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

记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
简单来说,遥感影像(简称:rs,英文:remotesensingimage)是指记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照片,主要分为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1]
    中文名:遥感影像 外文名:Remote Sensing Image 所属学科: 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简 称:RS

基本概述

用计算机处理的遥感图像必须是数字图像。以摄影方式获取的模拟图像必须用图像扫描仪等进行模/数(A/D)转换;以扫描方式获取的数字数据必须转存到一般数字计算机都可以读出的CCT等通用载体上。计算机图像处理要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图像处理系统是由硬件(计算机、显示器、数字化仪、磁带机等等)和软件(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校正,变换,分类等功能)构成。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校正、变换和分类。

应用

土地覆盖监测:土地覆盖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最终体现,也是地球表层系统最明显的景观标志,土地覆盖变化又会引发一系列环境的改变。遥感技术因其能提供动态、丰富和廉价的数据源已成为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森林覆盖监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传统五年一次的一类调查和十年一次的二类调查存在更新周期长、历经时间长、样地易被特殊对待、数据可比性差等缺陷,难以科学、准确评估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

遥感具有宏观性、客观性、周期性、便捷性等特点,已经在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和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中大显身手。

草地覆盖监测:草地是仅次于森林资源的陆地植物资源。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分类和制图中得到应用,大大地提高了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的精度,促使草地分类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化,可以完成草地退化监测与评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湿地资源监测: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态多样性的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实时监测湿地种类及其数量,为湿地的保护提供第一手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节省人力物力和人为干扰因素少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湿地研究的有力手段。可以提取湿地边界、进行湿地分类、湿地动态变化监测等。

解决方案

遥感影像过大,而且数据类型多样,因此显示是个问题,现有解决方案:

帧缓存技术

这种方案使得拖动较为流畅,但是还是有缝的,即拖动的时候会有黑块出现,这样处理的方案是再拖动的时候,计算出需要显示的东东,存储在某个对象中,显示时交换即可。改进方案,因为屏幕一般不过1280×1024,如果以显示的部分为中心,读取9倍大小的影像块(内存要的也不过10M),这样在拖动的时候,不管怎么拖动都在影像范围内,这样拖动就会显得无缝,在拖动时,还是需要一个缓存,来存储要需用的区域,拖动完的时候进行交换。

多种数据格式

可以在生成金字塔影像的时候,对影像的各个波段进行计算,获取其灰度分布直方图,然后显示的时候进行实时计算,将原始格式转换为8位位图。

当前的方案是最占硬盘的,将影像的底层也计算到了金字塔之中。而且没有用到帧缓存技术,使得拖动的时候出现跳帧。

校正处理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理过程,消除几何畸变的叫几何校正;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叫辐射校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