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医专

邵阳医专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在邵阳市卫生学校的基础上,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处在邵阳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校园环境优美舒适。[1]办学50多年来,学校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为近千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文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学院概况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在邵阳市卫生学校的基础上,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办学50多年来,学校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为近千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处在邵阳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校园环境优美舒适。2005年,学校党委书记粟平钧、校长肖小芹带领学校党政班子在邵阳市南的院校区梅子井修建新校区,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现已达3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为16274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75088平方米,学生宿舍35336平方米,教职工住宅32241平方米,办公用房10615平方米。共建有实验楼3栋,已拥有实验用房56314平方米,其中基础实验室用房37218平方米,临床实验室用房19096平方米。已具有门类齐全的各学科实验室46个,其中语音室、电脑室、护理实验室、电教室、病理实验室、微检实验室等达到全省医学专科学校一流水平。

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妇幼卫生方向)、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针灸推拿等专业。设有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基础部、公共课部、职成部、教育研究室、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馆等教学教辅机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8人,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55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2020万元;馆藏图书23万册;拥有两所附属医院,开设病床800余张,医技科室31个,医疗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医卫技术人员750人,其中高级职称120余人。在省内、外设有见习、实习医院60余所。

办学特色

学校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以培养合格卫技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启动校级专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学校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以面向湖北、河南、新疆等12省市招生,在校大中专学生已达6793人。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2.5﹪以上,特别是护理、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受到各大医院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学校坚持教学医疗两个轮子一齐转,先后成立了两所功能齐备的综合性附属医院,稳定了临床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实了学校党建和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2001年5月,学校助产21班被国家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004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团中央授予学校团委“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2007年,创建省文明高校,新办专业通过教育部评估,达到合格标准。

美好蓝图

为了加快建设好邵阳医专,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站在为邵阳乃至为全省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度,审时度势,集言纳谏,及时制定了学校建设发展的详细规划,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特色,建立起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富有活力的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办学机制,为学校的明天描绘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学校将以专科教育为主体,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协调发展成人教育,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以护理学专业为重点,同步发展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影像技术等专业,积极开办新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加快发展社会急需的非医药卫生类专业,走多专业的发展道路。立足邵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以培养服务于城市和农村的高素质实用型卫技人才为根本,形成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促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到“十一五”期末,按教育部规定,合理配置资源,学校全日制专科在校生达到6000人,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护理、临床医学等实验中心通过合格评估,努力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大图书资料建设力度,使图书藏量达30万册;扩建电子阅览室、定期增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并与国内外著名医学院校联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5%,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形成一支敬业爱岗、教学精湛、讲求奉献、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学校特色专业方向研究,到2010年,力争主持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和课题40项左右,力争科研经费总数达到100万元,努力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励零的突破。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学校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任重而道远。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将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开拓精神,加快新学校的建设步伐,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邵阳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在邵阳市卫生学校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普通高等院校,始创于1950年,其前身是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和湖南邵阳私立普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全国解放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决定依靠各地医院办学。1950年7月,省卫生处(1952年改为卫生厅)下文指示省立邵阳医院筹办助产士班,校址设在邵阳市大祥坪省立邵阳医院内,隶属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称“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邵阳助产士部”。

1953年3月1日,省卫生处又指示邵阳专署公医院开办“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邵阳医士部”。同年7月,省立邵阳医院受省卫生处委托招收医士部学生60名。分别称“一部”、“二部”。湖南省卫生技术学校的正、副校长由当时省卫生处的正、副处长龙伯坚和张经兼任。省立邵阳医院院长伍毓伦和军代表张岚为邵阳助产士部和邵阳医士二部负责人。邵阳医士一部主任由专署公医院院长夏如馥兼任。

1951年8月30日,省卫生处通知,“根据中南区第一届中等技术教育会议调整及整顿中等技术学校之精神,将邵阳医士一、二部及助产部合并,改称为湖南省邵阳卫生技术学校”。并明确指出,学校有关业务及经费等项由省人民政府卫生处负责领导;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普通课等仍由省文教厅领导。至于招生、毕业生分配及房屋设备等项由邵阳专员公署负责。12月20日,省卫生处通知,经报送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批复修正,将邵阳卫生技术学更名为湖南省第五卫生学校。

1952年9月2日,省卫生处指示,将邵阳护士学校并入湖南省第五卫生学校。邵阳护士学校的前身是原湖南省私立普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英国教会在邵阳创立的普爱医院创办,创办人为英人毕家造。1928年获中华护士会批准注册,1936年呈请湖南省教育厅备案。1951年改名为邵阳护士学校,至1952年9月并入湖南省第五卫生学校止,共招收31个班,培养护士200多名。

1953年3月3日,为执行国家卫生部调整整顿中级卫生学校的指示精神,湖南省第五卫生学校复更名为湖南省邵阳卫生学校。1955年湖南省进一步调整中等卫生学校布局,将湘潭卫校一个护士班转来邵阳卫校,又将零陵卫校一部分设备拨给邵阳卫校,并从沅陵卫校及零陵卫校调来教师6人,邵阳卫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得到充实。

1958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学校下放归邵阳专署领导。当年,邵阳卫生学校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共邵阳地委于8月决定将该校升格,改名为“邵阳医学院”,由当时中共邵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汉斌兼任院长,原校长张家驹改任副院长。学校实行大专、中专双轨制,秋季招收医疗专修学生2个班,共77人,学制为三年,按山东医学院医疗专修科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二是同年秋,邵阳地委决定将邵阳卫校搬迁至杨家坪原专署农校旧址(即今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邵阳卫校搬迁至杨家坪后,校园面积锐减,教职工也大为减少。1959年9月15日,根据教育部指示精神,省卫生厅通知将邵阳医学院改为邵阳医学专科学校(简称邵阳医专)。

1960年根据省、地指示,邵阳医专600多名师生组成11个医疗队,分赴原地区11个县的73个公社422个大队防治“三病”(水肿病、疳积病、妇女病),历时整整十个月才陆续回校复课。

1965年7月,省卫生厅命令停止使用“邵阳医学专科学校”名称,恢复“湖南省邵阳卫生学校”名称,内设教务处、总务处、政治处、办公室。1966年夏开始“文化大革命”,师生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1970年,学校复学,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审批”的办法,学生免试入学,只招收一年制的“红工医”、“赤医”班。1971年,邵阳地区革委会将“湖南省邵阳卫生学校”改称“邵阳地区卫生学校”。

从1973年开始,学校除开办医士、西医护士和助产士专业外,还陆续开办中医士、助产医士、中药士、药剂士、检验士、公卫医士等专业,学制均为两年,使用全省统编教材。为解决教师少而学生多的矛盾,邵阳地区卫校积极扩大师资来源和继续开门办学。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卫生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中等卫校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被推介。

1973年11月,经中共邵阳地委研究决定,将邵阳地区卫校定为县团级单位,并批准成立校党委会,学校行政机构相应改为办公室、政治工作科、教务科和总务科。

1978年元月,原邵阳地区一分为二,分出一个娄底地区,卫校虽不属分离单位,但调走20名教师去娄底地区工作。

1986年3月,邵阳地、市合并,邵阳地区卫校遂更名为邵阳市卫生学校。1989年,邵阳市委重新下文,明确邵阳市卫校为正县团级单位,在领导体制上取消校长负责制,恢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89年12月,省卫生厅组织全省中等卫生学校校绩考评,我校被授予“工作考评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称号。1990年2月18日,陈邦柱省长冒雨视察我校后,对学校的各项管理、环境卫生、政治思想等给予了较高评价。指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为四化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务人才。”1992年5月,国家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来本校视察,并为学校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同时还为附属医院和病理实验室题词。

1993年学校获邵阳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我校成为湖南省第一所1600人规模的重点普通中专学校。1999年6月27日,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视察我校时,说:“感谢学校带了一班人艰苦奋斗,为国家、邵阳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你们邵阳市卫校创建高职学院,应叫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对学校升格问题分别就专业设计、师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和扩大校园面积问题,讲了四点指示性意见,还要求邵阳市政府应帮助学校征地,在资金上要出点“血”。

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继续办好中专班的同时,加大办好电大班和高职班的力度。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开办了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等三个本科专业。2002年2月,应邵阳市卫生学校要求,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邵阳医专申办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负责申办工作。

市政府负责筹资500万元以解决学校扩建征地和改善评估项目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设施,同意学校在征地和基建方面享受创办邵阳学院的优惠政策,并将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划为邵阳市卫校附属医院。省卫生厅、教育厅经实地察看后,先后同意邵阳市卫校升格。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高校评估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来校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对学校给予了很高评价。同年5月1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同意邵阳市卫生学校升格为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从此,学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了新的征程。目前,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正在校党委一班人的领导下,坚持“品牌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迎接国家教育部的合格评估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学院风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