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十中学

邯郸市第十中学

河北省邯郸市学校
邯郸市第十中学是一所国办完全中学,始建于1972年,1974年迁入现址,位于邯郸市区西北的复兴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现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先锋路1号,占地100亩,其中建筑面积3公顷。是一所国办完全中学,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指导的“差异性教学”实验基地,河北省五十所高中新课改样本校之一,邯郸市示范性高中,邯郸市一中联盟校。学校现拥有56个教学班,教职工223人,在校学生3300多人。
    中文名:邯郸市第十中学 外文名: 简称:十中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市级文明单位 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省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 省双自主实验学校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英文名:The No.10 School of Handan 别名:1972 类别:公办中学 类型:中学 所属地区:河北省邯郸市 学校属性:普通 学校地址:邯郸市建峰路1号 学校地区:河北省邯郸市

历史沿革

1972年,邯郸第十中学建校。

1974年,迁址至邯郸市复兴区先锋路1号(现址)

2004年,学校开始危旧校舍改建工程。

2010年,学校与邯郸市第一中学建成联盟学校关系。

2007年,学校新教学楼建成并逐渐投入使用。

2011年,学校特聘上海建平中学总校长、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冯恩洪为指导老师并开始指导工作。

2012年12月13日,冯恩洪校长第十七次莅临十中进行指导教学工作。

2013年,邯郸市第十中学建校40周年。

2013年5月,校园体育设施开始建设。

2013年6月,高考本科上线36人,同比去年增加7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师资力量

十中现有初、高中共48个教学班,在校生3000余人。现任在职教职工165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7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教师在教育教学各项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省级一等奖8人,市级一等奖28人、二等奖52人。学校承担着4项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重点课题。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邯郸市第十一中学等邯郸市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教学方针

十中坚持以“依法办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以人为本、以德治学,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以科研兴教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驱动力,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开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获取成就

2007年中考一中上线16人,重点高中上线54人。

2013年高考本科上线36人,同比去年增加7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省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初、高中双自主实验学校”、“省体育卫生先进学校”和“市级文明单位”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

校园象征:竹、石

校园精神:竹、石精神

校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体现

君当如竹:高风劲节,坚韧挺拔;君当如石:自然坚定,宽厚谦逊。在设计“竹石”主文化时就遵循了这样的理念,并将之物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如校园正门两侧种植大量竹子。校园前广场(校园正门操场)多坚石体现我校的校园精神;校园一处天井,种植大量竹,在一旁的柱子上,悬挂各种竹子图画及介绍;在教务楼层,墙壁以竹石图画装饰。在学校的核心活动区——图书馆的主墙面上,面对长35米、高4米的白墙,以墙做纸,涂料为墨,用国画长卷的形式体现,皴磋点染,干湿浓淡。

同时,还将古今中外中小学生必读的书籍名称,用砂岩做成中国印的形式,或阴刻、或阳刻散落其中,在起首和结尾处写上与之相关的诗词,一幅《竹石图》便跃然墙上,儒雅不失大气,厚重却不媚俗。但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地点表达时,传递的情绪就不一样了。在演艺厅的舞台背景墙上,面对长10米,高3米的空间,十中人又借鉴了国画色宣的洒金效果,用洋红做底色,用金粉漆做墨,挥洒自如。在渲染活泼、喜庆的气氛之余,也同时将传统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墙壁的文化体系中,也不失时代气息。选用现代材料,与时俱进,为师生们营造时尚、现代的气息,也是墙壁文化的特色之一。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彰显墙壁的时代气息:

方式一:结合邯郸“成语典故之乡”的文化底蕴,精选出一部分带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如“邯郸学步”、“胡服骑射”、“一枕黄粱”、“负荆请罪”等,把铁片经过工人师傅的敲敲打打,以线为主,点、面为辅,采用白描的艺术形式悬挂于白墙之上。每举办艺术节之时,这里是最好的书画展区—用小吸铁石将作品悬挂其上即可。

方式二:是用现代材料,如不锈钢、砂岩,做出纯粹的点线面,构成、放置于墙壁,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两种现代的表现手法都典雅不失现代,美观还很实用。

校长简介

刘俊海,男,汉族,现任邯郸市第十中学校长。出生于1966年,1988年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河北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邯郸市优秀教师,邯郸市十大校园卫士等荣誉称号,现任邯郸市第十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学校探索之路

2007年,新教学楼建成初期,由于改扩建工程的影响,导致学校生源流失。从而较多学生中高考成绩不佳,致使同学缺少升入大学的机会、毕业困难,同学们的前途渺茫。为了解决这一现状,2009年时任十中校长的孙红霞同志,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思想。

她借鉴外地办综合高中的经验,在做了充分的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师生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办“一口进多口出”的“普高+特长+对口”的综合高中之路。让有能力通过大文大理升入大学的学生走普高升学之路,有音体美特长的学生走特长升学的道路,文化基础较差又没有特长的学生走对口升学的路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第(十三)条内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我校根据自身计算机设备较为先进的优势,决定在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并聘请职业高中的专业教师来上计算机专业课。一部分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流到职业班,尝试走对口升学的路子,但是学生仍然学普高的课程,参加河北省学业水平测试,只是比其他学生多学一科计算机专业。如果学习计算机专业行不通,仍然可以回到普高走高考升学之路,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我校一贯的思路,对口升学是我校“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校全面贯彻《纲要》关于高中阶段教育内容的重要体现。我校于2009年开设了职业中专班,并于2009年经邯郸市物价局办理了职业中专收费许可证。

十中这几年的综合办学成绩显著,成绩斐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师资和硬件条件增设新的对口专业。因为对口升学这一措施既可以增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又可以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保障,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2009年开设职业中专班到2013年6月,我校共有四届职业中专班学生毕业。

高二年级分流到职业中专班的学生按国家助学金政策享受助学金。具有农村户口或城市贫困家庭(出具相应证明材料)可以享受助学金政策。享受助学金学生按当年国家助学金有关政策的调整人数也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原助学金发放条件为城市户口学生需开具困难证明即可,后来要求出具特困证或低保证才能享受助学金。享受资助的学生均属全日制学生,资助银行卡只有用学生个人身份证才能激活。同时,助学金要经过申请、审批、公示等多项程序,最后助学金会由上级部门直接打到学生卡上。有些学生根据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调整不再享受助学金,因此人数每年都在发生变化。

由于部分家长对职高认识的误区,认为孩子上高中没有前途,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选择了普高。学校从“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出发,对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对口升学的路子。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开设了普高全部课程,仅增加计算机一门职业课程。这部分学生如果能达到普通高中毕业要求,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达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要求,发给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既达到普通高中毕业要求、又达到中等职业毕业要求的毕业生,可以同时发给普高、中职两类毕业证书。

这部分学生有普高和职业中专两个学籍。如果注销这部分学生的普高学籍,只保留中职学籍,学生压力较大,并且有后顾之忧。拥有双学籍既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又符合了家长的实际需求。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大文大理、音体美特长、对口升学全面开花,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成为了邯郸市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全国均衡教育的典范,并逐渐成为全国知名学校,感谢社会各界对十中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回报社会对我校的关心。

教学原则

原则:守正出新

含义:一守“文本”之正,探究百花齐放的新形式

二守“目标”之正,创设具体各异的新路径

三守“生本”之正,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四守“师本”之正,打造学科特色的新模式

关注教学主客体的个性差异,锻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