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贝多芬

重现贝多芬

美国剧情片
《重现贝多芬》讲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丧失听力后的夕阳韵事,旨在披露《命运》交响曲背后不为人知的美丽乐章。身心承受着莫大痛苦而倍感孤独的天才,与立志成为音乐家的作曲助理日久生情。最终,爱的力量让贝多芬再次体味久违的幸福,为其渐趋褪色的生命重新涂上希望的色彩,其代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委婉动听。
    中文名:重现贝多芬 外文名: 其他译名: 类型:剧情|纪录片 出品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艾格利兹卡·霍兰德 编剧: 制片人: 主演:艾德·哈里斯,戴安·克鲁格 片长:103分钟 票房: 对白语言: 色彩: 电影分级: imdb编码: 主要奖项: 在线播放平台:

剧情简介

1824年,音乐大师贝多芬(艾德·哈里斯饰)正在赶制自己的新作《第九交响曲》,在乐章完成的最后阶段,他的御用抄谱员施莱默突然病入膏肓,将要不久于人世。为了让贝多芬的杰作如期上演,施莱默向维也纳音乐学院求助,希望能有位高才生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改片于2006年上映,它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在丧失听力之后仍不懈与命运抗争的夕阳故事,旨在揭露《第九交响曲》 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贝多芬在丧失听力之后,在音乐创作上受到重创,多年没有好作品问世。因而变得脾气暴躁,难以相处。安娜·霍兹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师的崇敬,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公演前夕,来到贝多芬身边为他抄曲谱。两人之间虽然摩擦不断,但都秉承着对音乐的无限热忱,最终令《第九交响曲》成功演出,贝多芬也拾回了自己在音乐上的自信。

角色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由艾德·哈里斯饰演,性格狂躁,直言不讳,终生未婚,晚年将全副心思寄托在侄子卡尔身上,一心希望侄子能接替衣钵,后来卡尔背离伯伯弃琴从戎,对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安娜·霍兹(Anna Holtz)由黛安·克鲁格(Diane Kruger)饰演,音乐学院推荐给贝多芬的抄谱员,才华洋溢,有一位建筑师情人,仰慕贝多芬的才华,希望借由这次机会也能让大师品评她的作品。

马丁·鲍尔(Martin Bauer)由马修·古德(Matthew Goode)饰演,青年建筑师,安娜的情人,参与多瑙河桥梁设计,希望借此受到重视,事业飞黄腾达。

卡尔·凡·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由乔·安德森(Joe Anderson)饰演,贝多芬的侄子,父亲死后由叔叔争得监护权,贝多芬对他的音乐事业寄望甚高,但是他对音乐却兴趣缺缺,好赌成性,整天向叔父伸手要钱。

影片导演

女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出生于华沙,毕业于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的导演专业。波兰著名导演克里日托夫·扎努西和瓦伊达·安杰是她初涉影坛的导师,在开始导演生涯之前,她曾同安杰合作多部剧本,在国际各大电影节都曾获奖,迅速成为波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其在1985年执导的《愤怒的收获》和在1990年执导的《欧罗巴欧罗巴》都曾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创意筹备

影片剧本由《拳王阿里》的编剧搭档史蒂芬·里维尔和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携手打造,而且影片中的安娜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事实上,贝多芬共有两位抄谱员,都是在奥地利学音乐的男学生。威尔金森称安娜的角色除了受到学生的启发外,还部分源于深受贝多芬影响的法国女作曲家劳伦克·菲伦兹(Lorenc Ferenz),另外一次关于贝多芬的轶事也被融入影片故事。在威尔金森最开始研究素材时,得知在一次贝多芬指挥乐队演奏《第九交响曲》时,一位女歌手走上台来,让贝多芬转身面对台下掌声如雷的观众。

为了扮演好名声显赫的音乐大师,艾德·哈里斯小心翼翼的筹备数月,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指挥,并阅读了大量有关贝多芬的书籍。影片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评价说:“艾德具有着同代人中少有的深度、智慧和勇气。”和哈里斯一样,黛安·克鲁格也要学习音乐、指挥和作曲,相比之下,在德国长大的克鲁格深受音乐的熏陶,学习起来自然接受很快。在影片开拍前,导演霍兰和哈里斯及克鲁格在洛杉矶花了1年时间查阅资料、彩排和做出微调。

为了让影片布景能够捕捉到当时的时代脉搏,美工设计师卡罗琳·艾米斯(Caroline Amies)不想让片中的房间像博物馆的房间一样,不仅在用色上匠心独具,而且连材料都要局限于当时的技术,并聘请经验老道的高级手工工匠来制作。据艾米斯所说,贝多芬非常邋遢,一生曾在维也纳租用过50个住所,所以片中贝多芬的房间到处一片狼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博物馆和当年贝多芬故居,艾米斯对贝多芬生活细节的了解愈加深入,所有道具中最精巧的要数戴在贝多芬头部用来放大声音的金属装置。

精彩看点

剧中的重头戏,莫过于长达10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配合《庄严弥撒》在维也纳的康顿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剧组在匈牙利的考托纳剧院模拟这幕场景,乐团由当地的凯奇凯梅特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支援演出,初学乍练的哈里斯和乐团表演时相当专心,“在拍摄终曲前的某个段落,导演已经喊卡,但是我们却停不下来,我一直指挥,交响乐团也持续演奏,直到结束。整座剧院后来爆出如雷掌声,当时真的很令我心满意足。”,拍摄时剧院内部摆了600支蜡烛,需要8名“蜡烛管理员”在每个镜头间快速点燃或熄灭蜡烛。拍摄现场乐团虽然实际演奏,但是电影里的音乐其实是使用了1996年伯纳德·海廷克指挥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录音版本。

相关争议

电影背景设定在1824年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影片中贝多芬为耳疾所苦,但是只要说话大声一点他就听得见。实际上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听力,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已经全聋。影片里贝多芬曾提及《月光奏鸣曲》,实际上贝多芬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直到他过逝多年以后才定名《月光奏鸣曲》。

在影片里,贝多芬坚持亲自上场指挥《第九交响曲》的首演,实际上当时贝多芬已经全聋,所以他只是现身指挥台,不实际指挥,皇家剧场经理约瑟夫·宋莱特纳(Joseph Ferdinand von Sonnleithner)这么形容:“贝多芬本人站在乐队前面,但实际上乐队全看乌姆劳夫(Michael Umlauf)指挥,乌姆劳夫打拍子,休帕契赫则为首席小提琴手。”,贝多芬的最后一次实际演出是1811年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