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

钱荒

经济学术语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2013年6月,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中文名:钱荒 外文名: 别名: 原因: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 性质:金融危机 影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概念介绍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钱荒,一面是资金“饥馑”,一面是游资“过剩”,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

出现原因

四点原因

第一,资金外流。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站上16000点的高位,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2012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第二,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这是这一段时间美元买盘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同时,20号文还强调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这实际上是监管层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第三,2013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第四,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上述各种因素都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收缩压力,而6月上旬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门事件产生的蝴蝶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猜测和预期,放大了“钱荒”的恐慌效应。

当然,比光大银行蝴蝶效应更强烈的市场恐慌心理,来自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紧缺的态度和反应。在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急速飙升的情况下,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动作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由此透露出强制商业银行去杠杆的政策预期,这导致恐慌情绪越来越浓,市场利率越走越高。

持续时间

从季节性因素来看,6月份是商业银行考核二季度贷存款规模的时点,短期存款冲规模导致市场资金更加紧缺,资金成本上升在所难免;加上6月底7月初又恰好是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的时点,流动性上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的资金紧缺。因此,如果央行近一段时间没有安排大力度的释放流动性措施出台,“钱荒”至少要延续至7月初。而资金面吃紧也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攀升。

社会影响

1、中小企业总体来说2013年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与2008年订单一夜间消失导致“猝死”相比,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倒有,活着又看不到希望。

2、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观,下半年真有可能迎来一波倒闭潮。

3、没有钱升级措施和风险防护都做不了。

4、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可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1%的月利率还算公道,由于货币持续收紧,2011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比往年高出不少,3%的月利率比较常见,高的可以达到6%~8%,这意味着最高近100%的年化利率。

5、“钱荒”波及中国股市资本市场遭遇“大旱”,在股市连连创下新低后道出了A股快速走熊的一个原因。而市场成交金额的迅速下滑,正在验证没有新增资金入场的猜测。与入市抄底的巨大风险相比,当下不少手头现金充裕的人士似乎更愿意选择将资金投入民间借贷领域。

6、股市“大旱”不仅是因为“降水”过少,在银行信贷紧张的现状下,A股市场成为套取资金最为便利的“抽水池”,“竭泽而渔”正在成为股市“大旱”面临的又一个危机。

资金走向

1、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海内外上市获得巨额资金、出手阔绰;民间资金高息放贷、借贷利率节节攀高;金银价格大起大落、游资投机花样迭出,寻找出口的资金在中国市场中左右突围。

2、一面是资金“饥馑”,是游资“过剩”,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

3、这种失衡与错配,在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忧虑下被成倍放大,结果之一便是,许多民资“打死也不进实体经济”,汹汹涌向各种可以炒作的虚拟经济与商品中,泡沫迅速膨胀。如何以丰补歉,这是眼下一道亟须破解的难题,困难重重,却又迫在眉睫。

资金旱情

1、“谁出钱”“借不到钱”成了近来银行间资金交易市场里最纠结的话题。伴随着“钱荒”,资金利率一涨再涨。直接反映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贵”“贱”的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无论期限长短,基本都创下了春节之后的新高。

2、另一个与实体经济关联更为紧密的市场中,票据直贴、转贴利率也同时上行,钱荒源于银行体系,然而和民间利率相比,官方贷款利率依然“非常低”。

3、这一切正在发生5%的隔夜拆借利率甚至高出了10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而民间高利贷也已经成为“钱荒”之下无奈的选择。

4、在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集聚的浙江省,融资成本高企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生存的拦路虎。一些企业已经在承受甚至高达60%年化利率的民间融资成本,而另一方面官方贷款利率并不高,使得企业遭遇“冰火两重天”,利率“双轨制”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中国状况

出现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公布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内容,再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是6月8日以来半个月时间,国务院和央行第三次做此表态。专家认为,这表明了政府“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好”的决心。近期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风波,平常在人们眼中最“不差钱”的银行出现“钱荒”。

从2013年5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以三个月国债利率为例,5月7日,其到期利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涨,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月7日的2.36%暴涨了2.24倍。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陡升到6.97%,涨了近两倍。

加上本月上旬市场盛传的光大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市场像抽筋一样紧缩流动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喊:“钱荒来了!”

2016年12月,央行货币政策的逐渐转向,在兼顾“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具体的方式则是通过公开市场“缩短放长”等形式,不断提高货币市场短端利率水平。21日之前的债市几乎经历了最近三年最惨烈的暴跌。10月20日~12月20日两个月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65%涨至3.37%,上行72个基点;10年期国开债由3.02%涨至3.93%,上行91个基点;5年期AA企业债收益率由3.56%涨至5.04%,上行148个基点。

升级

2013年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数天飙高之后,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隔夜拆借利率的失控让更多的人开始好奇国内资本金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同业拆借利率的骤升背后存在众

多原因,包括季节性流动资金需求(纳税、监管规定和理财产品的成熟)及供应面因素(打击虚报出口导致资本流入量大幅下滑以及银行流动资金的囤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

对此,摩根大通预计,6月流动性状况将会得以缓解,但近期内仍存在有关央行所采取的强硬态度将人为地创造流动性紧缩并导致实质部门贷款利率走高(Shibor利率也大幅攀升至5.4%)的风险,为已然乏力的经济活动雪上加霜。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导致市场利率急速飙升更强烈的原因是市场的恐慌心理,很多机构一紧张都不愿意拆出资金了,实际资金并没有那么紧张。他表示,我国不存在资金大量流出的机制,贸易结售汇相对比较平稳,所以不会有大量的资金撤出。对于近日资金面的紧张局面,实际上反映了国内市场的不成熟。

其实,在2013年6月20日当天曝出一国有大行违约之前,6月6日就有传言称一中型规模的银行出现违约,“拆借资金违约门”其实已经预示了此次“钱荒”的来临。

过去几年,商业银行已经习惯于央行在市场资金紧缺时的出手相助。然而面对6月20日破天荒的拆借市场利率,央行态度却异常平静。不但没有启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工具,反而在当天继续发行20亿元央票,央行突然“断奶”令市场担忧情绪瞬间到达顶点。

解决方案

方案之一

2013年6月25日,国务院秘书一局紧急下发通知,要求银监会联系各家金融机构,立即上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建议方案。

根据这次国务院的通知,各中外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都要针对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对“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出建议方案和具体措施,由银监会汇总后于6月28日之前上报国务院。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提法首次出笼,而且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提出。据悉,在会议召开之前,银监会提供的方案相对积极和宽松,比如,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其中,民间资本发起民营银行的提法尚属首次。但会议的总基调却被市场解读为资金面继续从紧。

方案之二

在钱荒和股市暴跌的行情下,房地产已经成为无数国人投资的最佳选择,昨日某报纸报道了无锡市的商业地产火爆成交场面。

影响

取消利率优惠

“钱荒”效应造成银行资金的紧张,多家银行在信贷方面有意放慢节奏。房地产、基建类限制类贷款的新增几乎为零,而老客户和优质客户的贷款申请,也相应拉长了出款周期。

2016年6月

通常情况下,银行在2016年6月份时,资金和房贷额度都比较紧张,这是季节性因素。不过,今年的情况更严重一些。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是都缺钱。5月底到6月初的时候,银行放贷增加太快,导致额度提前用完了。如今银行在审批上就只能处于“半停贷”状态。通过审批的贷款也可能会因银行资金紧张放不出款。

短期降温

日前,受银行流动性趋紧的影响,不少城市银行房贷业务收紧,甚至有城市传出银行停贷“传闻”。“钱荒”真的能让持续高烧的楼市降温吗?

流动性若持续紧缩楼市可能面临风险

此次“钱荒”能否让高温的楼市降温?对此,房地产专家韩世同指出,银行的“钱荒”显现才刚刚开始,现在还很难判断其对楼市的影响。如果银行流动性持续紧缩,不排除会对楼市施压,导致成交萎缩,市场停滞的局面。

市民吐槽

办房贷好难,优惠快绝迹

有位叫“老杰”的网友发帖称,最近买了一套房,好不容易凑足首付,打算去办房贷,但是跑了好几遍银行,都说贷款额度用完了。银行告诉他,前面还有好多人在排着队,轮到他至少还要等上20多天。

公积金贷款已排至2017年1月

商业房贷紧张,公积金也紧张,金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处表示,现在贷款紧张,要至少要到明年1月才能排到。

传递信号

2013年6月23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多地的网点、ATM机、POS机、网银出现故障,导致众多储户无法正常办理业务。在银行业遭遇“钱荒”的当口,这一次的故障令人“虚惊”不小。

从形成原因来看,“钱荒”并不是商业银行突然出了问题,而是诸多因素汇合而形成的。据某银行负责贷款业务的消费金融部人士透露,按照以往经验,每年6月和12月都是资金需求量大的月份,银行资金本身就比较紧。此外,加上美国退出宽松的预期加强引导资金外流、外管局限制“热钱”流入等,而且央行没有首先选择为商业银行注资,最终才导致“钱荒”问题发生。

那么,既然银行“钱荒”,为什么央行这次会一反常态,非但没有优先选择注资,反而袖手旁观呢?笔者以为,其中传递出了多个经济信号。

2012年,中国占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近一半。近年来,央行更是被指责为全球最大的“印钞机”。此次央行不再向“钱荒”施救,表面上看,是迫于应对舆论压力,不敢再增加流动性的被动之举。其实不仅于此,从深层次分析,这与打造经济升级版和金融改革方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首先,央行不再优先考虑注资,其直接结果是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压力,倒逼其转型,比如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改善金融服务、增强盈利能力,比如优化贷款方向、提高贷款效率等。

而从种种迹象来看,银行机构的竞争机制也正逐步建立,银行在压力和竞争中转型的趋向愈加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在5月24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下一阶段要继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改善机构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提高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多个场合强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为银行间充分竞争消除后顾之忧。

另外,央行此次“故纵钱荒”,恰好可以推动市场充分利用好资金存量,推动不同银行间资金充分流动和利用,减少流动性,体现了中国金融业启动调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且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报告》也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挑战,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风险需要持续关注,要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看疫情对经济影响还没有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绝不会让市场出现“钱荒”,钱也不能“变毛”,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且略高一点。刘国强表示,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会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渠道:一是工业链渠道,企业要生产,原材料配不上,可能有一部分行业、企业就生产不出来;二是贸易渠道,有些企业、有些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卖不掉,没有订单;三是预期渠道,影响人的情绪,避险情绪在加强,市场在波动。

从这些意义上而言,“钱荒”是改革带来的阵痛,是一个必然而又伟大的阵痛,央行不会也没必要在当前情况下对商业银行施以援手。并且,作为一项重大改革,国家对其后果也必然考虑周详,即便需要“救市”,国家也是有这个实力的,实在没必要形成“钱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