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菰

野菰

列当科野菰属植物
野菰,中药名。为列当科植物野菰的肉质茎、花或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伤,疔疮。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双子叶植物纲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唇形目 亚目: 科:列当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野菰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野菰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野菰 采集时间:春、夏 毒性:小毒

入药部位

肉质茎、花或全草。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毒蛇咬伤,疔疮。

相关配伍

1、治哮喘:野菰15g,黄酒酌量。水煎服。

2、治鼻衄:野菰15g,瘦猪肉酌量。水炖服。(1-2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3、治甲状腺肿:灌草菰110g。炖猪小肠服。

4、治肠炎:灌草菰20g,水煎服。(3-4方出自《台湾植物药材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漱口。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性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约15厘米,体内无叶绿素。总状花序,花轴甚短,由鳞状苞腋抽生花梗,顶端开花,单生侧向;小苞片缺如;萼片成鞘状,长2~3厘米,包围于花冠筒下部,先端尖;花冠筒长而内曲,淡紫红色,长3~5厘米,先端5裂外展;雄蕊4,2强,着生在花管筒下部,与裂片互生。背有1退化假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侧膜胎座,柱头大,呈皿状。蒴果卵球形,长1~1.5厘米,种子多数。花期9~10月。

生长环境

喜生于海拔200-1800m的土层深厚、湿润及枯叶多的地方。常寄生于芒属和甘蔗属等禾草类植物根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本品长15-25cm,茎单一或近基部分枝,淡黄褐色或紫色;叶肉红色,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mm,宽3-4mm,光滑无毛,无叶柄。花生于花葶顶端,干时黑色。蒴果圆锥状或长卵球形,长2-3cm,2瓣裂,种子黄色,椭圆形,多数。气微,味苦,以体干,带花序者为佳。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急性咽炎,咳嗽,小儿高热,尿路感染,骨髓炎,蛇咬伤和疔疮等。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