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于1938年创办的国立三中江口分校的农职部。2002年铜仁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高级职校合并组建,升格为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12月16日成为国家民委、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截至2016年2月,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160亩,设有13个二级办学分院,50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802人,正高职称教师41人,副高职称教师154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0余人。 2017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3]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1]
  • 中文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办学性质:公办
  • 学校类别: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铜仁地区农业学校

1938年,创办国立三中江口分校的农职部。

1959年,在原“铜仁合作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铜仁地区农业学校。

1956年,铜仁合作干部学校筹办,1957年春季正式开学,其主任务是对高级农业合作社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进行3〜6个月的短期培训。校址在铜仁城北两板桥。

1958年,铜仁、江口、玉屏3县合并,学校迁至江口。

1959年,在原“铜仁合作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铜仁地区农业学校,校址几度搬迁。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又迁往松桃县大兴公社(现大兴镇),并与地区劳改农场合并。1973年,学校再度搬回铜仁城北两板桥原址。 

铜仁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7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铜仁商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铜仁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铜仁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1992年12月,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教委有关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精神,正式批准铜仁教育学院与铜仁师专合并,铜仁地区委和行署 研究决定,将原教育学院院址改建为“铜仁地区 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铜仁地区财政学校

铜仁地区财政学校,其前身是铜仁专区财贸职工业余学校,始建于1958年。

1964年,改建为铜仁专区财经干部学校,以短期培训财经 干部为主要任务。

1978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 批准,正式明确为中等专业学校,命名为“贵州省铜仁地区财贸学校"。

1986年,改为铜仁地区“财政学校”。 

铜仁地区卫生学校

1958年,铜仁专区建卫生学校,由铜仁卫生干部进修班与来自贵阳医士学校、贵阳助产学校和遵义护士学校的部分教师学生组建而成。学校借原铜仁地委党校校址,时称“铜仁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分专科、中专部,招收医疗专科2个班,中专(医士、助产士、护士)13个班,共有学生576人,教职工70人。10月,学校迁到铜仁城关两板桥。

1959年8月,学校撤销专科班,将专科班学生合并到遵义医学专科学校。是年10月17日,省卫生厅将学校命名为“贵州省铜仁专区卫生学校”。 

1966年9月,学校迁至铜仁市锦江南路59号,幵设有社区医学(原医士)、护士、助产士、妇幼医士、中医士5个专业。此后,学校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工作,招收二年制医士班、助产班、-年制赤脚医生班及36个月的中药、西医学习中医、针灸、计划生育等培训班,并实行“三上三下”开始办学。

1975年,学校招收由公社推荐的学生99人,学制一年。是年,学校12名教职工及52名学生在铜仁县川硐区乌泥村办班教学。

1992年,学校被列为“卫IV项目铜仁地区农村卫生人力培训中心”。

1994年9月,铜仁市卫校改为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医士、文秘、裁剪、家电维修等专业。

1995年,学校与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铜仁分校联办医疗专科班,招收学生75人,学制3年,对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98年,学校与铜仁电大联合办医疗大专班,招收学生41名。

合并组建

2001年10月,铜仁市有关部门召开筹备领导小组会议,对组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可行性论证。11月,铜仁地委召开专题会议,原则同意将地区农校、财校、卫校、职校、商校合并组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上报省政府。

2002年6月25月,贵州省政府行文批准铜仁农校、财校、卫校、职校、商校合并组建成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11月,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09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川硐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160亩;获得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12月,跻身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首批40所立项建设单位的行列。

2011年5月,学院获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学院领办的“铜仁市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实现了高职、中职“双示范”。 

2015年12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协议,学院成为国家民委、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 

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2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办学分院,50个高职专业。

序号

二级学院

办学层次

专业

1

农学院

专科

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

2

药学院

专科

药学、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

3

医学院

专科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4

护理学院

专科

护理、助产

5

经济管理学院

专科

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投资与理财、农村合作金融、计电算化、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

6

工学院

专科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城镇规划、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7

信息工程学院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

8

人文学院

专科

旅游英语、文秘、环境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音乐表演

9

继续教育学院

--

--

10

国际教育学院

--

--

11

马列部(政教部)

--

--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802人,有正高职称教师39人,副高职称教师208人,博士11人、硕士210人,双师素质教师341人;有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植物药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郁建生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带头人

级别

获批年份

1

园林植物识别技术

顾昌华

国家

2009

2

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

粱玉勇

省级

2008

3

健康评估

金立军

省级

2009

4

大学生文化修养

侯长林

省级

2010

5

中医诊疗技术

樊黔江

省级

2010

6

植物药分离纯化技术

郁建生

省级

2011

7

无公害茶树栽培技术

罗静

省级

2011

8

白山羊生产与综合实训

李吉祥

省级

2011

9

企业财务会计

文卫

省级

2011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省级科研机构1个、市级科研机构4个、校级科研机构4个。

国家级科研机构:铜仁茶叶综合试验站、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省级科研机构:贵州省中兽药工程研究中心;

市级研究机构:铜仁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武陵山区经济动物研究所、铜仁地区桃源文化研究所、铜仁地区茶叶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学院各类课题立项188项,获省地科技进步奖、人文社科奖、教学成果奖6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2200篇;出版专着61部;主(参)编教材110本。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59万册,电子图书2115GB,有中国知网全文镜像站、维普学术、超星数据库等电子资源。

文化传统

校徽

校训

“明德”: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也就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意思是:真正的道理就是正己律己的为人之道,必须以“明德”自律,使自己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均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求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追求真理,献身真理,贡献所学,以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服务,不为自己谋私利。

“笃行”:广泛地学习且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联系当前情况,并最终把学问落实到实处,并能亲自躬行。

“自强”:做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推己及人,宽以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同社会协调发展,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学校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杨春光

院长、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杨海英

副院长

徐联 杨政水 陈荣强

纪委书记

周弼琪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