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全书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基础理论部分介绍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学、从核酸到基因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基本技术部分介绍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印迹杂交技术、DNA芯片技术、核酸的体外扩增、重组DNA技术;基本应用部分介绍疾病和衰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教材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语言通俗,论述详细,可作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
    书名:医学分子生物学 别名: 作者:冯作化 、王广义 、李伟 类别: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数:418 定价: 开本:大16开 装帧:平装 ISBN:711706927 价格:52元 语种:简体中文 品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正文简介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的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为一门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涵盖了医学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形成的专门研究领域及相关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医学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将来了解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2005年4月召开的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主编人会议的精神,我们编写了这本《医学分子生物学》教材。本教材适合七年制和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也可作为医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选用教材。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既要较系统地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本书介绍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第2章至第10章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基因组核酸的复制与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质的形成与降解、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11章至第13章介绍基因操作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基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克隆与表达的有关基本知识和研究策略,这些知识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掌握医学各学科研究进展、了解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第14章至第18章介绍疾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介绍基因和基因组、细胞间通讯和信号转导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绪论”中也有概括的介绍。

第19章至第21章介绍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药物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内容。最后两章介绍分子生物学的新兴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和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这都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科学研究领域,内容极其丰富,但由于篇幅有限,在本教材中只安排了两章,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的介绍,如果对其有兴趣,可在今后进行相关研究时继续获取相关的丰富知识。

医学分子生物学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篇幅所限,本教材中并未涵盖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全部内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分子生物学》是本教材的姊妹篇,这三本教材所包含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内容各有侧重,有兴趣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临床医师和从事有关研究的医学各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可以这三本教材互为参考,综合阅读,相信对较全面地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一定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十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以及与医学的关系;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介绍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第十二章至第十六章讨论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医学、生命科学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医务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图书信息

书名:医学分子生物学

ISBN:703007357

作者:曾建飞/姚坚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定价:29

页数:283

出版日期:1999-6-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本书从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三个部分对现代分子生物学进行了论述。作者根据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自始至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了本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本书为医学院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再教育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染色体和基因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一、基因的生物学定义

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三、细胞基因组

第二节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一、生物种类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核酸含量、种类和功能的差异

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

第四节 细菌基因组

一、细菌染色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二、大肠杆菌

三、质粒

第五节 真核生物基因及特点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点

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C值矛盾

三、真核生物DNA序列的类型

四、多基因家族

五、DNA指纹技术

第六节 染色质的结构

一、染色质的主要成分

二、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第七节 染色体形态、功能研究中所用术语与新技术简介

小结

第二章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第一节 细胞周期

一、细胞周期

二、细胞周期的控制点

第二节 细胞周期的调控

一、细胞因子与相应的受体

二、周期素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

四、cAMP与cGMP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第三节 细胞凋亡

一、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小结

第三章 重组DNA技术概述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简史及重组DNA技术的诞生

一、重组DNA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二、关键性实验技术问世为重组DNA技术奠基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的定义及步骤

一、重组DNA技术定义

二、重组DNA技术的重大意义

三、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

第三节 重要的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二、DNA聚合酶

三、DNA连接酶

四、T4多核苷酸激酶

五、碱性磷酸酶

小结

第四章 获得目的基因

第一节 获得目的基因的原理方法

一、构建cDNA文库筛选目的基因

二、构建真核细胞基因组文库筛选目的基因

三、人工合成目的基因DNA片段

四、聚合酶链反应合成DNA

五、其他方法

第二节 获得目的基因方法的选择原则

一、根据获得目的基因的目的选择方法

二、根据目的基因本身特点选择方法

三、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选择方法

第三节 目的基因序列测定

一、目的基因序列测定的意义

二、目的基因测序方法

三、长链DNA测序的策略

小结

第五章 重组体的构成、导入和筛选

第一节 基因克隆的载体

一、质粒载体

二、噬菌体载体

第二节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一、连接的策略

二、连接反应的建立

第三节 重组子导入受体菌

一、氯化钙法

二、电穿孔法

第四节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一、插入片段长度鉴定

二、插入片段方向性鉴定

小结

第六章 重组体在宿主细胞中表达与调控

第一节 基因表达概述

一、基因表达的概念

二、基因表达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重组体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

二、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

三、原核细胞表达载体简介

四、对外源目的基因的要求

第三节 重组体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策略

一、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优点及载体种类

二、真核细胞表达元件

三、哺乳动物基因转移的遗传选择性标记

四、表位标记

五、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western印迹法

第四节 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包涵体中重组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二、蛋白质纯化技术

小结

第七章 核酸的杂交

第一节 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

一、核酸变性

二、核酸的复性

三、核酸杂交概念

第二节 核酸探针

一、探针的概念

二、探针种类和选择

三、探针标记原理

第三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一、液相分子杂交

二、固相分子杂交

小结

第八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

第一节 PCR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一、基本原理

二、参与PCR反应体系的因素及其作用

第二节 常用的几种PCR反应

一、反转录PCR

二、定量PCR

三、碱基替代PCR

四、彩色PCR

五、重组PCR

六、不对称PCR

七、膜结合PCR

八、固着PCR

九、原位PCR

十、反向PCR

第三节 PCR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一、用PCR制备cDNA文库与筛选

二、PCR直接测序法

三、PCR用于染色体区带特异片段克隆

四、检测突变碱基

五、用简并引物法扩增未知序列

六、用PCR标记DNA探针

七、PCR与新基因的寻找

第四节 PCR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病原体检查

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三、肿瘤的诊断、转移确定

四、PCR用于组织器官移植的配型选择

小结

第九章 分子免疫学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的重排

四、抗体多样性的形成

第二节 T细胞抗原受体

一、T细胞抗原受体结构

二、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结构和重排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MHC分子结构

二、MHC基因结构

三、MHC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四、MHC分子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识别

第四节 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二、细胞因子的功能

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结构特点

四、细胞因子基因

小结

第十章 神经营养因子

第一节 神经营养因子总论

一、神经营养因子的种类

二、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第二节 神经生长因子各论

一、神经营养因子

二、白细胞介素6

第三节 神经营养因子与疾病

一、细胞因子与神经再生

二、神经营养因子与受体

三、老年性痴呆

小结

第十一章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

第一节 肿瘤细胞的特征

一、肿瘤是一种基因的疾病

二、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特征

第二节 肿瘤病毒和癌基因

一、DNA肿瘤病毒和癌基因

二、反转录病毒和癌基因

第三节 肿瘤抑制基因

一、肿瘤抑制基因存在的证据

二、Rb基因——控制细胞周期的肿瘤抑制基因

三、p53基因——“基因组的保护神”

第四节 肿瘤形成的多步骤学说

一、多步骤学说的实验证据

二、人类直肠癌和多步骤致癌说

小结

第十二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诊断

一、基因诊断的定义、原理

二、基因诊断的途径

三、基因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四、分子探针

五、基因诊断在感染性疾病、遗传病和肿瘤中的应用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和策略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基因治疗的策略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条件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二、靶细胞的选择

三、基因转移的方法

小结

第十三章 DNA重组技术在医学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节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

一、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系统

二、利用细菌作为表达系统

三、利用酵母细胞作为表达系统

四、利用哺乳动物细胞作为表达系统

第二节 蛋白质工程

一、抗体工程

二、蛋白质工程的其他应用

三、噬菌体展示法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和“动物药厂”

一、转基因动物

二、“动物药厂”

三、抗感染动物

第四节 动物克隆

小结

分型法

(一)RFLP与PCR-RFLP分型法n

n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称为DNA-RFLP。n

nDNA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可使限制性长度分析的敏感度增加,此类方法称为PCR-RFLP分型法。PCR-RFLP分型法所应用的PCR引物为HLA组特异性的,此法特别适应于小量标本的研究和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的选择。n

n(二)PCR-SSO分型法n

n是PCR与杂交相结合的技术,从而对扩增产物作出HLA型别判断。n

nPCR-SSO是Ⅱ类HLA分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能鉴定所有已知序列的HLA-DR、HLA-DQ、HLA-DP等位基因。n

n基因芯片是与PCR-SSO结合应用于HLA分型,可使分型趋于规模化和自动化,尤其在HLA多态性和疾病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更具优势。n

n(三)PCR/SSP分型法n

n应用HLA等位基因的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对待测DNA进行PCR扩增,从而获得HLA型别特异性的扩增产物。n

n(四)PCR-SSCP分型法n

n单链构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是以待测基因PCR扩增为基础,对扩增的DNA单链(ssDNA)的HLA分型方法。n

n(五)SBT分型法n

n基于序列的HLA分型法(SBT),可通过对扩增后的HLA基因片段进行的核酸序列测定判断HLA型别。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