喻虚幻而不可捉摸的事物。后世也常以“镜花水月”比喻虚幻。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镜jìngㄐㄧㄥˋ

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子(亦指「眼镜」)。~台。~匣。~奁。铜~。穿衣~。

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头。~片。眼~。胃~。凸~。凹~。三棱~。望远~。显微~。

3.监察,借鉴:~戒。

4.照耀:「荣~宇宙」。

详细释义

◎镜

鏡jìng

〈名〉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mirror;lookingglass]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lense;glass;scope]。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眼镜[glasses]。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词性变化

◎镜

鏡jìng

〈形〉

明净[clear]。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镜

鏡jìng

〈动〉

照[mirror]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明察[perceive]。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借鉴[useforreference]。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居庆切(jìnɡ)

景也。从金竟声。

说文解字注

景也。

段注: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此以叠韵为训也。镜亦曰鉴,双声字也。

从金,竟声。

段注:居庆切,古音在十部。

广韵

居庆切,去映见‖竟声阳部(jìnɡ)

镜,《拾遗録》曰:“穆王时渠国贡火齐镜,广三尺六寸,暗中视如昼,人向镜语则镜中响应之。晋镇南大将军甘卓照镜不覩其头,视庭树而头在树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庆切,音竟。《说文》取景之器也。《玉篇》鉴也。《释名》镜,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汉·韩安国传》淸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前汉·衞姬传》深说经义,明镜圣法。

又石镜,山名。《浔阳记》石镜山之东,一圆石县厓,明净照人见形。

又石名。《述异记》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於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又破镜,兽名。《前汉·郊祀志》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注》祠祭以解罪求福,枭鸟食母,破镜似貙食父,黄帝欲绝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姓苑》汉河内令镜敛,後唐同光中媵臣镜新磨。

又《韵补》叶居亮切,姜去声。《道藏歌》风云隐宛微,讲论五岳匠。砗磲精琉璃,琥珀金刚镜。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