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龙

邓龙

美国华人企业家协会创始人之一
商人邓龙,堪称新一代海外华人成功创业的典范。他所创办的“龙胜行”经过九年的努力,年仅36岁的他,现在是美国龙胜行集团公司、美国中国城超市集团公司及纽约国际影视制作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还是闽南同乡会会长、美国华人企业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如今早已成为北美地区华侨华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 中文名:邓龙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贯:
  • 毕业院校:永安美术专科学校商业广告专业
  • 职务:
  • 就职企业:
  • 主要成就:龙胜行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出生地:福建客家人
  • 职 业:商人
  • 代表作品:创办了“龙胜行”集团

创业经历

这个世界闻名的商业之都,邓龙的第一个栖身之地却是一处每天收费10元的笼屋,要与许多杂七杂八的人挤住在一起不说,晚上睡觉时甚至会有蟑螂、老鼠在身上爬;他找到的第一个工作则是做装修的散工,干的是拆马桶、清垃圾等最脏最累的活,不但工钱奇低,而且要忍受台湾老板的歧视、白眼,最后还被毫无道理地“炒鱿鱼”。

现实会如此残酷,邓龙原先没能料到。他咬着牙关撑着挺着,而且别的什么行业都不干,偏偏专门打这又脏又累的装修散工。三个月后,当他对装修这一行已摸的很清楚时,就申请注册成立了自己的“永安建筑工程公司”。他白天去做工,晚上去语言学院学习英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百业凋敝,建筑行业也很难揽到活做,常常为了揽到一个诸如换水龙头、换马桶、通水管这样的很小的活,他会不惜开几个小时的车去长岛等很远的郊区。

1994年初,美国东部遭到一场罕见暴风雪的袭击,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纽约牙买加地区的一幢房子的屋顶被暴风雪掀起,需要紧急抢修。接到电话后,他来不及找帮手,立即带上工具奔赴现场,一手拿著电枪,嘴里含著螺丝就攀上屋顶。扑面而来的冰雪把他凝冻成了雪人,当他从嘴里拔出螺丝时,连嘴唇上的皮肉都一起被扯了下来……

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年年底,他带著几个装修工人为一家华人办的食品进出口公司做装修,在工余聊天时,他听说了“福建的香菇好卖”的消息。他立即与国内亲友联系,为这家公司进了几个货柜的香菇。可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太抠,他几经交涉才拿到极少的佣金。一气之下,他决定与几个朋友合伙,创办自己的食品进出口公司,取名“龙胜行”,仍然从香菇入手做起。

在美国,东方食品的进口过去一直由来自广东、越南的老侨经营着,圈外的人要想打进这个圈子相当不易。邓龙就背着香菇,顶着寒风,在曼哈顿的中国城沿着街道一家一家地去推销。尽管这样,公司的业务还是不大景气,几位合伙的股东也纷纷退股。为了坚持,他拿出几年来的所有积蓄买了那些股份,成了“龙胜行”唯一的拥有人。

就在推销香菇的过程中,邓龙发现,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移民大量增加,他们很希望能吃到来自自己家乡的食品。于是,他决定改变原先的单一经营,大量增加中国食品的进口品种。他找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申请贷款,获得同意。在银行的支持下,他开出信用证直接大批进口中国食品,公司的业务额立刻急速上升。由于信用良好,银行提供的贷款额度一路调升,从最初的15万美元,一直增加到数百万美元。

这样,他又开始和国内的专业食品公司有了这些贷款,贷款额度增加到数百万美元,他开始跟国内的专业食品公司开展业务,不但品种在不断增加,而且许多产品开始自创品牌,自己设计包装并打上了“龙胜行”的商标。一时间,他所进口的螃蟹酱、福州月饼、虾油、酱油、福建老酒等,成了市面上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他所进口的水仙花罐头系列、茶叶占有了美国市场相当不错的份额,其中,福建茶叶的进口量已有70%掌握在他的手中;此外,他进口的大陆黄花鱼、福州冻蚬等各种速冻海产品也卖得很好……

然而,“龙胜行”的成长之路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美国,海关和食品检验部门对从海外进口的食品限制特别严格。邓龙开始时因为不懂这些法规,老是碰上麻烦,不是这里不行就是那里不符规定,一段时间里竟被海关一连开了四十多个货柜,让人灰心得差点做不下去。好在鄂莉总是鼓励他不要放弃,并和他一起,横下心来从完整地学习美国食品进口的各种法规做起,边学边改,终于使公司的进口食品一步一步达到了规定的质量和包装要求,而且使自己也成了这一行业的专家。

就这样,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炼中壮大,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美国龙胜行发展成了美国东岸屈指可数的几家以进口中国食品为主的大型食品公司之一,并在中国的福建厦门与福州各建有两座大型的食品工厂,自行生产各种精美的适销食品。公司拥有近10万尺货仓,经销的食品达到2000多种,销售范围伸展到了全美近20个华人比较集中的州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等地。自2000 年夏季起,他先后在纽约艾姆赫斯特、华埠、法拉盛开设了三家大型超市,并逐步在整个北美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

每天,龙胜行的数十部大型送货车奔驰在全美各地的超级市场、大型餐馆之间,由于服务良好,货品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已达数千万美元。2001 年底,邓龙又将业务扩展到影视制作与发行,成立了美国纽约国际影视公司,拍摄了 52 集大型系列片《他乡中国情》等影视作品。并成功的举办了中央电视台十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东选拔赛。

今天的 “龙胜行”,这块北美华人心目中“金字招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主营食品进口、批发与零售,兼营房地产及影视制作发行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

虽然兼任着那么多的董事长、总裁职务,工作非常繁忙,但邓龙依然不忘报效祖国,报效社会。在他的心底,时刻都有一个美丽的“中国结”。他经常穿梭于中美之间,为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牵线搭桥。去年,他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元,支持祖国抗击SARS工作。

个人经历

颇有一些传奇色彩。

他1984年从福建永安美术专科学校商业广告专业毕业后,来到三明市工艺美术公司旅游产品供应部工作,不久取得广州白天鹅音像公司和太平洋音像公司原声带的福建总代理权。他提出将录音带录像带随车赴各地巡回销售的点子,取得了极佳的销售业绩。1985年,天性不愿受拘束的他,干脆停薪留职,在三明市最热闹的江滨公园开了全市第一家精品店。去深圳进货时,他看到一批产自台湾的设计精美的情人卡,虽然很贵却很有吸引力,便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千块钱购进,然后在自己的精品店里推出,果然生意很好,甚至轰动了整个三明,于是17岁的他也摇身一变,成了三明市最年轻的“万元户”。

21岁时,邓龙准备去美国闯荡一番,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可他在美国没有任何亲友,所以只得先辗转来到南美洲的秘鲁。他寄居在朋友家里,一边在利马的一所中学教中文和绘画,一边学习西班牙文,并且在秘鲁、巴拉圭和厄瓜多尔的边境做一些小生意。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安第斯山之麓的许多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甚至包括那些极其偏僻荒凉的山区小路。

1990年2月,取得秘鲁居民身份以后,邓龙终于从南半球的利马飞到了北半球的洛杉矶。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在这块土地上好好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初来乍到,他对这里一无所知,不得不为赚取微薄的工资在一家中餐馆蜗居打工。后来,听人说纽约的工作好找,工钱也高,他又掏出仅剩的几百美元买了机票,改道去了纽约。

邓龙在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期间接受了中国经济网采访,他认为中华文化已经出现了600多年的断层,自元朝开始,汉文化就丢失了。虽然后来很多西方文化传进来,但汉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现在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将中国的文化传到海外,比如孔子学院,还有很多赴海外的演出,把中国的一些民间艺术或者民俗艺术传播出去,这是非常好的方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